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141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45847.4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F2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变压器滤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高压变压器绝缘油全封闭自动控制滤油方法及装置。全封闭滤油通过在油罐底部接口处加装电磁单控阀门来控制滤油油罐的切换。全封闭滤油连接方案通过通过在输油主管道上加装三通口,将输油主管道分别连接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将二位三通电磁阀连接滤油机,通过状态监视与控制模块对流量、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控,并以此为判据控制阀位的切换,完成循环滤油工作。全封闭滤油连接方案通过底部接口同时作为出油口和入油口,完成滤油过程中的注油和出油过程。同时在油罐上将呼吸口用管道连接,并接至集中呼吸器使得进出油罐中的空气只在内部循环,使外部的空气不能进入罐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920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37229.0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张书豪 , 阎国增 , 张亚鹏 , 龚钢军 , 葛江北 , 李国满 , 侯纪勇 , 张涵 , 陈志敏 , 许瑜 , 卞秀杰 , 王天宇 , 师俊杰 , 王俊峰 , 田燕山 , 宗海迥 , 罗安琴 , 张桐 , 熊申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器滤油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变压器滤油技术领域,为实现变压器滤油的自动进行。所述变压器滤油控制装置包括滤油机、N‑1个第一油罐和1个第二油罐;每个第一油罐的出油口设有第一阀组,入油口设有第二阀组;还包括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油罐中的油液参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阀组连通滤油机的入油口和第一油罐的出油口,第二阀组连通滤油机的出油口与第二油罐的入油口;或,第一阀组连通滤油机的入油口与第二油罐的出油口,第二阀组连通滤油机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罐的入油口。所述变压器滤油控制方法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变压器滤油控制装置。所述变压器滤油控制装置用于过滤变压器油。
-
公开(公告)号:CN206573185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20266786.0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F23/7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位监测装置,涉及液位监测技术领域,解决因未及时发现液体容器中液体的液位异常引起其它设备的故障的问题。该液位监测装置包括液位计和监测组件,液位计包括液位管,液位管与液体容器连通,液位管内设置有浮子,浮子可阻挡红外光;监测组件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位于液位管两侧且相对设置,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的红外光照射在液位管上的刻度值与预警值相匹配;控制模块分别与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获取红外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的红外光的信号;报警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报警模块在红外接收模块未接收到红外光时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206558323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20255135.1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苏秀成 , 阎国增 , 张亚鹏 , 龚钢军 , 葛江北 , 李国满 , 侯纪勇 , 贺虎 , 张涵 , 张桐 , 熊申铎 , 刘建楠 , 赵倩 , 聂琼 , 侯镭 , 田洁 , 陈志敏 , 罗安琴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滤油系统,涉及变压器滤油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滤油系统滤油过程时间较长,作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变压器滤油系统包括:滤油机、多个油罐组、多个第一三通电磁阀和多个第二三通电磁阀,多个油罐组、多个第一三通电磁阀和多个第二三通电磁阀之间一一对应;其中,每个油罐组包括第一油罐和第二油罐,第一油罐的出油口和述第二油罐的出油口通过对应的第一三通电磁阀与滤油机的进油口相连,第一油罐的进油口和第二油罐的进油口通过对应的第二三通电磁阀与滤油机的出油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变压器油过滤。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37527.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不确定因素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的蒙特卡洛模拟法生成风光不确定性场景;步骤2、对步骤1模拟生成的风光不确定性场景进行削减;步骤3、基于步骤2的削减后的风光不确定性场景,构建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步骤4、基于步骤3建立的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并设计多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场景,进行求解,最终选出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的最佳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虚拟电厂运行的优化调度,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解决不同资源出力不确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4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22955.2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频率预测领域的一种物理‑数据联合驱动的电力系统频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仿真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机电暂态仿真,生成电力系统扰动数据;选取第一部分输入特征量与输出量;利用选取的电力系统频率相关物理知识和第一部分输入特征量来计算第二部分输入特征量;将两部分输入特征量以及输出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数据划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构建基于物理‑数据驱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频率预测模型,将测试样本输入至训练好的频率预测模型中,实现电力系统频率曲线的快速、准确预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更准确地对频率曲线进行预测,同时具备更强的预测泛化能力、抗噪能力和结果的可解释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769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610223769.9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点源体源组合的复合辐射源强逆推方法及点源体源组合的复合辐射源系统,该方法中,通过探测器获得多个位置的剂量率,将归一化辐射源强在空间上进行离散,利用射线跟踪方法计算出光学距离,结合材料、积累因子等信息开展方程组系数的计算,逆推出源强;然后对探测器位置进行剂量率计算,通过把测量值和计算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标准偏差、斜率、截距等关键参数,进而计算出品质因数来衡量每次计算结果的可接受程度;同时提出加权迭代方法,降低不确定度较大的探测器引入的误差,利用迭代的方式多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品质因数达到预设定值,得到期望的辐射源强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99162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610038853.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点源面源组合的复合辐射源强逆推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通过探测器获得多个位置的剂量率,将归一化辐射源强在空间上进行离散,利用射线跟踪方法计算出光学距离,结合材料、积累因子等信息开展方程组系数的计算,逆推出源强;然后对探测器位置进行剂量率计算,通过把测量值和计算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标准偏差、斜率、截距等关键参数,进而计算出品质因数来衡量每次计算结果的可接受程度;同时提出加权迭代方法,降低不确定度较大的探测器引入的误差,利用迭代的方式多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品质因数达到预设定值,得到期望的辐射源强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77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24072.3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点源线源面源体源组合的复合辐射源强逆推方法及点源线源面源体源组合的复合辐射源系统,该方法中,通过探测器获得多个位置的剂量率,将归一化辐射源强在空间上进行离散,利用射线跟踪方法计算出光学距离,结合材料、积累因子等信息开展方程组系数的计算,逆推出源强;然后对探测器位置进行剂量率计算,通过把测量值和计算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标准偏差、斜率、截距等关键参数,进而计算出品质因数来衡量每次计算结果的可接受程度;同时提出加权迭代方法,降低不确定度较大的探测器引入的误差,利用迭代的方式多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品质因数达到预设定值,得到期望的辐射源强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76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23769.9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点源体源组合的复合辐射源强逆推方法及点源体源组合的复合辐射源系统,该方法中,通过探测器获得多个位置的剂量率,将归一化辐射源强在空间上进行离散,利用射线跟踪方法计算出光学距离,结合材料、积累因子等信息开展方程组系数的计算,逆推出源强;然后对探测器位置进行剂量率计算,通过把测量值和计算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标准偏差、斜率、截距等关键参数,进而计算出品质因数来衡量每次计算结果的可接受程度;同时提出加权迭代方法,降低不确定度较大的探测器引入的误差,利用迭代的方式多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品质因数达到预设定值,得到期望的辐射源强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