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3777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99408.9
申请日:2014-03-17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并联电网电压稳定性测试的实验系统,包括实时数字仿真器、数模转换电路、信号功率放大器和模数转换电路,实时数字仿真器中数字仿真的数字变量信号通过数模转换电路转换为模拟变量信号并输出到信号功率放大器,此信号经功率放大为实际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气变量并输出到实际输配电设备(自动控制装置或保护装置),实际输配电设备在电气变量作用下的输出反馈输入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输入进实时数字仿真器并作用于数字仿真模型,这样实现了数字模型与物理实物的连接,形成数字-物理闭环仿真实验系统,从而能够解决解决输配电设备缺乏有效检测手段和数字仿真模型与设备测试模型统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98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464751.2
申请日:2017-06-19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功电压分区方法,它包括:输入基本参数;确定电压中枢点数目;利用无功电压灵敏度计算和特征值排序,确定分区的个数m;选择电压中枢点,利用贪婪算法,计算目标函数;无功电压分区,利用核C‑均值聚类算法获得分区方案;无功储备校验和灵敏度指标校验,对于无功储备低于下限的对节点重新调整分区,将无功电压灵敏度参数Sij高的节点设置为关键负荷节点,对关键负荷节点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其无功电压控制;能够将电网按照无功平衡特性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子电网;通过中枢点的判断、确定和选择,按照节点的无功区域平衡特性将其划分为多个群;每个群内的节点之间电气耦合程度不同,从而进行无功电压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55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461339.5
申请日:2017-06-16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一种基于时滞鲁棒模型算法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并网逆变器时滞鲁棒模型,将死区效应造成的影响,等效为一个具有上界的不确定性干扰源,纳入并网逆变器时滞鲁棒模型中,考虑时滞和死区效应对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基波电流偏差以及输出电流谐波总畸变率的影响。通过时滞鲁棒最优控制理论计算出并网逆变器控制律的最优参数,从而得到并网逆变器的最优控制律,使得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总畸变率变小,稳态精度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749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085231.7
申请日:2017-11-07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CPC分类号: H02J3/38 ,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控制延时的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改进重复控制方法,它包括S1:通过并网逆变器中的电气参数建立并网逆变器改进型状态观测器模型;S2:求解改进型状态观测器模型中的控制参数;S3:根据步骤S2中求解后的控制参数采用重复控制方法建立并网逆变器模型;S4:求解并网逆变器模型中的控制参数。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改进型状态观测器,由具有延时特性的输出电流量来观测无延时的量,并将该量作为重复控制中的输入量,结合起来构成了改进重复控制方法;本发明修正了控制延时对重复控制带来的影响,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85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18271.5
申请日:2016-07-04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分类号: H02J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H02J2003/007 , H02J2003/38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微网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首先形成含微网配电网的分块网络图,计算各节点的等效可靠性参数;根据负荷点形成分类路径;然后结合含微网配电网负荷点停电影响类型,采用基于路径分割的负荷点故障激励集形成算法对分类路径进行分割和存储,形成故障激励集;负荷点处于微电源供电能力区域时,则采用基于时序Monte Carlo法的计算微电源对负荷点供电的概率和可靠性指标;本发明提出的路径分割算法,不仅考虑了考虑负荷点与电源间路径的连通性,还考虑了微电源发电随机特性对故障模式后果的影响,并提出面向负荷点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由于负荷点的数量规模远小于配电网元件的数量规模,具有较小的计算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84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06351.7
申请日:2016-04-05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发明人: 吕跃春 , 徐瑞林 , 李登峰 , 朱小军 , 陈涛 , 吕小红 , 刘育明 , 朱晟毅 , 赵科 , 董光德 , 文一宇 , 王瑞妙 , 刘玲 , 吴迎霞 , 王小君 , 王惠平 , 张沛
CPC分类号: Y02B70/3225 , Y02E40/34 , Y04S20/222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16 , H02J2003/007
摘要: 一种用于辨识电网电压稳定性薄弱区域的方法,在传统的模态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在电网运行极限状态下有功功率对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造成的不准确性,提出了一种考虑有功功率的全电压模态分析法,此方法在稳定裕度很小或系统运行在临界失稳时得出的薄弱节点更加准确,而且此方法可以不仅能够确定薄弱节点,还可以找出对当前失稳模式其主要影响的控制支路及发电机,为补偿地点及切负荷位置选取提供了关键信息;对预防及控制电压失稳,保证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价值的工程指导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479386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0847461.6
申请日:2017-09-19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弱电网的并网逆变器改进H∞控制方法,它包括所述方法步骤如下:S1:通过并网逆变器中的电气参数及控制参数建立并网逆变器传统H∞控制模型;S2:采用间接控制律处理步骤S1中的控制模型,消除传统H∞中会受电网阻抗影响,而导致控制器参数和结构发生变化的项;S3:利用H∞理论求取改进H∞控制的控制器增益。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消除电网阻抗对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影响,使得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系统能够稳定,并且输出电流能够精确的跟踪给定值并具有良好的电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25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85215.8
申请日:2017-11-07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CPC分类号: H02J3/38 ,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状态观测器的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它包括所述方法步骤如下:S1:通过并网逆变器的电气参数建立改进型观测器模型;S2:选择状态反馈控制器;S3:建立并网逆变器模型并进行修正;S4:求解改进型状态观测器模型和状态变量反馈控制器中的控制参数,得到控制变量占空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改进型状态观测器对输出电流值进行修正,实现了对状态变量反馈控制器的延时补偿,克服了并网逆变器对较高频次输出电流跟踪精度不高的缺点;本发明申请在并网逆变器用作有源电力滤波器或者电能质量控制器时,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9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64751.2
申请日:2017-06-19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功电压分区方法,它包括:输入基本参数;确定电压中枢点数目;利用无功电压灵敏度计算和特征值排序,确定分区的个数m;选择电压中枢点,利用贪婪算法,计算目标函数;无功电压分区,利用核C‑均值聚类算法获得分区方案;无功储备校验和灵敏度指标校验,对于无功储备低于下限的对节点重新调整分区,将无功电压灵敏度参数Sij高的节点设置为关键负荷节点,对关键负荷节点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其无功电压控制;能够将电网按照无功平衡特性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子电网;通过中枢点的判断、确定和选择,按照节点的无功区域平衡特性将其划分为多个群;每个群内的节点之间电气耦合程度不同,从而进行无功电压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13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16846.7
申请日:2016-12-07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分类号: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摘要: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独立微网安全性分析方法,具体步骤为:1)确定独立微网安全性评价指标;2)确定微网安全性评判集;3)对独立微网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4)构成单因素评价矩阵R;5)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独立微网安全性进行评价。本发明为独立微网优化提供理论及模拟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