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2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51556.1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R1/04 , G01R19/145
Abstract: 无人机验电器,包括无人机,无人机上安装轻质塑料网箱,轻质塑料网箱为轻质塑料杆构成的箱体结构,本发明利用无人机与验电器本体相结合,利用无人机带动验电器本体飞到导线上方,实现验电,省去了工人登塔及高处作业的操作,提高了验电的安全性,减轻了工人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7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351556.1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R1/04 , G01R19/145
Abstract: 无人机验电器,包括无人机,无人机上安装轻质塑料网箱,轻质塑料网箱为轻质塑料杆构成的箱体结构,本发明利用无人机与验电器本体相结合,利用无人机带动验电器本体飞到导线上方,实现验电,省去了工人登塔及高处作业的操作,提高了验电的安全性,减轻了工人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243308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83827.7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R19/145 , G08B21/24
Abstract: 一种吊车臂感应电检测装置,包括伸缩探出装置,伸缩探出装置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连接固定装置,固定管的一端插接定位杆,定位杆能够在固定管的内部滑动,固定管的侧壁开设螺孔,本发明利用伸缩探出装置、固定装置和防高压触电语音提示报警器本体相结合,伸缩探出装置能够方便防高压触电语音提示报警器本体固定平台板靠近高压源的水平栏杆上,从而使防高压触电语音提示报警器本体能够相对于平台板更加靠近高压源,从而在平台板逐渐靠近高压源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使用者手持或贴身存放防高压触电语音提示报警器本体更快发出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214011347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2838907.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R19/145
Abstract: 一种吊车臂感应电检测装置,包括伸缩探出装置,伸缩探出装置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连接固定装置,固定管的一端插接定位杆,定位杆能够在固定管的内部滑动,固定管的侧壁开设螺孔,本实用新型利用伸缩探出装置、固定装置和防高压触电语音提示报警器本体相结合,伸缩探出装置能够方便防高压触电语音提示报警器本体固定平台板靠近高压源的水平栏杆上,从而使防高压触电语音提示报警器本体能够相对于平台板更加靠近高压源,从而在平台板逐渐靠近高压源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使用者手持或贴身存放防高压触电语音提示报警器本体更快发出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216956163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2793605.9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R19/145 , B64C39/02 , B64D47/00
Abstract: 无人机验电器,包括无人机,无人机上安装轻质塑料网箱,轻质塑料网箱为轻质塑料杆构成的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无人机与验电器本体相结合,利用无人机带动验电器本体飞到导线上方,实现验电,省去了工人登塔及高处作业的操作,提高了验电的安全性,减轻了工人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95699.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8/27 , H02J3/00 , G06F123/02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站年风电出力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极端气象事件的时空分布特性、频率及强度等信息,确定它们对风速的具体影响。然后,选取一个特定区域,利用这些极端气象事件数据构建风速变化的数学模型,将其合适地插入年时间序列中;采用高斯过程回归和Copula函数技术,捕捉风速的时空关联性,生成多场站年风速场景。最后,借助物理机制模型,将这些风速场景转化为对应的年风电出力场景。本发明考虑极端风速事件对风速的影响以及风速场景的时空相关性,生成多场站年风速场景,再映射到年风电出力场景;所生成场景可以通过改变年时间序列上所插入的极端气象事件的种类和数量来调整其极端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00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631406.6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冠旻 , 韩启云 , 刘云飞 , 李凯 , 桂和怀 , 黄成云 , 黄朝永 , 靳雨柱 , 翟光林 , 舒韶良 , 王超 , 王杰 , 张成龙 , 熊明 , 张鹏程 , 潘康 , 吴明春 , 徐健 , 曹振洋 , 张祥 , 李光泽 , 杨策 , 杨平 , 胡辛 , 许克克 , 刘海军 , 常江 , 于文强 , 奚兴华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翻线装置及跨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翻线装置及采用吊车翻线装置跨越施工方法,翻线装置包括翻线装置本体和安装底座;翻线装置本体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圆盘;圆盘上设有支撑装置和限位机构;支撑装置包括转动架,转动架上设有转轴,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圆盘上设有定位孔;支撑架的远离圆盘的端部设有安装座;通过转动架的设置,使得通过第一定位板与不同的定位孔相配合实现对转动架和圆盘的固定,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时的情况调整转动架的位置,从而使得最终转轴对牵引索的支撑效果达到最佳;跨越施工方法包括:S1、跨越吊车定位;S2、搭设牵引索;S3、安装翻线装置;S4、跨越施工;S5、收尾。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2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025797.1
申请日:2022-08-25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线路单重方式下缩短非全相运行时间的出口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串接电路、第二串接电路和第三串接电路;第一串接电路包括第一套智能终端故障常开触点、第一并联回路和第一继电器的启动线圈,第一并联回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套智能终端A相第二跳闸出口、第二套智能终端B相第二跳闸出口和第二套智能终端C相第二跳闸出口。在本发明中,当第一套智能终端出现故障且恰遇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第一套智能终端第一故障常开触点和第一故障常开触点闭合,第二套智能终端任一相出口动作时,都会启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动作并启动第二套智能终端永跳继电器,实现第二套智能终端三相出口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148852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215253.7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巫钟兴 , 刘宣 , 祝恩国 , 赖国书 , 李建新 , 赵兵 , 林繁涛 , 陈昊 , 郑安刚 , 唐悦 , 朱子旭 , 夏桃芳 , 高琛 , 丁忠安 , 詹文 , 吴彤 , 李丹 , 巨汉基 , 陈前 , 刘兴奇 , 张宇鹏 , 窦健 , 郄爽 , 杜艺娜 , 王雅平 , 崔文武 , 王杰 , 韩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台区典型特征量与应用方案的自动匹配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智能台区的基本特征量和典型特征量;根据所述基本特征量和典型特征量,调整抄表的初始应用方案的采集任务周期和采集优先级,获取第一应用方案;获取智能台区的采集任务成功率,通过所述采集任务成功率调整所述典型特征量,动态修改第一应用方案,获取所述典型特征量自动匹配的第二应用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不同台区对采集内容和优先级的多样性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74513.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预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预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历史负荷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历史负荷数据;将其输入至预先构建的LTSF‑Linear模型进行预测,获得预测结果;使用多模型融合Stacking集成学习将LTSF‑Linear模型输出的预测结果基于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得到目标预测结果。在预测模型构建方面,使用LTSF‑Linear模型中的各子模型作为负荷预测的基模型对历史负荷数据分别进行预测,使用基于上述基模型的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元模型,并通过多模型融合Stacking集成学习的方法训练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提高了负荷预测结果的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