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90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503396.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炭开采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煤炭的多个煤炭开采指标;获取所述多个煤炭开采指标中各煤炭开采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所述多个煤炭开采指标和所述各煤炭开采指标的权重系数,评价所述目标煤炭的开采水平。以此方式,可以准确确认所述目标煤炭的开采水平,从而准确评估目标煤炭所在矿区的煤炭开采水平,以便于淘汰低质量开采水平的煤矿。
-
公开(公告)号:CN114041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518383.8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复垦区植物固碳量化方法,包括对人工复垦区进行植被调查,确定种植植物信息;根据所述种植植物信息,构建人工复垦区的生态模拟平台,并在生态模拟平台中模拟种植;按照人工复垦区的管护方法和自然气候对生态模拟平台进行模拟管理;在至少三个预设碳收集时间点,破坏性收集植物样品,用干烧法测定植物生物量碳;绘制碳积累时间变化曲线,拟合生物碳积累模型;根据所述生物碳积累模型确定人工复垦区的植物固碳量。通过模拟人工复垦区构建生态模拟平台,破坏性收集生态模拟平台中的植物样品确定生物碳积累模型,推测人工复垦区的植物固碳量,不需对人工复垦区进行破坏性处理,也能较为准确科学地得到人工复垦区的植物固碳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99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95449.3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露天矿排土场的生态修复方法。本发明利用露天矿排土场的高度优势,通过规划露天矿排土场的顶盘和坡面,以增加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改善露天矿排土场所在地及其周边的植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露天矿排土场和矿区的生态自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1965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321382.8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工矿开采扰动区裂缝修复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用于种植沙棘苗的苗穴、储水装置和支撑装置。苗穴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腐殖层、防止蒸发层、根系促生层和水分扩散层,苗穴上面对裂缝墙体的两侧面设置成可抽动式隔板,与苗穴上面对裂缝墙体的两侧面相邻的两侧面和苗穴的底部均设置成网状结构。储水装置布置在苗穴的底部,水分扩散层设有能够与储水装置内部连通的吸管。支撑装置铺设在裂缝上,储水装置布置在支撑装置上。苗穴、储水装置和支撑装置的主体结构均由木质材质制成。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采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773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31538.8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被稳定性调查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目前采用无人机技术对农业进行监测仅仅能够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不能分析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的问题。所述植被稳定性调查的方法,包括:基于被调查植被群落的种类选择多光谱标准光源;利用选择的多光谱标准光源采集所述被调查植被群落的生长数据;将所述被调查植被群落的生长数据与植被数据库中的标准植被群落的生长数据进行比对,得到被调查植被群落的生态信息;通过专家系统对所述被调查植被群落的生态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所述被调查植被群落的生态信息的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6762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37682.2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区生态稳定性植被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调查范围,在确定的调查范围内布设样方;对布设的样方进行植被调查,获得调查范围的植被特征;采集布设的样方的植被根系和样方土;对采集的植物根系进行描根,确定植被根系形态;对采集的样方土进行测序,确定样方土的土壤微生物特征;并对采集的样方土进行实验室培养,确定土壤种子库;根据获得的植被特征、植被根系形态以及土壤微生物特征和土壤种子库进行植被筛选。采用本发明的筛选方法不仅对区域内植被进行调查,还将室内试验与野外调查相结合,将植物根系发育和植物根系微生物纳入生态稳定性植被筛选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2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201312.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区生态时间累积效应点与空间累积范围识别方法,A、构建矿区生态质量指数,B、构建矿区生态扰动时空累积效应指数,C、构建驱动因子数据集与地理时空加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而构建矿区MESCEI时间序列数据集与MESCEI指数空间序列数据集,通过数据拟合坐标系模型在直角坐标系中拟合时间累积曲线并识别曲线拐点,通过数据拟合坐标系模型在直角坐标系中拟合空间影响曲线并识别空间影响范围。本发明建立遥感反演模型并反演得到矿区生态质量指数,构建地理时空加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然后由此构建出MESCEI时间序列数据集与MESCEI指数空间序列数据集,实现了矿区生态的时间累积效应点与空间累积范围的识别,为矿区生态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3038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20659.9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草原原生植物种子库复垦露天矿排土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露天矿周围草原生态调查;原生植物种子库取样;取样痕迹修复;露天矿排土场修复;生态复垦区养护。本发明科学地查清区域生态本地情况,使用露天矿排土场外围草原的草甸作为种子库,做到复垦区与周围草原物种最大限度吻合,同时避免了很多物种只能通过天然种子库生长,无法人工培育的问题;本发明在草原草甸上取种子库后会对原位置进行简单人工干预修复,利用自然恢复力快速恢复草原植被盖度;本发明在利用草原种子库复垦排土场时,充分考虑自然恢复力,最大限度节约了土壤种子库的使用,进而减少对周围草原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5390.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国能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分布式储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获取矿区及周边地形等高线;S20:规划分布式出水设施储水区参数及重塑地貌等高线;S30:露天矿内排作业期间在非工作帮的某水平台阶构筑内排台阶储水区;S40:随着内排帮的推进,继续在上述水平台阶上构筑新的内排台阶储水区,同时将上一个内排台阶储水区构筑为地形地貌重构区储水区;S50:按照上述S40的步骤循环施工直至闭坑。通过新旧内排台阶储水区和地形地貌重构区储水区水资源的调配实现了矿井涌水充分存储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970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31139.1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植被自然恢复能力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S1,通过分析露天矿区排土场植被变化的驱动力,确定评价露天矿区排土场植被自然恢复能力的影响指标;S2,根据所述影响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露天矿区排土场植被自然恢复能力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S3,根据所述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进而为各影响指标赋权重值Wi;S4,根据各影响指标的退化度,获得各影响指标的得分Ri;S5,根据各影响指标的权重值Wi以及得分情况Ri,获得露天矿区排土场植被自然恢复能力得分值Q;S6,根据所述得分值Q,采用等间距法确定露天矿区排土场植被自然恢复能力的等级评定。该评价方法灵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