-
公开(公告)号:CN10409258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02405.0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变电站报文记录与分析系统中报文快速处理方法,系统网卡驱动的修改方法能迅速把报文从链路层推送至PF_RING报文捕获模块;在PF_RING模块中引入的报文过滤方法能结合智能化变电站报文特征,快速对智能化变电站报文进行分类,从而使报文记录与分析系统对不同类型报文进行存储及处理;共享内存创建及配置方法能使报文记录与分析系统更为稳定高效;报文分配机制有效地减少了内存空间切换及内容检验所需开销,提高了报文向应用分配的效率。本发明为智能变电站的报文记录与分析系统提供高效的报文处理机制,实现快速捕获并过滤报文,迅速地把过滤后的各种报文分类并及时传递到各应用程序,实现智能变电站监控及数据分析的高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9093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03127.0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604 , G06F17/3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变电站海量数据存储及快速索引方法,它结合了智能变电站海量数据的特点及LINUX的I/O存储机制,对变电站存储数据建立索引,在不改变操作系统现有存储原理的前提下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减少了磁盘碎片的产生,将google引擎索引技术LevelDB进行封装,引入智能站海量数据存储中。本发明具有速度快、部署简单、产生磁盘碎片少等特点,海量数据存储及快速索引方法的引入,为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事故时,利用报文记录与分析系统,对事件进行快速查找及快速问题定位,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可以减少对变电站故障、事件分析、定位的周期,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30895.5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微电网储能充放电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微电网充放电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依据用户侧园区微电网环境建立微电网模型并设计仿真环境,产生微电网中负荷和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综合考虑用户侧园区微电网的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问题,建立环境奖励函数;建立深度强化学习PPO模型,进行模型训练与调优,获得最终的微电网储能充放电控制模型;实时采集用户侧园区微电网数据,输入微电网储能充放电控制模型进行微电网储能充放电智能控制,本发明通过对园区微电网中储能系统充放电的智能优化调节,实现了对新能源微电网储能充放电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提高了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效率和稳定性,为用电用户带来了最大化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1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11181612.4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40/186 , G06Q50/06 , G06T11/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模一体的双向建模方法与系统,本发明根据已有变电站的数据模型SCD文件或图形模型CIM/G文件,通过标准模型化拓扑和映射分析,实现对数据模型和图形模型的双向建模,解决了图模不全的问题,达到图模的完全统一。对SCD模型和CIM/G模型进行对比,补充和整改不一致部分;通过修改SCD模型,自动生成相应图形部分;通过绘制CIM/G图形,自动生成相应相应一次模型;实现多人多客户端同时建模,最后整合为同一个变电站模型。与传统自动化建模方法相比,建模方法灵活,可根据用户习惯选择不同的建模方法,同时利用多人多机建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945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028951.4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网智能通信装置及其配置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环网智能通信装置包括CPU和FPGA,FPGA与CPU通信连接;FPGA包括多个网口。CPU能够对SCD进行解析得到变电站的虚端子表,FPGA可以根据各个网口的连接状态确定当前工作模式以及汇总各个网口上的通信对象标识信息,进而CPU根据虚端子表、当前工作模式以及通信对象标识信息来获取配置信息,并下发给FPGA,从而实现了自动配置,提高了配置效率和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04757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61371.0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智能变电站SCD文件标准化程度的检验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智能变电站正在使用的SCD文件,并按照IED名称拆分成若干个CID文件;对CID文件进行解析获取智能变电站二次装置的配置信息;在ICD标准文件库中寻找二次装置的配置信息所对应的ICD标准文件;记录二次装置的名称及其对应的ICD标准文件名,并对该二次装置对应的ICD标准文件和CID文件进行内容比较;对所有CID文件进行解析并检验智能变电站二次装置是否采用ICD标准文件;输出智能变电站SCD文件标准化程度的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写入结果文件并进行展示。本发明使SCD文件中ICD模型的标准化的检验更简单方便,使标准化程度检验结果一目了然。
-
公开(公告)号:CN10514081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96208.1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B3/00
Abstract: 智能变电站全站软压板投退状态校验系统包括文件解析模块、软压板信息列表配置模块、软压板信息图形展示模块、校验模块和告警模块。校验方法通过解析SCD模型文件获取整个变电站的软压板基础信息,在软压板信息列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软压板进行投退状态模板配置,通过分析相关报文或者使用对应服务来获取二次装置的软压板实际投退状态,将获取的软压板投退状态和选择的校验模板中配置的投退状态进行比对。本发明较以往的人工查询校验方式,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实现自动化的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人工检查时导致的错误;节省了人工劳动成本,将投退状态错误的原因醒目的展示在页面上,使工作人员一目了然。
-
公开(公告)号:CN10409231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69452.7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状态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业务状态监测的系统与方法。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业务状态监测的系统与方法,其支持一种智能的虚通道与变电站业务的关联方法,基于这些关联关系,结合系统的海量实时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网络状态及网络信令的实时分析,实现对变电站业务状态的实时监测,同时可以对异常业务状态实现迅速定位,确保智能化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27748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61412.1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12/437 , H04L12/823 , H04L12/863 , H04L29/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可用性无缝冗余环网重复帧丢弃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两路以太网数据;分别对两路以太网数据进行缓存;根据FIFO原则,对缓存后的以太网数据进行排序;对排序后的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相邻数据进行重复帧丢弃判断;缓存重复帧丢弃判断后的数据,并将重复帧丢弃判断后的数据经由PCIe接口传输至CPU。该系统包括:两个网口、两个第一数据缓存模块、多路复用模块、重复帧丢弃模块以及第二数据缓存模块。通过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重复帧判断的准确性和判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2929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699934.3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山东网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智能变电站一次接线图和二次系统逻辑连接图的关联方法,它包括以下过程:解析SCD配置文件获取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基础信息,并建立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模型;建立与二次系统模型相对应的变电站的一次系统模型;将IED设备进行层级划分,并将一次系统参数与二次系统IED中的数据集进行一对一的参数及通道配置;在一次系统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进行仿真操作,展示关联二次系统模型后的变电站主接线图。本发明解决了主接线图中测量参数和开关参数的配置问题,建立一、二次设备数据闭环技术体系并基于此实现智能站高可视化的关联分析调试功能,缩小了关联配对选定IED设备的范围,提高了一、二次系统关联的速率,使关联过程变的更加高效和简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