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54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85294.6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面向风电场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方法包括构建计算振荡阻尼信号的模型,根据振荡情况实时计算阻尼信号,用于抑制振荡,计算A、B、C三相的优化控制参数,当电压信号中的次同步分量较高时,优化控制参数,提高抑制效果,本方法考虑了不同电压电流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控制器参数的设计,满足了大部分的应用场景的需要,同时,本方法通过优化控制参数,从而克服了电流或电压中的振荡分量发生变化时,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电流往往无法达到最优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1257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20673.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次调频装置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能源一次调频装置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借助在仿真环境,对新能源一次调频装置调节指令在新能源发电设备的频率和有功功率进行测试和判断,能够满足事前检测的目的,如检测到被试设备性能较差,可以在事前对其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给采购提供了可靠数据;同时,在进行测试和判断时,通过得到的频率和有功功率,确定电量贡献率和电力贡献率;并通过电量贡献率与电力贡献率的加权平均值,得到一次调频越过死区动作期间的平均贡献率;根据电量贡献率、电力贡献率以及加权平均贡献率,进行新能源调频事件的合格性判断,对电量和有功出力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提高了性能判断的精度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1577.9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 G06F17/16 , G06F17/15 , H02J3/38 , H02M7/5387 , H02M7/5395 , G01R27/08 , G01R27/04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并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及变流器不同同步方式的阻抗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本方案通过构建不同同步方式变流器小信号传递关系模型,可获取不同同步方式变流器的通用阻抗,能够反映不同同步方式并网变流器阻抗各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可以用于分析不同同步方式并网变流器的宽频振荡差异性来源,为并网变流器的设计优化提供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35103.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校准的电压穿越控制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运行参数;通过电压穿越控制仿真模型,得到响应结果;其中,电压穿越控制仿真模型的相关参数通过参数辨识方法得到,且用于所述参数辨识的测试数据转换到霍夫空间后,将霍夫空间离散化为多个子空间,将离散子空间中交点数最多的子空间作为目标子空间,并将目标子空间外的其它子空间中的测试数据作为误差点,进行剔除或修正。可直观快速筛选出适用于曲线拟合的规范化数据,且解决了人眼观察的方式去除数据效率低下且存在误删正确数据点的问题,从而使得用于新能源实测建模参数辨识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地拟合出正确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2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3323.7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阻尼控制特性的分析方法,本发明构建了含发电机与DPF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数学模型,进而推导出对应的线性化状态方程。基于对状态方程的分析可知:(1)通过调节DPFC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角,可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2)DPFC工作在容性状态时可使系统阻尼增大。基于本发明的分析方法,挖掘了DPFC对电力系统的调控功能,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调控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5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28709.2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1R31/08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低电压穿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的低电压穿越电压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电网电压信号;对所获取的电网电压分别进行分帧采样处理,构造与电网电压信号相对应的自相关函数,得到每一帧电网电压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序列;根据所得到的每一帧电网电压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序列,构造电网电压信号的自相关序列矢量;计算不同电网电压信号的自相关序列矢量的夹角;根据所述夹角的余弦、电压突变判据和预设的语音端点检测模型,完成电压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38838.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及系统,获取线路的电压、有功功率和线路参数,并计算线路的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获取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值、空载电流百分值和运行视在功率,并计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基于线路的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以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计算风电场需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其中,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为线路的无功损耗以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之和;感性无功补偿容量为线路的充电功率之和。减少了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影响,提高了风电接入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5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20673.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次调频装置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能源一次调频装置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借助在仿真环境,对新能源一次调频装置调节指令在新能源发电设备的频率和有功功率进行测试和判断,能够满足事前检测的目的,如检测到被试设备性能较差,可以在事前对其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给采购提供了可靠数据;同时,在进行测试和判断时,通过得到的频率和有功功率,确定电量贡献率和电力贡献率;并通过电量贡献率与电力贡献率的加权平均值,得到一次调频越过死区动作期间的平均贡献率;根据电量贡献率、电力贡献率以及加权平均贡献率,进行新能源调频事件的合格性判断,对电量和有功出力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提高了性能判断的精度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6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338838.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及系统,获取线路的电压、有功功率和线路参数,并计算线路的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获取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值、空载电流百分值和运行视在功率,并计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基于线路的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以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计算风电场需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其中,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为线路的无功损耗以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之和;感性无功补偿容量为线路的充电功率之和。减少了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影响,提高了风电接入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37169.9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50/06 , H02J3/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冶金企业负荷调节能力分析预测设备,包括: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冶金企业工艺流程,确定冶金企业工艺流程中所使用的用电设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冶金企业工艺流程中各用电设备的设备信息、电力市场需求响应信息、企业生产耗能信息和企业仓储容量信息;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训练数据,以冶金企业参与调峰时的目标要求为目标函数,以设备功率上下限约束、调节频率约束、总耗电量约束和仓储约束为约束条件,构建负荷优化模型;模型求解模块,用于对负荷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后的冶金企业的产线在各时段的用电负荷与各设备的功率调节报表。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冶金企业的能源成本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