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2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91428.7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馆陶组储热城镇供暖系统,所述馆陶组储热城镇供暖系统包括:储热装置,储热装置包括设于馆陶组层的热井和冷井,热井和冷井形成回路;送热装置,送热装置的第一供热介质与冷井流向热井的水换热;热网装置,热网装置的第二供热介质与热井流向冷井的水换热,热网装置至储热装置的距离小于送热装置至储热装置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馆陶组储热城镇供暖系统,实现对热用户的高效、稳定供热的同时,通过馆陶组层的冷热水实现有效利用和循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储热装置相较送热装置更靠近热网装置,缩短热网装置至储热装置的距离,减少传输过程中的热损失,以使热网装置更直接、高效地利用热井中的热能,提高供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40840.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V10/82 , G06V20/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电站智能管控平台及系统,属于光伏智能制造技术领域,该平台包括:显示系统用于可视化操作和展示光伏电站状态信息;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用于对光伏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基于故障诊断模型对光伏发电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判断故障光伏组件的目标位置,联动光伏电站内的无人机巡检终端获取故障报警和定位信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故障图像进行故障识别和故障特征分析,以最终确定故障光伏组件的目标位置;智能公共管理系统用于人员管理、厂站设备资产管理、光伏电站管理以及健康度评价;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用于智能工单管理、KPI管理以及智能报表管理。本申请方案能够提高光伏电站的智能化管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27554.2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科利丰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4U20/30 , B64U20/87 , B64U10/14 , B64U1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巡检装置和无人机巡检系统,包括无人机主体(1)和保护模块。无人机主体的侧面安装有图像采集单元。保护模块连接于无人机主体的安装有图像采集单元的一侧并包括在竖向彼此间隔相对地设置于图像采集单元的上、下两侧的上挡板(5)和下挡板(7),以及滑动安装于上挡板和下挡板上并能够在无人机主体相对水平面倾斜时滑动至上挡板和下挡板的边缘位置的滑动板(6)。该滑动板可以在无人机主体一侧形成保护结构,从而在无人机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图像采集单元不受损坏。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巡检装置具备防侧面撞击能力,且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率更低且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222691682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1392541.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萨纳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光伏板清灰装置,包括机架、自动行走机构、夹紧机构、洗刷机构和冲洗机构,机架上安装有自动行走机构,自动行走机构包括:转轴、第一滚轮、第一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转轴转动连接于机架的下侧,转轴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滚轮,第一电机固定于机架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于从动轮传动连接,从动轮安装于转轴上,机架的下侧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一个夹紧机构,机架的后端安装有洗刷机构,机架的前端安装有冲洗机构。本实用新型自动在光伏板上移动清灰,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222691628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1392522.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萨纳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S20/00 , F24S25/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支架,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支柱,所述混凝土支柱的顶部开凿有钢筋槽,所述钢筋槽的内部插设有加强钢筋一,所述加强钢筋一顶部延伸至钢筋槽的外部,所述混凝土支柱位于加强钢筋一顶部的位置浇筑浇筑块一,螺杆、加强钢筋三、加强钢筋二和加强钢筋一形成一体,加强钢筋三通过浇筑块三与混凝土支柱稳定连接在一起,加强钢筋二通过浇筑块二与混凝土支柱稳定连接在一起,加强钢筋一的一端通过浇筑块一、另一端通过插入到钢筋槽内而与混凝土支柱稳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螺杆与螺帽的搭配可与抱箍进行稳定且持久的连接,该整体不会因为湿气的侵蚀而与混凝土支柱分离,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