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6262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711320000.X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导体技术经济评估系统,包括负荷需求子系统、变电容量供给子系统以及基于导体决策的系统计划投资容量模块,评估时,负荷需求子系统、变电容量供给子系统先采集得到待评估导体和其他导体在不同时段的变电容量、容载比和运行容量增长速率,然后基于导体决策的系统计划投资容量模块根据负荷需求子系统和变电容量供给子系统得到的参数计算评估待评估导体和其他导体的基于导体可靠性的分配决策评估参数、基于导体技术经济成本的扩容决策评估参数,并对待评估导体和其他导体在不同故障率下的系统故障严重程度指标和单位输电成本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即可。本设计实现了对导体大量使用后规模效应的科学全面、切实有效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06262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320000.X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导体技术经济评估系统,包括负荷需求子系统、变电容量供给子系统以及基于导体决策的系统计划投资容量模块,评估时,负荷需求子系统、变电容量供给子系统先采集得到待评估导体和其他导体在不同时段的变电容量、容载比和运行容量增长速率,然后基于导体决策的系统计划投资容量模块根据负荷需求子系统和变电容量供给子系统得到的参数计算评估待评估导体和其他导体的基于导体可靠性的分配决策评估参数、基于导体技术经济成本的扩容决策评估参数,并对待评估导体和其他导体在不同故障率下的系统故障严重程度指标和单位输电成本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即可。本设计实现了对导体大量使用后规模效应的科学全面、切实有效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56437.0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穴市供电公司
Inventor: 王巍 , 李智威 , 张洪 , 许汉平 , 白尧 , 张赵阳 , 王璨 , 方钊 , 姚鑫 , 马磊 , 张亮 , 邵芳 , 杨龙 , 李进 , 廖晓红 , 孙利平 , 马莉 , 周蠡 , 蔡杰 , 陈然 , 周英博 , 徐乐平 , 卢银均 , 熊川羽 , 舒思睿 , 熊一 , 柯方超 , 黎舒婷 , 王亚捷 , 赵爽 , 高晓晶 , 魏聪 , 胡婷 , 张童彦 , 乔诗慧 , 李吕满 , 田锋 , 韩洪亮 , 刘鑫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极端环境下杆塔基础失稳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通过模拟风、降雨、降雪与杆塔基础倾斜的关系,建立环境因素矩阵和环境因素条件矩阵,然后获取由极端条件引起的破坏因素比例,计算其权重数值,并将权重数值与倾斜关系进行耦合,获得耦合作用下杆塔基础倾斜变化关系函数,最后基于该函数计算杆塔基础的倾斜率,完成失稳判定;本设计在应用中,综合考虑了风、降雨、降雪三种极端环境对输电杆塔安全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区域内输电杆塔各杆塔地基倾斜率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引入由于极端环境因素引起的杆塔事故的相关概率,进一步提高了输电杆塔在极端环境下安全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了输电杆塔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4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056437.0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穴市供电公司
Inventor: 王巍 , 李智威 , 张洪 , 许汉平 , 白尧 , 张赵阳 , 王璨 , 方钊 , 姚鑫 , 马磊 , 张亮 , 邵芳 , 杨龙 , 李进 , 廖晓红 , 孙利平 , 马莉 , 周蠡 , 蔡杰 , 陈然 , 周英博 , 徐乐平 , 卢银均 , 熊川羽 , 舒思睿 , 熊一 , 柯方超 , 黎舒婷 , 王亚捷 , 赵爽 , 高晓晶 , 魏聪 , 胡婷 , 张童彦 , 乔诗慧 , 李吕满 , 田锋 , 韩洪亮 , 刘鑫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极端环境下杆塔基础失稳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通过模拟风、降雨、降雪与杆塔基础倾斜的关系,建立环境因素矩阵和环境因素条件矩阵,然后获取由极端条件引起的破坏因素比例,计算其权重数值,并将权重数值与倾斜关系进行耦合,获得耦合作用下杆塔基础倾斜变化关系函数,最后基于该函数计算杆塔基础的倾斜率,完成失稳判定;本设计在应用中,综合考虑了风、降雨、降雪三种极端环境对输电杆塔安全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区域内输电杆塔各杆塔地基倾斜率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引入由于极端环境因素引起的杆塔事故的相关概率,进一步提高了输电杆塔在极端环境下安全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了输电杆塔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59939.2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吕满 , 余宏桥 , 郑毅 , 陈闻 , 刘青 , 张洪 , 曾卓 , 陈泉霖 , 郑伟 , 秦雨胧 , 张伦 , 邱永安 , 陈航 , 盛根林 , 杨杰 , 周英博 , 许汉平 , 童雅芳 , 贺兰菲 , 陈然 , 柯方超 , 高晓晶 , 周蠡 , 蔡杰 , 段志强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H02J3/38 , G06F18/211 , G06F18/23213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故障检测与容错方法及系统,方法首先获取系统中各个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设备所在位置的天气信息并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设备聚类簇,然后各个设备分别确定为目标发电设备,获得其发电功率真实值,再获取目标设备在各个设备聚类簇的各个设备的真实值,接着基于各个设备的发电功率真实值,确定预估值,并与真实值进行比对,确定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故障,则选择移动储能设备进行供电;本发明通过基于位置和天气的聚类分析,并结合发电功率的真实值与预估值差异,不仅能够精准地识别出设备是否出现故障,而且可以及时有效的对故障设备进行定位,并且通过移动储能设备为发电系统提供容错储备,综合提高了发电系统的准确率和容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90764.3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余宏桥 , 郑毅 , 李吕满 , 陈闻 , 刘青 , 陈泉霖 , 郑伟 , 秦雨胧 , 张伦 , 邱永安 , 陈航 , 盛根林 , 杨杰 , 贺兰菲 , 陈然 , 柯方超 , 高晓晶 , 周蠡 , 蔡杰 , 段志强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Abstract: 一种光伏发电站的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首先计算光伏电站的综合效率修正系数,包括光伏组件类型、光伏方阵的倾角与方位角、逆变器效率、线路损、其他因素等,然后基于环境与气候,构建云层运动模型来评估地面辐照强度,并预测超短期功率,接着基于历史发电功率数据与天气,构建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并预测短期功率,最后基于综合效率修正系数、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短期周期光伏发电功率,实现对未来周期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光伏电站的安装、损耗等多种因素对发电功率的影响,并结合云层运动、环境等气候条件,以及综合性的历史数据分析,实现了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精细化预测,提高了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30292.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吕满 , 余宏桥 , 郑毅 , 周英博 , 陈闻 , 刘青 , 陈泉霖 , 郑伟 , 秦雨胧 , 张伦 , 邱永安 , 陈航 , 盛根林 , 杨杰 , 贺兰菲 , 孙竹 , 许汉平 , 童雅芳 , 陈然 , 柯方超 , 高晓晶 , 周蠡 , 蔡杰 , 段志强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G06F30/18 , G06F16/29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网络布局方法及系统,首先基于日照与太阳能辐射,筛选出备选地,并考量气候对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宜气候条件的地点;接着评估土地利用现状,确定适合光伏建设的地块;然后分析地形地貌,规划设备安装;再根据装机需求结合土地条件,确定电站装机数据;随后评估接纳能力,调整装机容量并确认接入点;再将相似的电站划为集群进行协调;最后规划输电线路,完成布局;本发明通过收集分析客观环境条件并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最终筛选确认布局方式,在此过程中减少人工干预,以提高效率,同时通过选址定位优化光伏组件的布局方式,且充分考虑阴影、日照、土地、安装等因素,以实现最大化的能量收集,全面考虑了布局建设时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96328.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余宏桥 , 盛根林 , 张洪 , 全江涛 , 李靖 , 陈航 , 李吕满 , 孙竹 , 周蠡 , 蔡杰 , 熊川羽 , 陈然 , 高晓晶 , 柯方超 , 殷建刚 , 段志强 , 李智威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E02D27/42 , E02D31/00 , E02D31/06 , E02D3/11 , E02D3/12 , E02D5/22 , H02G7/16 , H02G7/05 , H02N2/18
Abstract: 一种提高临江区域输电杆塔基础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第一钢箱体、第二钢箱体和导热管道,第一钢箱体、第二钢箱体位于输电杆塔基础与水体的中间部位,第一钢箱体、第二钢箱体外侧壁上部滑动安装有多个密封橡胶活塞;第一钢箱体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一侧与第一钢箱体内侧壁连接、另一侧与密封橡胶活塞接触,电容器与多个压电陶瓷连接,防护网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容器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钢箱体后与土体接触;多个挤压发热装置位于第二钢箱体内且与多个密封橡胶活塞一一对应连接,导热管道一端搭接于输电线路与输电杆塔的连接处、另一端与多个挤压发热装置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不仅稳定性较高,而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831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13488.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吕满 , 周英博 , 陈闻 , 余宏桥 , 李靖 , 陈航 , 孙竹 , 刘青 , 童雅芳 , 乔诗慧 , 陈然 , 柯方超 , 高晓晶 , 张洪 , 全江涛 , 周蠡 , 蔡杰 , 殷建刚 , 段志强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G08B21/10 , G06Q10/047 , G08B21/18 , H04W4/38 , H04W4/029 , H04W4/02 , H04W28/084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预防系统及方法,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预防系统包括无人机、远端控制平台以及多个采集平台,多个采集平台分别相对于每个输电线塔站的周边布置,每个采集平台上均设置有地质数据采集点,远端控制平台包括地质数据库、地质数据控制单元以及地质灾害预警单元。本发明通过无人机对输电线路站建立的地质数据采集点进行探测,以此代替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提升对输电线路地质情况采集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工监测时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不仅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较好,而且准确性较高、稳定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91568.8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余宏桥 , 盛根林 , 张洪 , 全江涛 , 李靖 , 陈航 , 李吕满 , 孙竹 , 周蠡 , 蔡杰 , 熊川羽 , 陈然 , 高晓晶 , 柯方超 , 殷建刚 , 段志强 , 李智威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类圆形溶洞发育对上层建筑物影响的判定方法,包括:计算出类圆形溶洞的普氏自然平衡拱的位置;根据普氏自然平衡拱的各个点的应力拟合出拱轴线,得到自然情况下拱轴线的扩展速率和拱轴线的变化趋势;通过实验模拟地震作用下类圆形溶洞的普氏自然平衡拱的扩展,得到地震作用下拱轴线的扩展速率,根据地震作用下和自然情况下拱轴线的扩展速率得到地震影响系数;根据地震频数和震级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预测一段时间类圆形溶洞发育的普氏自然平衡拱的变化情况;当类圆形溶洞的普氏自然平衡拱的拱轴线移动至上层建筑物地基处时,则判定类圆形溶洞的发育开始影响到上层建筑物。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判定准确性,而且降低了监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