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970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909917.6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间隔保护控制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智能变电站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提高运维效率。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电站间隔保护控制系统,设有管理模块、应用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一个间隔内设置智能变电站间隔保护控制系统,实现本间隔采集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断路器和隔离刀闸分合位置信息,模数转换,控制和保护,提高了保护的动作速度,提升了智能变电站运行可靠性,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70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09917.6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间隔保护控制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智能变电站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提高运维效率。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电站间隔保护控制系统,设有管理模块、应用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一个间隔内设置智能变电站间隔保护控制系统,实现本间隔采集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断路器和隔离刀闸分合位置信息,模数转换,控制和保护,提高了保护的动作速度,提升了智能变电站运行可靠性,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044118U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20644305.X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2B6/00
Abstract: 一种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导光结构,涉及一种导光结构。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光线强度、视角、渗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设有密封壳体,导光柱穿过密封壳体上所设的孔将内部PCB板上的灯光传递到密封壳体外,导光柱整体抛光处理,导光柱的出光端圆角处理,密封壳体内凸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沿周凸起,形成围栏,围栏中间为安装槽,导光柱通过法兰实现与密封壳体的固定连接,法兰设于安装槽中,法兰与安装槽之间设有密封垫,并通过密封胶填充与围栏之间的空隙,有效地增加了透光性,增大了光线的可视角度,并提高了密封效果,防止渗漏。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62818.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小电流选线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小电流选线方法包括:确定启动小电流选线时,根据零序电压突变量导数值、零序电流突变量瞬时值和带通滤波器,得到零序电压突变量导数滤波值和零序电流突变量滤波值;获取零序电流突变量瞬时值和零序电压突变量瞬时值在小电流选线启动后1周波内的第一采样数据、首半波短窗内的第二采样数据和首半波长窗内的第三采样数据,获取零序电压突变量导数滤波值和零序电流突变量滤波值在滤波算法数据窗口内的第四采样数据;根据第一采样数据至第四采样数据判断是否执行选线动作。通过首半波短窗、首半波长窗以及滤波算法数据窗口内的数据综合判断是否执行选线动作,提高了选线正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17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23801.9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变CT极性和保护方向自适应校验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校验主变CT极性的可靠性。本发明含有以下步骤:计算得到主变压器高压侧自产零序励磁涌流3iOH,在主变压器中性点测得中性点零序励磁涌流3i0E,将主变压器高压侧自产零序励磁涌流3i0H与中性点零序励磁涌流3i0E进行比较,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变压器中性点零序CT接线正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修改现场接线、不增加试验设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变压器空载合闸及带负荷测试的投运启动过程,解决变压器中性点零序CT极性和保护方向自适应校验的问题,在实现变压器各侧CT极性自适应校验的同时,提升变压器的投运启动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01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02903.8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拖尾电流的快速检测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电流互感器拖尾电流的检测速度。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得输电线路参数,计算阻抗角和二次回路的衰减时间常数,采集输电线路电源电压在故障时刻前的参数,计算故障电流基波有效值,将故障电流基波有效值与失灵保护的电流定值进行比较。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进行两次差分滤波,然后利用四分之一周绝对值积分的方式获得拖尾电流中的基波分量的有效值,比较其是否小于失灵保护的电流返回定值,即故障状态消失或不满足保护动作条件,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可将拖尾电流判别的时间缩减到10ms以内,在确保可靠性的同时缩短了失灵保护动作延时,显著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1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006061.4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式主站架构的35KV配电网定值自适应整定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配电网保护的可靠性,降低成本。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绘制配电网拓扑结构图,搜索供电路径,确定开关类型,确定保护配置,将继电保护装置的对应整定值,下装至对应保护装置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对供电路径进行搜索的基础上,利用输入的系统参数及固化参数,考虑上下级之间的定值配合以及级差配合,计算得出各个开关所有的保护段的保护定值及延时定值,再通过MMS服务将这些定值信息下发至对应的保护装置中,整个过程实现了定值的自适应整定计算以及下装,改善现有的配电网整定工作量大,计算复杂,定值精确度低,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5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0723723.2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1R3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励磁涌流校验主变高压侧CT极性的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检验主变高压侧CT接线极性是否正确。本发明的方法为:采集主变压器高压侧母线的三相二次电压和三相二次电流,计算三相瞬时无功功率,计算一个周期的无功功率平均值,无功功率平均值>0,判断电流互感器CT接线正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变压器产生的励磁涌流和主变压器高压侧电压,计算出瞬时无功功率,再计算得到单位周期内的瞬时无功功率平均值,无功功率平均值大于零,认为CT接线正确,反之,认为CT接线错误,并跳开主变高压侧断路器,达到校验主变高压侧CT极性的目的,防止因CT接线错误造成保护设备的误动或拒动,提高变电站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17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723801.9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变CT极性和保护方向自适应校验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校验主变CT极性的可靠性。本发明含有以下步骤:计算得到主变压器高压侧自产零序励磁涌流3iOH,在主变压器中性点测得中性点零序励磁涌流3i0E,将主变压器高压侧自产零序励磁涌流3i0H与中性点零序励磁涌流3i0E进行比较,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变压器中性点零序CT接线正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修改现场接线、不增加试验设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变压器空载合闸及带负荷测试的投运启动过程,解决变压器中性点零序CT极性和保护方向自适应校验的问题,在实现变压器各侧CT极性自适应校验的同时,提升变压器的投运启动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6061.4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式主站架构的35KV配电网定值自适应整定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配电网保护的可靠性,降低成本。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绘制配电网拓扑结构图,搜索供电路径,确定开关类型,确定保护配置,将继电保护装置的对应整定值,下装至对应保护装置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对供电路径进行搜索的基础上,利用输入的系统参数及固化参数,考虑上下级之间的定值配合以及级差配合,计算得出各个开关所有的保护段的保护定值及延时定值,再通过MMS服务将这些定值信息下发至对应的保护装置中,整个过程实现了定值的自适应整定计算以及下装,改善现有的配电网整定工作量大,计算复杂,定值精确度低,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