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24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93077.8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数据聚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聚类时,首先建立居民用户日负荷曲线;其次,分解活跃时段负荷及非活跃时段负荷分量,提取特征向量对居民用户日负荷曲线进行粗聚类;再次,分别解耦气象及季节因素对居民用电行为及负荷量的影响,生成基于季节分类的用户工作日典型负荷曲线;然后,使用离散小波分解法对用户工作日典型负荷曲线进行分解,构建用户用电趋势特征和用户用电特征;最后将用户用电趋势特征和用户用电特征作为用户用电数据的聚类依据,对用电用户进行基于DDTW距离的层次聚类分析。本发明方法降低了季节及其变换对聚类的影响,规避了数据处理的插值填充问题,提升了聚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5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10482.6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6 , G01R31/367 , G01R31/389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一致性评价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首先进行电池的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建立等效电路,经拟合后得到欧姆内阻的数值,再通过局部异常因子算法计算局部可达密度来反映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样本的异常程度,最后通过对局部可达密度和局部异常因子值的分析,得出异常点数据,实现电池模组间电池单体的一致性评价。该装置包括进行电化学阻抗测试获得电池欧姆内阻值的第一模块,获取样本局部可达密度并确定局部异常因子数值的第二模块,输出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的第三模块。首先对本发明基于密度的异常因子算法,将其应用于电池的一致性评价,不仅具有准确度高和适应性强的优点,同时拓展了局部异常因子算法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36501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27553.2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配电网变流器容量配置方法,包括计算配电网互联台区直流总负荷;计算配电网互联台区交流转供总负荷;根据直流总负荷和交流转供总负荷,计算各台区变流器的基准额定容量设计值;对变流器的基准额定容量设计值进行校核,得到变流器的初始容量;考虑有功负荷增长率和无功补偿容量,得到变流器的最终容量。同时也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实现多端直流配电网变流器的容量优化设计,可确保多端直流系统能够实现直流协调控制和交流转供控制,确保系统中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的可靠供电,避免容量设计不当所造成的后期扩容和容量过剩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6501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627553.2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配电网变流器容量配置方法,包括计算配电网互联台区直流总负荷;计算配电网互联台区交流转供总负荷;根据直流总负荷和交流转供总负荷,计算各台区变流器的基准额定容量设计值;对变流器的基准额定容量设计值进行校核,得到变流器的初始容量;考虑有功负荷增长率和无功补偿容量,得到变流器的最终容量。同时也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实现多端直流配电网变流器的容量优化设计,可确保多端直流系统能够实现直流协调控制和交流转供控制,确保系统中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的可靠供电,避免容量设计不当所造成的后期扩容和容量过剩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12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1071536.4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惯量反下垂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反下垂直流电压指令根据有功功率指令和以公共直流母线电压恒定为目标设定的反下垂参数确定,同时控制有功功率和直流电压两个有功量,在有功功率指令增大时反下垂直流电压指令增大,实现抬升控制,同时引入惯量控制实现反下垂,实现各站各自的暂态功率的平衡维持,可实现公共直流母线电压恒定、实时N‑X运行、任一站无缝并网/脱网、暂态功率惯量响应、单站独立启动及控制、各站均主控制、受冲击性负荷/电源能力强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58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98167.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流系统最优能流的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能流系统中的出力成本数据以及各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数据;采用预先建立的多能流系统最优能流模型,对所述出力成本数据以及运行成本数据进行求解;获得该多能流系统的最优能流;所述多能流系统最优能流模型的输入为各发电机组的成本系数及多能流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输出为多能流系统的总成本、各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和产热量。本发明可实现电、气、热等多能源系统间的经济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13075.2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液流电池,包括筒体和分别与筒体相连的上封头、下封头,上封头上设置第一电解液入口,下封头上设置第一电解液出口,筒体上设置第二电解液入口和第二电解液出口,筒体的端部分别设置上端封和下端封,上端封和下端封分别连接有中空分离膜,中空分离膜内侧设置第一电极,中空分离膜外侧、筒体内侧设置第二电极。本发明的液流电池的电极填充密度较大,电解液与电极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电化学反应可以在电极表面更快速地进行,降低了电池的电化学极化。液流电池的管状分离膜可以使用管径很小的中空纤维膜等进行大密度填充,增大了电池内部单位体积的膜面积,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电池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464886.7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的含多能量枢纽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输入规划所需参数值、划分源/汇点、计算最大流最小割、制定规划优化方案、修正规划优化方案、输出规划优化方案等主要步骤,以解决现有规划方法中存在的模型构造不完备、求解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了规划优化方案对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升的基础保障水平。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的含多能量枢纽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64888.6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可靠性约束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方法,包括输入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所需参数值、构造协同规划主问题模型、构造检验协同规划方案电力系统运行可行性子问题模型、构造检验协同规划方案天然气系统运行可行性的子问题模型、构造检验协同规划方案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子问题模型、输出考虑可靠性约束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方案等步骤,以解决传统协同规划过程中模型构造不完备、求解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了协同规划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基本保障作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考虑可靠性约束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03657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1233438.3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B07C5/34 , G01R31/367 , G01R31/382 , G01R31/385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变化分析的锂离子电池分选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电池正负极分别与对应接口连接;将电池置入高低温测试箱中,在每个电池外表面布置热电偶,热电偶接到数据采集仪上;设置恒温A;待温度恒定所设温度后保温;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记录电池充电过程中各热电偶的温度变化情况;待电池充电完成后静置,然后对电池进行放电,记录电池充电过程中各热电偶的温度变化情况;导出、分析数据;将数据与提前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一致性要求。本发明使用温度作为锂离子电池分选的主要状态依据,工作过程中的电池老化情况、内阻变化情况等都会通过电池工作状态下产热体现出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