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35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28754.2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恒能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璞能电力科技工程分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绝缘拉杆微缺陷检测的指纹数据库构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绝缘拉杆在高压激励下的输出的光脉冲;步骤S2:基于获取的光脉冲,得到光电联合时域信息;步骤S3:将光电联合时域信息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光电联合频域信息;步骤S4:根据光电联合时域信息提取时域特征指纹参数,根据光电联合频域信息得到频域特征指纹参数;步骤S5:分别确定各特征指纹参数的敏感性,并基于敏感性取大原则,提取部分特征指纹参数作为高敏感特征指纹参数;步骤S6:基于高敏感特征指纹参数的数值和其对应的缺陷等级建立指纹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以基于更小的样本量实现,更具实用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24158.7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恒能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璞能电力科技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子计数的GIS绝缘拉杆微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测试电源和无局放变压器,还包括测量电极、光子计数模块和上位机,无局放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测试电源,待测试的绝缘拉杆位于测量电极中,且输入端经由测量电极连接至局放变压器的输出端,光子计数模块的输入端对准测量电极内的绝缘拉杆,输出端连接至上位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光子计数来检测绝缘拉杆的缺陷,相比于传统的视觉和超声波的检测手段,具有更加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1551789.6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相关性的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方法,在离线阶段将经过预处理的电网数据作为训练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在在线阶段,通过测试集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得到合成的节点电压幅值样本,然后采用基于最大信息系数的最大生成树算法进行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得到配电网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对表示配电网拓扑结构中的一条边,作为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结果。本发明采用神经网络建立节点电压幅值与节点注入功率间的关系,并提出基于最大信息系数的最大生成树算法进行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2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10493115.4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充电站为关键节点的区域能源综合体虚拟聚合系统及方法,基于电力物联网架构,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架构层,分为八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运行状态管理模块、分布式发电设备出力预测模块、充电站负荷预测模块、运行计划制定模块、实时调度优化模块、内部交易平台模块、外部交易平台模块。本发明减小充电负荷对电网造成的负面影响,节省配电网络升级扩容的费用;充分消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提供网联分布式储能租用服务,以及系统中的预测模块及调度模块,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弃风弃光率;在信息流层面对能源进行管理,有利于能源综合体的成本控制;应用情形更加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528980.2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楼宇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基于V2B的单个电动汽车充放电过程模型,构建电动汽车相关约束;建立电动汽车价格激励模型,获得电动汽车参与楼宇综合调控的响应度;建立温控负荷模型,构建温控负荷相关约束;建立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型,构建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约束;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相关约束、温控负荷相关约束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约束,建立最大需量约束;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参与调控的响应度以及最大需量约束,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楼宇的月度需量阈值,同时通过空调节能和光伏利用等措施,显著降低楼宇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05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492940.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商的电动汽车参与受端电网低谷调峰需求响应调控方法。聚合商将来自电网运营商的低谷调峰需求响应邀约下发至电动汽车,根据EV的参与情况将其划分为灵活性EV负荷和非灵活性EV负荷,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从历史充电数据提取出EV的典型充电模式用于EV负荷预测。电网运营商基于负荷预测数据,建立考虑电动汽车参与低谷调峰需求响应的滚动机组组合模型,确定机组发电计划和需求响应资源调度计划。本发明的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充分考虑用户意愿和电网需求,有效协调和最大化了双方利益,并通过聚类分析提高了资源调度效率。本发明能有效激励电动汽车积极参与低谷调峰,降低受端电网低谷调峰压力,减少电网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48471.2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398 , G06K9/62
Abstract: 一种基于XGBoost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光伏组件等效电路模型,根据模型建立光伏组件基本电流方程后分析光照强度、温度对光伏组件内部参数的影响,得到组件伏安特性曲线随光照强度、温度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程度下的光伏阵列故障对应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情况,选取、构建反映不同故障特性的特征量,作为故障诊断的输入向量;然后建立光伏阵列仿真模型以模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故障,通过调节光照强度、温度获取伏安特性曲线,读取、构建故障特征量,建立光伏阵列故障数据集,用于在离线阶段训练基于XGBoost算法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最后在在线阶段采用训练后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融合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故障的光伏阵列故障特征量、光照强度、温度,通过极限梯度提升决策树得到光伏阵列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93115.4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充电站为关键节点的区域能源综合体虚拟聚合系统及方法,基于电力物联网架构,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架构层,分为八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运行状态管理模块、分布式发电设备出力预测模块、充电站负荷预测模块、运行计划制定模块、实时调度优化模块、内部交易平台模块、外部交易平台模块。本发明减小充电负荷对电网造成的负面影响,节省配电网络升级扩容的费用;充分消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提供网联分布式储能租用服务,以及系统中的预测模块及调度模块,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弃风弃光率;在信息流层面对能源进行管理,有利于能源综合体的成本控制;应用情形更加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183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95738.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港口岸电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处理器、命令接收数据发送器、规约解析模块、前置系统缓存器、前置界面展示服务器和终端机,所述前置系统缓存器连接通讯链路管理服务器、前置工况维护服务器和内存管理模块,所述内存管理模块连接历史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通过不同部分的主控系统采集的港口岸电系统的电气数据、港口环境参数等数据,采用统一缓存,规约分立的方法实现所有数据的统一采集,方便数据统一处理,有利于对岸电系统的整体进行监控,全面把握岸电系统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99461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97961.0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岸电无缝并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电网并网条件,如果电网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则按照船载负荷情况实施并网过程;如果电网处于高峰状态对功率进行限值,则对船载进行负荷调控再进行并网;S2、完成并网物理连接,船岸通过系统控制器进行同期并网;S3、待并网稳定运行后,岸电系统向船载电力系统发送停机指令,船载电源在收到停机指令后逐步停止发电机;S4、待船载电源停止后,岸电电源对冲击性负荷进行解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基于柔性并网与负荷调控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并网过程,实现了船岸无缝并网,减少并网过程船载负荷对电网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