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距离测量仪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7173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60096.3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距离测量仪,该安全距离测量仪包括标杆和设置在标杆的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标杆上设置有标明长度的刻度线,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可滑动地设置在标杆上。使用前,提前查询相关电力设施的安全距离,依照标杆上的刻度线推动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使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之间的距离等于安全距离。在测量安全距离时,直接拿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比对相关电力设施之间的距离就能确定相关电力设施是否满足安全距离,可靠准确。

    安全带栓挂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4038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74678.9

    申请日:2016-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35/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带栓挂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栓挂部;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设置在基座的第一端;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的第二端,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在基座的同一侧;锁紧部,锁紧部穿设在基座上,并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电力检维修作业时,由于电力检维修高空作业时安全带不易栓挂固定的问题。

    安全距离测量仪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38388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975676.2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距离测量仪,该安全距离测量仪包括标杆和设置在标杆的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标杆上设置有标明长度的刻度线,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可滑动地设置在标杆上。使用前,提前查询相关电力设施的安全距离,依照标杆上的刻度线推动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使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之间的距离等于安全距离。在测量安全距离时,直接拿第一游标和第二游标比对相关电力设施之间的距离就能确定相关电力设施是否满足安全距离,可靠准确。

    接地线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30020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448309.2

    申请日:2014-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地线。该接地线包括:地线主体,地线主体包括导线和绝缘保护层,绝缘保护层包裹在导线外;地线接头,地线接头可拆卸地连接在地线主体上,并与导线电连通;地线连接部,地线连接部连接在地线主体与地线接头之间,且与导线电连通。该接地线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适用性强。

    电压互感器二次断线自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1852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06893.0

    申请日:201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压互感器二次断线自投装置。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通过第一组自动开关输出二次电压信号,二次断线自投装置包括:第二组自动开关、断线判断装置、以及第一可控开关,其中,第二组自动开关的第一端直接连接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该第二组自动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关触点连接一组自动开关的第二端;断线判断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组自动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一组自动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断线判断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断线判断装置用于向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输出闭合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关触点的控制信号。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时投入备用线路,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发电系统及其储能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6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37016.X

    申请日:201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系统及其储能控制装置。该发电系统储能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监控装置,连接至蓄电池,用于提供所述蓄电池的监控信息;以及储能装置控制电路,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蓄电池监控装置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CAN总线接收所述蓄电池的监控信息,并根据所述蓄电池的监控信息对所述蓄电池进行控制。通过本发明,通过采用蓄电池监控装置,能够使得发电系统中蓄电池的充放电得到合理控制,进而达到了延长蓄电池寿命和提高蓄电池充放电性能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