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5208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12328.4
申请日:2019-06-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烟气提水装置以及集成式电厂间接空冷塔,净烟气提水装置包括:脱硫吸收塔,其包括塔体,塔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塔体内从出风口到进风口间隔设置有至少一层填料层和至少一层喷淋层;冷凝换热器,其设置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进口与出风口连通,第一出口与烟囱连通,第二出口与澄清池连通,冷凝换热器内设置有换热单元;冷却水存储罐,其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循环管道与换热单元可进行换热。本发明提供一种净烟气提水装置以及集成式电厂间接空冷塔,通过回收、处理以及回用净烟气中的水分,降低发电过程中的消耗水量,节约用水;间接空冷塔工程造价低,使用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210138479U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20895116.4
申请日:2019-06-13
IPC分类号: B01D5/00 , B01D53/00 , F28B1/02 , C02F1/00 , C02F103/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烟气提水的硫氧化物深度脱除装置。基于烟气提水的硫氧化物深度脱除装置包括:脱硫塔用于排出脱硫烟气的排烟口;冷凝器内流动有冷却液,冷凝器内设置有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表面设置有防腐层,换热通道的底部开设有冷凝水出口,脱硫烟气中析出的冷凝水从冷凝水出口排出;水处理器包括冷凝水入口和排液口,冷凝水入口与冷凝水出口相连通,冷凝水脱硫后从排液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烟气提水的硫氧化物深度脱除装置,增加了对硫氧化物的脱除,实现脱硫烟气净化排放,避免含硫烟气在冷凝时对冷凝器产生腐蚀作用,延长冷凝器的使用寿命,对含硫冷凝水处理后有效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0563615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888802.9
申请日:2019-06-1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间接空冷塔的斜支柱,包括钢筋笼、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钢筋笼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分别从第一端和第二端插入钢筋笼内,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分别沿着第一端的周向和第二端的周向间隔分布;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插入端和第一自由端,第二支撑柱包括第二插入端和第二自由端,第一、第二插入端之间均设置有间隙,第一、第二自由端分别与塔筒和环基支墩连接;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均通过混凝土层固定在钢筋笼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间接空冷塔的斜支柱,降低施工难度,保证支撑力能够有效传递,提高间接空冷塔的结构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060285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895104.1
申请日:2019-06-1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回收冷凝水装置。烟气回收冷凝水装置包括燃煤锅炉和脱硫塔,脱硫塔的进气口与燃煤锅炉的出气口相连通;换热器内设有多个可拆卸设置的换热模块,每个换热模块的内部均设有冷却液,每个换热模块的外表面设有防腐层;多个换热模块位于换热器的进气口和换热器的出气口之间,脱硫烟气穿设过换热模块的外表面时与冷却液热交换,热交换后的脱硫烟气后从换热器的出气口排出,换热器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用于回收脱硫烟气析出的冷凝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回收冷凝水装置,减少了对冷凝器的腐蚀,延长了冷凝器的使用寿命,制冷系统模块发生损坏时,可以单独维修制冷系统模块,整个制冷系统仍正常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425090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0895117.9
申请日:2019-06-1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加热装置。风道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耐热风道,所述耐热风道包括入风口和出风口;助燃风管,所述助燃风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并连接有助燃气体,所述助燃风管的第二端延伸进所述耐热风道内,并位于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微油枪,所述微油枪包括进油端和点火端,所述进油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点火端延伸进所述助燃风管内。本实用新型提供风道加热装置,提高了对一次风的加热效果,保证加热后的一次风将煤粉加热至着火点,避免出现煤粉堆积导致的炉膛爆炸或者空预器着火的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84141.0
申请日:2023-11-07
IPC分类号: F03D17/00 , F03D9/25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级与单机协同的低效风电机组辨识方法及系统。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建立分析,通过风电机组的历史年发电量分析待测风电场是否存在场级低效问题,基于风电机组SCADA数据测算年发电量,与机组担保年发电量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低效机组。然后通过对风资源、风电机组运行时间、功率曲线、风能捕捉系统、传动系统、发电机系统等的综合分析确定低效原因,为针对性提出对应的增功提效技改措施指明方向。本发明提高了低效风电机组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便于有针对性地对风电场的机组实施技改方案,减少技改成本,快速提高风电场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7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52594.9
申请日:2020-12-24
摘要: 本发明关于风电制氢系统容量匹配方法,以电脑设备与程序进行运作,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A:采集当地制氢容量数据、风电资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步骤B:确定风机装机位置及容量数据;步骤C:日产氢量与储存容量数据匹配计算的相关数据预处理;步骤D:按照日供氢系数及存储倍数的组合进行遍历计算并获取匹配的决策参数;步骤E:根据决策参数筛选可行的容量匹配组合;步骤F:对于上述步骤E中的匹配组合参数进行供氢成本测算;步骤G:判断是否遍历完成所有组合;步骤H:对比所有匹配组合的制氢成本测算结果确定最优制氢系统容量匹配方案。实现了新能源在制氢系统产、供、储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降低制氢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71765.9
申请日:2023-11-07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6 , G06F119/02
摘要: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运行数据概率分布的风电机组特性建模用数据获取方法,本方法主要包括通过风电场SCADA数据获取不同风速下风电机组的风轮转速和桨距角变化规律两个部分,方法主要由读取SCADA数据、筛选数据、提取数据、获取概率分布、得到所需参数等几个步骤组成。本方法能通过大量的风电场运行数据,得出较为可靠的风电机组设计改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20575.7
申请日:2021-01-28
申请人: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亮亮 , 孟庆辉 , 贺瑞 , 庞亚东 , 颜士海 , 彭敏文 , 何民 , 张宇峰 , 李鹏 , 施菁华 , 吴祎琼 , 罗蓓青 , 刘然 , 程翀 , 马㭎 , 王伟刚 , 雷鸣 , 郭东锋 , 李海峰 , 孙亿 , 马东升 , 田英 , 刘舒 , 李金海 , 张丽 , 盛志宇 , 李冬 , 王童威 , 杨军 , 杨仁花 , 乔刚强 , 于瑞 , 佟景燊 , 高志华 , 田顺心 , 张月 , 施玉超 , 王建勋 , 张浩 , 方惠芬 , 张红 , 杨莉洁 , 沈彤 , 朱志强 , 刘中伟 , 片野 , 李维奇 , 马晓伟 , 陈开璇 , 魏文彬 , 张美美 , 赵东宇
摘要: 本发明关于联合构架单钢管计算长度系数确定方法,以电脑设备与程序辅助进行运作,至少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钢结构稳定计算理论建模推导单钢管计算长度系数;步骤B:根据工程实际模型筛选简化工况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步骤C:根据影响因素提取周边局部模型推导计算长度系数;步骤D:模拟实际工况建立试验模型进行构架单钢管稳定性试验;步骤E:对于所述步骤A、所述步骤B、所述步骤C、所述步骤D获取的各计算长度系数进行数据汇总以及对比分析;步骤F:根据所述步骤E中获取的分析结果调整并确定计算长度系数推荐值。使单钢管柱的稳定计算更加准确,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能最大程度节省钢材量,提升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552594.9
申请日:2020-12-24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38 , H02J15/00
摘要: 本发明关于风电制氢系统容量匹配方法,以电脑设备与程序进行运作,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A:采集当地制氢容量数据、风电资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步骤B:确定风机装机位置及容量数据;步骤C:日产氢量与储存容量数据匹配计算的相关数据预处理;步骤D:按照日供氢系数及存储倍数的组合进行遍历计算并获取匹配的决策参数;步骤E:根据决策参数筛选可行的容量匹配组合;步骤F:对于上述步骤E中的匹配组合参数进行供氢成本测算;步骤G:判断是否遍历完成所有组合;步骤H:对比所有匹配组合的制氢成本测算结果确定最优制氢系统容量匹配方案。实现了新能源在制氢系统产、供、储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降低制氢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