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58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19069.2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大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成林 , 王森 , 刘健 , 郭安祥 , 邵健康 , 吴经锋 , 齐卫东 , 白晓春 , 蒲路 , 薛军 , 刘子瑞 , 李志忠 , 吴子豪 , 周艺环 , 刘凌 , 李娟绒 , 李晋 , 杨传凯 , 张小平 , 李培娜 , 薛菲 , 于钦学 , 杨航 , 张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检测校验系统,包括接地阻抗测试回路;回路中包括端子C2、P2、P1、C1;C2通过串联的阻抗测试总开关K1中第一路、电流极电阻切换开K2和电流极模拟电阻连接标准电阻切换开关K3的一端;P2通过串联的K1中第二路连接工频干扰开关K4的一端,K4的另一端有两个触点,第一触点通过隔离变压器T连接电压极电阻切换开关K5的一端,第二触点直接连接K5的一端,K5的另一端通过电压极模拟电阻连接标K3的一端,K3的另一端连接标准电阻Re的一端,Re的另一端连接面板接线端子P1、C1。本发明能够对目前市场上的接地测量仪器的多项测试性能进行检测,进而可判断检测仪器的各项测试性能指标,保障接地网性能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86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019069.2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大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成林 , 王森 , 刘健 , 郭安祥 , 邵健康 , 吴经锋 , 齐卫东 , 白晓春 , 蒲路 , 薛军 , 刘子瑞 , 李志忠 , 吴子豪 , 周艺环 , 刘凌 , 李娟绒 , 李晋 , 杨传凯 , 张小平 , 李培娜 , 薛菲 , 于钦学 , 杨航 , 张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检测校验系统,包括接地阻抗测试回路;回路中包括端子C2、P2、P1、C1;C2通过串联的阻抗测试总开关K1中第一路、电流极电阻切换开K2和电流极模拟电阻连接标准电阻切换开关K3的一端;P2通过串联的K1中第二路连接工频干扰开关K4的一端,K4的另一端有两个触点,第一触点通过隔离变压器T连接电压极电阻切换开关K5的一端,第二触点直接连接K5的一端,K5的另一端通过电压极模拟电阻连接标K3的一端,K3的另一端连接标准电阻Re的一端,Re的另一端连接面板接线端子P1、C1。本发明能够对目前市场上的接地测量仪器的多项测试性能进行检测,进而可判断检测仪器的各项测试性能指标,保障接地网性能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586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49734.9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成林 , 于钦学 , 王森 , 孙强 , 刘健 , 吴经锋 , 郭安祥 , 齐卫东 , 蒲路 , 刘子瑞 , 薛军 , 白晓春 , 吴子豪 , 周艺环 , 李志忠 , 钟力生 , 李娟绒 , 李晋 , 张鹏 , 薛菲 , 王荆
IPC: G01R19/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165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绝缘安全的雷电冲击电流传感器及其装置,基于绝缘安全的雷电冲击电流传感器包括罗氏线圈(10)、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2)分别在其一侧上经由固定件(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2)可开合,所述第一槽(14)和第二绝缘屏蔽件(4)以使得闭合的所述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2)与从罗氏线圈(10)中穿过的接地线绝缘;所述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2)分别在其另一侧上设有卡槽(6)以容纳用于锁紧闭合所述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2)的锁止件(7)。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测量设备和测试人员的安全性。(5)和第二槽(13)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绝缘屏蔽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707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49746.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成林 , 于钦学 , 王森 , 孙强 , 刘健 , 吴经锋 , 郭安祥 , 齐卫东 , 蒲路 , 白晓春 , 薛军 , 刘子瑞 , 吴子豪 , 周艺环 , 李志忠 , 钟力生 , 李娟绒 , 李晋 , 张鹏 , 薛菲 , 王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7/20 , H04B10/2504 , H04B1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纤传输和绝缘安全的冲击接地阻抗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冲击电流发生器、冲击电压分压器、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第一光电转换器、第二光电转换器、第一电光转换器、第二电光转换器、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和示波器,所述冲击电流发生器连接所述冲击电压分压器,所述冲击电压分压器一端接地,另一端将分得的电压传输给第一电光转换器,所述第一电光转换器将所述分得的电压转换成第一光信号,所述第一光信号经由第一光纤传输到第一光电转换器,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器将所述第一光信号转换成第一电信号且发送到所述示波器。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测量设备和测试人员的安全性,具有长距离传输、防干扰、光电隔离、安全可靠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0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1073547.X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风电并网下基于多场景模拟的热‑电联合调度方法,对风电随机性与波动性的考虑通过多场景模拟和场景削减来实现,充分考虑风电的出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引入位于用户侧的分布式热泵来分摊热电联产机组承担的热负荷,使得热电联产机组的出力更为灵活,满足系统调峰及风电消纳要求,同时以分布式热泵消耗的电功率有效地跟踪风电出力的波动,消耗过剩的风电出力来满足供暖的需求,降低系统供暖所花费的能耗,为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及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606033.7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电阻片介电常数变化的避雷器电位分布计算方法,利用试验回路测量不同电压下流过电阻片的电流,将测量得到的电阻片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进行傅立叶分解,获得不同电压下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得到电阻片的等效电容;计算电阻片的相对介电常数;将电阻片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对应关系设置为全局差值函数,并在电阻片的材料属性中引用全局差值函数作为电阻片的相对介电常数参量;根据建立避雷器模型和空气域设置边界条件,与电阻片的相对介电常数参量,在静电场中进行求解,计算得到避雷器的电位分布。本发明避雷器电位分布的计算方法,更加准确的计算避雷器在持续运行电压下的电位分布,为避雷器的均压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418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03425.8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关键电气设备的变化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整体变化检测的精度,检测鲁棒性更强,实现故障快速定位,提升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电力设备不同时相下的待处理图像构建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孪生神经网络模型;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集输入孪生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生成增强特征表示的局部特征;根据增强特征表示的局部特征划分出电力设备的变化区域和不变区域,变化检测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606033.7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电阻片介电常数变化的避雷器电位分布计算方法,利用试验回路测量不同电压下流过电阻片的电流,将测量得到的电阻片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进行傅立叶分解,获得不同电压下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得到电阻片的等效电容;计算电阻片的相对介电常数;将电阻片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对应关系设置为全局差值函数,并在电阻片的材料属性中引用全局差值函数作为电阻片的相对介电常数参量;根据建立避雷器模型和空气域设置边界条件,与电阻片的相对介电常数参量,在静电场中进行求解,计算得到避雷器的电位分布。本发明避雷器电位分布的计算方法,更加准确的计算避雷器在持续运行电压下的电位分布,为避雷器的均压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73547.X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H02J3/00 , H02J3/386 , H02J3/4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风电并网下基于多场景模拟的热‑电联合调度方法,对风电随机性与波动性的考虑通过多场景模拟和场景削减来实现,充分考虑风电的出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引入位于用户侧的分布式热泵来分摊热电联产机组承担的热负荷,使得热电联产机组的出力更为灵活,满足系统调峰及风电消纳要求,同时以分布式热泵消耗的电功率有效地跟踪风电出力的波动,消耗过剩的风电出力来满足供暖的需求,降低系统供暖所花费的能耗,为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及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02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44914.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脉冲定位监测方法及系统,定位准确,可远程控制,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实用性强,扩展性高。一种分布式脉冲定位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用户功能需求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对应部署一个微服务器,组成微服务系统;根据监测需求,基于时间反演技术定位目标监测设备并获取监测数据信息输送至微服务系统;根据监测数据信息调用微服务系统中对应的微服务器,定位监测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