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4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01473.2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小红 , 王俊辉 , 赵晨 , 滕贤亮 , 杨合民 , 胡静 , 曹鹏 , 姜辉 , 史顺飞 , 孙海洋 , 余良辉 , 刘建平 , 朱忠斌 , 陈杰 , 俞普德 , 余谦 , 祝瑞军 , 董艳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NPC三电平变流器混合调制方法,本发明在ANPC三电平变流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采用调制方法一进行ANPC三电平变流器混合调制,实现了短换流路径换流,降低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防止开关管过压损坏,在ANPC三电平变流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采用调制方法二进行ANPC三电平变流器混合调制,均衡各开关管的损耗,降低开关管温升,通过混合调制提升了开关管使用寿命,保证ANPC三电平变流器安全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59010.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M7/5387 , H02J3/26 , H02J3/32 , H02J3/24 , G06F17/14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电容设计方法及设备,本发明首先计算当不平衡电流全部由负/零序分量产生时的负序/零分量最大值,以及正序分量最大值;其次基于正序分量最大值和负/零序分量最大值,计算各种负载特性工况下的母线总纹波电流;之后根据母线总纹波电流计算得到电容纹波电流的各种可能值,并从中筛选最大值作为直流电容纹波电流;最后对母线总纹波电流做傅里叶分解,根据分解系数计算,各种负载特性工况下电容容值,从中筛选最大值作为直流电容容值。本发明解决了三桥臂储能变流器用于三相四线制系统的电容设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72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40563.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NPC三电平变流器控制系统及其调制方法,对控制器的两路输出信号进行解码,即可得到ANPC三电平的驱动信号,不需要控制器直接输出6路控制信号,大大节省了硬件资源,降低了控制器的成本。本发明提供的调制方法在开关状态变化时均实现短换流路径切换,降低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和二极管反向恢复尖峰,防止开关管过压损坏;并确保各开关管两端电压在不同开关状态均能够有效钳位,防止因电压浮动导致的过压损坏,保证ANPC三电平变流器安全工作,提升开关管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1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57571.3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亮 , 方舟 , 郑玉平 , 王小红 , 吴在军 , 张敬昊 , 侯凯 , 滕贤亮 , 杨合民 , 周成 , 胡静 , 王俊辉 , 俞普德 , 孙海洋 , 刘建平 , 曹鹏 , 赵晨 , 朱忠斌 , 史顺飞 , 姜辉 , 陈杰 , 余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支撑微电网柔性黑启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虚拟同步机技术控制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作为黑启动微源,为孤岛微电网提供电压支撑,并将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当作主电源而跟网型储能变流器当作从电源进行协同配合。其次,提出一种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输出电压建立的柔性启动策略,以减小配电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2091.6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小红 , 孙海洋 , 王俊辉 , 滕贤亮 , 杨合民 , 胡静 , 张亦弛 , 赵晨 , 余良辉 , 朱忠斌 , 刘建平 , 曹鹏 , 史顺飞 , 姜辉 , 陈杰 , 俞普德 , 余谦 , 吴晨阳 , 王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压偏差斜率控制恢复的方法及柔性接口装置,属于新能源发电及智能微电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直流电压偏差斜率控制器使交直流柔性接口装置的模式实现自动切换;设计多端口直流系统协调控制配置方案协调配合各台接口装置;设计快速平滑恢复方法实现运行模式从定压模式到定功率模式的平滑切换。本发明通过快速平滑恢复方法解决了后备接口装置从定电压模式切换到定功率模式过程中,电压环输出功率不可控,超出机器额定功率,出现设备故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3733.7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内电势的构网型系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对系统物理模型分析,针对故障时电网电压特性,通过理论分析推导确定基于动态修正内电势的方法实现故障穿越时系统的稳态穿越与正负序无功电流支撑,该控制策略下系统内电势随电网电压波动保留了电压源运行属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由电压源转变为电流源失去构网型电压支撑属性的问题,且本控制策略设计了正负序无功电流支撑,既能通过正序无功电流抬升系统正序电压又能通过负序无功电流的注入降低系统负序电压,因此正负序无功电流支撑可以更好的支撑电网电压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8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49948.1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虚拟阻抗的构网型系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针对故障时电网电压特性,计算得到正负序有功无功电流参考值;设计正序负序虚拟阻抗,通过电气方程公式仿真得到系统实际参考电流,该控制策略保持故障穿越期间变流器以电压源模式继续运行。本发明在传统构网型控制基础上,根据电源物理模型分析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故障穿越期间可以通过修改虚拟阻抗的方式得到目标电流且保持故障穿越期间变流器以电压源模式继续运行,保证了构网属性的延续和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97242.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32 , H02M7/487 , H02M7/5395 , H02M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系统及其自适应调参方法,该系统包括储能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模块、谐振检测模块、控制驱动模块;谐振检测模块检测网侧交流电压的谐振信号反馈给有源阻尼控制模块;有源阻尼控制模块采集LCL滤波电路中电容电流并根据谐振信号实时调节反馈变量的反馈系数,控制驱动模块结合有源阻尼及其他控制环节生成PWM驱动信号。本发明根据检测的电网电压谐振信号实时改变电容电流反馈系数,将系统稳态误差和稳定裕度始终保持在合理量,以消除电网强度变化时导致的PCS并网谐振,使得PCS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2084.6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小红 , 姜辉 , 滕贤亮 , 杨合民 , 王俊辉 , 胡静 , 张亦弛 , 曹鹏 , 余谦 , 赵晨 , 余良辉 , 朱忠斌 , 孙海洋 , 刘建平 , 史顺飞 , 陈杰 , 俞普德 , 田伯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包括柜体,柜体前侧设置有前门,柜体后侧设置有后门,柜体侧边设置有侧板,与前门和后门相对的柜体内部设置有纵向的挡板,将柜体分隔为直流侧柜体和交流侧柜体,两个柜体内部设置独立的上下延伸的风道,在前门和后门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交流侧进风口和直流侧进风口,在前门和后门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交流侧出风口和直流侧出风口,在交流侧出风口和直流侧出风口处分别设置有交流侧风机和直流侧风机,所述交流侧进风口、直流侧进风口设置有进风口防护组件,所述交流侧风口和直流侧出风口设置有出风口防护组件。本发明的储能变流器防护等级更高并且可以保证高效散热,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在一些环境恶劣地区安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63328.3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系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本发明通过检测系统电压并根据电压值选择不同的系统运行模式;根据电压值和故障工况输出正负序电流标准要求,得到正负序无功电流,利用正序有功无功电流得到正序虚拟阻抗值;对正序虚拟阻抗值进行操作得到实际系统的正序有功无功参考电流,负序有功无功参考电流取自计算值直接进入电流内环计算;本发明保持了构网型电压源运行属性,不依靠电网锁相进一步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虚拟阻抗参数获取更灵活可靠,解决了传统虚拟阻抗固定参数需要根据电源参数调整的弊端;不对称故障穿越时增加了负序电流控制,通过反向负序电流支撑为整个电网系统消减负序电压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