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76867.0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运行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的综合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建立的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的发用电决策模型,获取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的发用电决策方案;利用所述发用电决策方案控制所述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其中,所述预先建立的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的发用电决策模型包括:以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的发用电决策期望效用最大为目标的目标函数,以及针对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的约束条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利用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气电转换设备降低风电场的效用风险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72755.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6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铁行业精炼炉的能耗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精炼炉的参数;基于所述参数和预先构建时间模型得到精炼时长;基于所述精炼时长和所述参数结合预先构建的精炼炉能耗模型得到所述精炼炉的运行能耗;其中,所述精炼炉能耗模型是由历史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保温系数,乘以各时段的能耗得到;所述时间模型是由精炼规划时长减去升温和降温时长以及停炉时长得到。本发明采用了时间模型和精炼炉能耗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的计算了精炼炉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249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484033.4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需求响应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群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集中搭载基站数量在区域内的通信基站中确定集中搭载基站,并将区域内移动终端搭载至其对应的集中搭载基站;将区域内各集中搭载基站的信号传输功率输入至预先构建的通信基站群需求响应调控模型,求解所述预先构建的通信基站群需求响应调控模型,获取区域内集中搭载基站以外的通信基站的需求响应调控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充分发掘通信基站的能源调控潜力,将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按照一定的调控方法进行聚类集中挂载,将剩余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参与需求响应,在保证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可以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466604.1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炼钢企业负荷的电能能耗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炼钢企业的转炉精炼阶段各影响因素值;基于所述各影响因素值带入预先构建的电能能耗调节模型中,得到所述转炉精炼的电能能耗值;其中,所述电能能耗调节模型是基于电能能耗最小为目标,并由精炼中各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约束条件构建的。本发明此案有预先构建的电能能耗调节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预估精炼炉的电能能耗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0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78296.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54 , F24F11/70 , F24F11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空调负荷的分布式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将各空调负荷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建立空调负荷调控的控制与通信架构;然后计算空调负荷的负荷调控容量,通过一致性算法计算平均负荷调控容量,获取每个空调负荷关于负荷调控量的加权决策变量,依据加权决策变量以分布式方法求出每个空调负荷各自的负荷调控功率,从而依据负荷调控功率计算空调负荷的实际运行功率,依据空调负荷的实际运行功率对每个空调负荷进行分布式调控。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用户设定的温度范围和实际温度确定空调负荷调控任务的分配,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均匀利用空调负荷调控资源,实现了空调负荷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60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55389.8
申请日:2020-12-24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K9/62 , G06N3/00 , G06N3/04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暖通空调最优设定温度获取方法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结合楼宇物理仿真模型和基于ANN的数据驱动,构建楼宇HVAC动态特性模型;以所述楼宇HVAC动态特性模型作为约束,构建考虑能耗和人员舒适度的设定温度优化模型,采用群体智能算法求解获得暖通空调最优设定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方便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10652.X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14 , B60L53/60 ,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Q30/018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基于V2B技术的智能楼宇分布式能源管理方法,基于一种基于V2B技术的智能楼宇,通过设置电动汽车的电碳双重激励机制、建立考虑蓄热特性的智能楼宇虚拟储能模型、建立智能楼宇分布式能源管理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求解,最终输出运行成本及各机组出力计划。本发明的将电价与碳交易基价相结合,建立电动汽车电碳双重激励机制,激励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促进新能源消纳,减少了电网高峰时刻用电负担;且本发明将楼宇空调抽象成虚拟储能,建立考虑蓄热特性的智能楼宇虚拟储能模型,充分调动楼宇空调参与调控,促进负荷转移,进一步减少了电网高峰时刻用电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1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14551.8
申请日:2024-06-04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负荷图谱的需求侧资源池构建方法,构建需求侧资源的负荷图谱,利用高斯核卷积计算,计算负荷图谱差分极值,从而减小负荷随机性波动或者采集数据误差所带来的扰动。计算负荷图谱的主优势方向向量和次优势方向向量,对比标杆需求侧资源负荷图谱,根据其匹配特征点数量,对该需求侧资源是否入库优先级进行排序,最终优选资源构建需求侧资源池。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需求侧资源建模过程物理模型的精度要求,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提取难以准确建模的因素,从而更好地进行需求侧资源库遴选和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72945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99991.0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虚拟电厂的基于密值的公私钥交叉签名方法,包括:由多个边缘计算服务器组成的区块链网络和密钥生成中心,每个边缘计算服务器存储区块链的副本参与区块链的共识过程和账本过程,并向其附近的用户和边缘设备提供公钥查询服务;密钥生成中心生成系统参数信息并将其上传到区块链并为客户端和边缘设备生成部分私钥;当用户通过客户端向密钥生成中心(KGC)发送请求,为自己生成部分私钥,并将其公钥和用户标识上传到区块链网络。客户必须是合法存在的实体。本发明在公钥生成过程中加入了双线性对操作,并在系统参数生成过程加入密值,用户间拟定合同后分别使用不同的加密方式进行数字签名,以解决合同文件在网络流转过程中可能被篡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10557.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5G的用电负荷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在控制装置箱体内分别设置有230M无线收发信机模块、串口服务器、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国网加密模块、电源模块和面板集控处理单元,230M无线收发信机模块与设置在箱体后面板的230M天线接口信号联通,且该230M无线收发信机模块还与串口服务器、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和面板集控处理单元信号联通;串口服务器与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信号联通;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与国网加密模块及面板集控处理单元信号联通;电源模块供电;面板集控处理单元与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及230M无线收发信机模块信号联通,且该面板集控处理单元与箱体正面外部的接口及功能显示组件联通并交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