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71869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0530057.6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750kV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方法,采用高海拔地区750kV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装置,包括变频电源、隔离变压器T、串联谐振电容C0、并联补偿电容C1、C2、被试电抗器L0、阻波电抗器LP以及局部放电测量回路PD,试验采用串联谐振升压的方式,通过调节变频电源的电压频率,使被试电抗器L0与回路中的电容器形成谐振即可在被试电抗器上得到需要的试验电压。通过局部放电试验检测750kV并联电抗器绝缘性能,对于750kV并联电抗器的安全使用及超高压电网的稳定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19936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73807.8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IS盆式绝缘子表面缺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缺陷模型包括高压电极和地电极,所述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之间放置有圆台形环氧块,用以模拟盆式绝缘子材料和结构,所述高压电极、圆台形环氧块和地电极三者紧密接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针对盆式绝缘子表面存在污秽时进行试验的问题,满足了GIS表面缺陷放电特性研究的需要,为GIS盆式绝缘子表面缺陷放电特性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86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30057.6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750kV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方法,采用高海拔地区750kV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装置,包括变频电源、隔离变压器T、串联谐振电容C0、并联补偿电容C1、C2、被试电抗器L0、阻波电抗器LP以及局部放电测量回路PD,试验采用串联谐振升压的方式,通过调节变频电源的电压频率,使被试电抗器L0与回路中的电容器形成谐振即可在被试电抗器上得到需要的试验电压。通过局部放电试验检测750kV并联电抗器绝缘性能,对于750kV并联电抗器的安全使用及超高压电网的稳定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3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521729.7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750kV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装置,包括变频电源、隔离变压器T、串联谐振电容C0、并联补偿电容C1、C2、被试电抗器L0、阻波电抗器LP以及局部放电测量回路PD,通过该套装置可以对青海高海拔地区750kV并联电抗器进行局部放电实验检测其绝缘性能,以保证并联电抗器可以安全正常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15413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73801.0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09 , G01R3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IS局部放电超声波特高频联合检测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内置式特高频传感器进行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检测到局放信号后将超声波传感器贴在和特高频传感器同一位置的GIS外壳表面;2:将特高频信号的超声波信号同时接到示波器上,测量两个传感器的时域波形;3:计算特高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差Δt;4:记局放源到传感器的距离为L;5:求出L,则可确定局放源距离传感器的距离,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在距离传感器L处的两边分别进行准确检测,信号幅值大的检测点即为局放源的位置。本方法具有现场易于实施、定位准确度高的特点,可作为GIS现场局部放电检测和局放源定位的实施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71007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810827848.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T型结构的气体组合电器冲击电压下局部放电试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高压导线、套管、GIS外壳、GIS导杆段a、GIS导杆段b、球形电极、带尖端缺陷球形电极、导杆段a特高频传感器、导杆段b特高频传感器、导杆段a盆式绝缘子、导杆段b盆式绝缘子、示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采用T型结构,同时对含有缺陷和不含缺陷的电极进行电压的施加并进行局部放电测量,通过比较两路信号获得准确的局部放电信号,避免了外部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该系统利用一种T型GIS腔体结构,采用两个电极,同时利用特高频传感器进行信号的测量,利用两路信号的对比进行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的灵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509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76809.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B09B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回收方法,光伏组件包括金属边框和接线盒,该方法包括:将光伏组件进行拆分,得到金属边框、接线盒和待回收组件,待回收组件为光伏组件中除金属边框、接线盒以外的其他组件;采用脉冲水切割待回收组件,得到破碎组件;将破碎组件进行分选,得到多种有价组分。该回收方法采用脉冲水中破碎技术实现了退役光伏组件的选择性分离,回收过程无粉尘、废气、废水产生,无需化学试剂参与,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回收效率,便于二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52183.2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针板电极放电冲击波测量装置,包括高压脉冲电源系统、光电联合诊断系统、纹影诊断系统和压力波测量系统,其中光电联合诊断系统用于获得放电发展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光强和光谱信号以及放电通道的时域图像;纹影诊断系统用于测量水中冲击波的传播特性;压力波测量系统用于研究冲击波幅值和发展过程。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测量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水中针板电极放电冲击波测量装置及方法中,测量的信号包括光电信号(电压、电流以及发光)、纹影图形以及压力波等时域信号,可用于研究水中针板电极在脉冲电压激励下等离子和冲击波发展的全周期物理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7100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0825907.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器实际冲击电压波形下SF6气体击穿特性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高压导线、套管、GIS外壳、高压电阻、高压电感、对地电容、内置于GIS腔体里面的分压器、试验电极及匹配电阻,利用集中参数模拟气体组合电器的分布参数,在被试气体组合电器内部采用集中参数模拟实际设备的分布参数。所述试验系统可用于研究气体组合电器实际冲击电压波形作用下SF6气体的击穿特性。本发明利用集中参数模拟气体组合电器的分布参数,可用以研究冲击电压在气体组合电器中不同位置时实际波形下的SF6气体击穿特性。本发明利用集中参数代替分布参数,则可用较小的试验腔体模拟实际的大尺度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72179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24907.8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B02C19/18
Abstract: 一种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破碎装置,涉及高电压放电及应用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脉冲电源系统的高压端通过导线连接中心导体,中心导体分别穿过屏蔽环、绝缘套管和密封盖至腔体内,中心导体再穿过绝缘支柱与均压环的一端连接,均压环的另一端连接有棒电极,棒电极与固体材料的上端连接,固体材料的下端与网电极连接,网电极通过导线与脉冲电源系统的接地端连接形成回路,网电极下侧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在底座内,底座通过紧固螺丝与腔体的底部连接,腔体与密封盖之间通过密封螺栓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压力可控等优点,不会产生废水、废液,避免了粉尘污染,减少了对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危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