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7170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958684.1
申请日:2020-09-14
申请人: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多类型并联电抗器接入的输电线路的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时域电容电流和并联电抗器的二次瞬时电流;叠加时域电容电流和二次瞬时电流获得输电线路的分布式电容电流的补偿值;将将分布式电容电流的补偿值与输电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采样值带入完全补偿差动电流计算公式,获得完全补偿差动电流;将输电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采样值带入不经补偿差动电流计算公式,获得不经补偿差动电流;基于完全补偿差动电流以及预设的第一动作方程,判断是否启动完全补偿的电流差动保护;基于不经补偿差动电流以及预设的第二动作方程,判断是否启动不经补偿的电流差动保护。本发明能够提高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可靠性和动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52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10395.7
申请日:2019-11-29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在直流配电网中设置直流母线保护区、直流线路保护区,在直流母线保护区、直流线路保护区中的开关均设置保护装置,所有保护装置均通过高速通信网相连接;当差动保护正常时,采用差动保护进行故障定位,当差动保护退出时,采用基于多点方向的综合故障定位方法进行故障定位。本发明解决了直流配电网应用的网络化保护动作延时较长问题;解决了差动保护异常无法工作时,直流配电网失去后备保护的问题;解决了直流配电网过电流启动灵敏性和整定配合简易性不能同时兼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6383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1059386.2
申请日:2019-11-01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时钟自适应补偿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采用集成装置实现,集成装置分别置于纵联光纤通道两侧,且两侧集成装置之间进行交互的数据包括:外部时钟的绝对时间、外部时钟同步状态、绝对时间与采样时刻的时间差、初始行波到达时刻与采样时刻时间差;方法包括:分别计算两侧集成装置的纵联光纤通道延时,完成纵联光纤通道差动保护乒乓对时同步;在纵联光纤通道差动保护乒乓对时处于同步状态,且两侧集成装置的外部时钟也处于同步状态时,获取正常运行时两侧集成装置的乒乓对时的采样时刻偏差;基于上述正常运行时乒乓对时的采样时刻偏差,在外部同步时钟处于异常时,集成装置自动补偿采样时刻偏差,计算行波双端测距。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8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0887993.1
申请日:2019-09-19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T接线路故障双端测距方法,通过复合序分量补偿电压算法提高故障支路选区能力,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选区准确率平均提高一倍以上;当选区结果有效时,优先使用基于虚拟T端电压的双端测距算法,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均能准确测距,该测距方法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在高阻故障时也能准确测距,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测距误差平均低于2.5%。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只能用单端故障信息进行阻抗测距的场合,能有效解决现有T接线路故障测距不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81361.4
申请日:2022-05-26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提取保护安装处电气量暂态时域信息;利用电气量暂态时域信息判断故障方向特性,判断出正方向时,扩大距离保护动作范围;判断出反方向时,缩小距离保护动作范围。优点:本发明针对新能源场站或柔直送出线路距离保护动作异常问题,利用保护安装处电气量暂态时域信息判断故障方向,并自适应的采用保护范围不同的距离保护元件,保证距离保护正确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88801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976745.4
申请日:2019-10-15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保护行波测距方法,包括根据采集的工频数据、行波数据进行故障检测,判断是否进行保护启动和行波启动;响应于保护启动和行波启动,进行保护测距、根据保护选相进行行波波头时刻计算;根据本端行波波头时刻、行波参数和采集的线路对端行波波头时刻,进行行波测距;将所有测距结果进行比较,选择最优的作为最终测距结果。同时也公开了相应的装置。本发明将保护启动和行波启动进行结合,即只有两者都启动,才进行后续的测距,有效防止启动频繁触发数据存储造成有效数据覆盖;同时本发明基于保护选相进行行波测距,降低了行波测距的复杂度,提高了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8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87993.1
申请日:2019-09-19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T接线路故障双端测距方法,通过复合序分量补偿电压算法提高故障支路选区能力,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选区准确率平均提高一倍以上;当选区结果有效时,优先使用基于虚拟T端电压的双端测距算法,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均能准确测距,该测距方法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在高阻故障时也能准确测距,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测距误差平均低于2.5%。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只能用单端故障信息进行阻抗测距的场合,能有效解决现有T接线路故障测距不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0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04812.1
申请日:2022-05-31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H7/26 , H04L67/1095 , H04B10/25 , H04B10/0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式多支路差动保护同步方法及系统,预先在线路主干网全线每个节点处均安装一套差动保护装置,各差动保护装置按照链式通信方式进行连接;获取主干网全线所有节点处的差动保护装置之间的电网线路通信状态;若所有电网线路中的差动保护装置之间通信状态正常,则依据预先设置的主从机判定规则进行主从机判定,根据判定结果依据预先设置的数据同步机制进行数据同步;若在所有电网线路中存在某段线路的两端节点处的差动保护装置间的通信状态异常,则依据预先设置的通信异常处理机制进行数据同步。优点:对通道中断或异常、光纤连接错误等通信异常情况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提高中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70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958684.1
申请日:2020-09-14
申请人: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多类型并联电抗器接入的输电线路的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时域电容电流和并联电抗器的二次瞬时电流;叠加时域电容电流和二次瞬时电流获得输电线路的分布式电容电流的补偿值;将将分布式电容电流的补偿值与输电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采样值带入完全补偿差动电流计算公式,获得完全补偿差动电流;将输电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采样值带入不经补偿差动电流计算公式,获得不经补偿差动电流;基于完全补偿差动电流以及预设的第一动作方程,判断是否启动完全补偿的电流差动保护;基于不经补偿差动电流以及预设的第二动作方程,判断是否启动不经补偿的电流差动保护。本发明能够提高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可靠性和动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7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226305.7
申请日:2019-03-25
申请人: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H7/26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缩短就地化失灵保护动作时延方法,基于断路器保护和线路保护配合,通过就地化保护专网实现本站各保护装置失灵动作信号的交互,以断路器保护配置的边开关失灵联跳和优化失灵保护算法实现对输电线路本侧发生开关失灵的快速故障隔离,以线路保护配置的快速远方跳闸流程以及增加相间距离和接地距离的远跳就地判据实现对输电线路对端开关的快速切开。通过这种一整套技术方案,可以将本侧主保护动作‑失灵保护动作启动远跳线路对侧开关的时间缩短至200毫秒以内,确保不发生直流换相失败,减小交流系统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冲击,从而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