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6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46665.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B17/00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备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于手车式断路器的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一种面向于手车式断路器的状态监测系统,包括:接触距离数据获取模块、校正模块和状态监测模块。本发明通过在手车式断路器中动触头侧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实现对触头之间距离的测量,进而对触头之间的接触状态进行判断,无需定期对断路器进行解体维修,实现对手车式断路器状态的在线监测,提升手车式断路器的运行可靠性;并且根据当前环境条件对超声波传感器获取的接触距离数据进行校正,能够提升手车式断路器在线监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1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1910669867.9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靠型断路器防跳试验专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其中专用工具包括分闸插头、合闸插头、公共插头和开关;开关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公共插头连接在第一接线端子上,分闸插头与合闸插头并联在第二接线端子上。试验时将分闸插头、合闸插头和公共插头分别插入与分闸端子、合闸端子和正电端子,断路器分位状态下闭合开关进行试验;各插头与对应端子连接可靠,连接后无需手扶,避免了因手晃动造成合闸信号中断进而造成试验失败,从而提高了防跳试验成功率;此外,利用本申请专用工具进行防跳试验,单人即可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40848.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6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次电缆的校线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该系统中,二次电缆的第一端与第一校线装置的第一接线模块连接,二次电缆的第二端与第二校线装置的第二接线模块连接;第一校线装置,用于在第一校线装置的第一输出电压按钮被触发后,根据预先设置的序号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对二次电缆的各个线芯输出与各自线芯序号对应的电压;第二校线装置,用于在第二校线装置的第一电压测试按钮被触发后,对二次电缆各个线芯的电压进行检测,得到各个线芯对应的电压时变信号,通过预先训练的信号识别模型,得到各个线芯对应的预测序号,根据各个线芯对应的预测序号以及线芯序号,得到校线结果,该系统能够提高校线效率以及正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17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69867.9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靠型断路器防跳试验专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其中专用工具包括分闸插头、合闸插头、公共插头和开关;开关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公共插头连接在第一接线端子上,分闸插头与合闸插头并联在第二接线端子上。试验时将分闸插头、合闸插头和公共插头分别插入与分闸端子、合闸端子和正电端子,断路器分位状态下闭合开关进行试验;各插头与对应端子连接可靠,连接后无需手扶,避免了因手晃动造成合闸信号中断进而造成试验失败,从而提高了防跳试验成功率;此外,利用本申请专用工具进行防跳试验,单人即可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0376610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1167382.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靠型断路器防跳试验专用工具,包括分闸插头、合闸插头、公共插头和开关;开关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公共插头连接在第一接线端子上,分闸插头与合闸插头并联在第二接线端子上。试验时将分闸插头、合闸插头和公共插头分别插入与分闸端子、合闸端子和正电端子,断路器分位状态下闭合开关进行试验;各插头与对应端子连接可靠,连接后无需手扶,避免了因手晃动造成合闸信号中断进而造成试验失败,从而提高了防跳试验成功率;此外,利用本申请专用工具进行防跳试验,单人即可操作,降低人工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