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7764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410616037.7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自贡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3/32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命体触电特征识别的漏电保护器及其漏电保护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保护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电网线路总剩余电流和线路电压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识别出漏电信号并发出断电控制命令,保护单元用于接收断电控制命令后切断电网线路。漏电保护方法包括采集总剩余电流和线路电压;均匀采样;计算总剩余电流变化矢量;计算复阻抗;求取阻抗半圆圆心和半径;求取频散系数和阻抗特征频率和判定是否发生生命体触电的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依赖于剩余电流幅值或其变化量大于整定值。当识别到生命体触电特征,能立即动作,具有理想的保护运行特性,特别适用于低压配电网三相四线制线路的末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437764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16037.7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自贡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3/32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命体触电特征识别的漏电保护器及其漏电保护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保护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电网线路总剩余电流和线路电压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识别出漏电信号并发出断电控制命令,保护单元用于接收断电控制命令后切断电网线路。漏电保护方法包括采集总剩余电流和线路电压;均匀采样;计算总剩余电流变化矢量;计算复阻抗;求取阻抗半圆圆心和半径;求取频散系数和阻抗特征频率和判定是否发生生命体触电的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依赖于剩余电流幅值或其变化量大于整定值。当识别到生命体触电特征,能立即动作,具有理想的保护运行特性,特别适用于低压配电网三相四线制线路的末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76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12510.5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相位跳变的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方法。该方法:首先,改进电压跌落发生装置,确定电压跌落规格;进行短路容量测试,确定接入系统的限流电抗Xsr的阻值;调节改进的电压跌落发生装置中短路阻抗Zsc电阻值和电抗值,在测试点产生测试需要的电压跌落规格,并测试电压跌落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步骤S3中的测试电压规格,进行空载测试和负载测试;测试完成后,汇总测试和评估结果。本发明可更严格的评估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使通过了低电压穿越测试的风电机组不会因为电网故障时相位跳变的影响出现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2915515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47364.5
申请日:2012-11-10
Applicant: 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公司 , 四川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连锁性故障识别和风险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历史故障信息,确定电网预想事故集,确定连锁性故障传播和演化机制,确定电网连锁性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测度值,建立连锁性故障识别和风险评估模型。根据电网连锁性故障的实际物理传播过程和数学属性,由可信性理论建立了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可信性测度和总负荷损失,并由模糊模拟方法和潮流计算进行求解,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的仿真精度和抽样次数之间的矛盾。通过对WSCC 9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鲁棒性,对样本依赖小,该方法对电网预防大面积停电事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3851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86202.4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及平均放电率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智能充电装置收集入网的EV信息,并对EV信息进行处理和筛选,得到可调度车辆信息;S2、建立第一阶段优化模型;S3、根据第一阶段优化模型及其约束条件,得到优化的支付成本和平均放电率指标;S4、将优化的支付成本和平均放电率指标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第二阶段优化模型;S5、通过集群代理商收集电网信息和可调度车辆信息,并将其输入第二阶段优化模型进行调度优化,实现EV车辆的调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只针对电网或用户侧需求进行充放电调度,且未深入考虑电动汽车进行充放电安排时对电池的损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58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248382.9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畸变功率的谐波源识别和责任分摊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测量公共联接点,即PCC点处系统和该处所有用户的相关物理量;步骤S2:计算PCC点处的谐波畸变功率DH;步骤S3:判断PCC点处的污染程度;步骤S4:计算PCC点处各个用户的谐波畸变功率;步骤S5:多次计算后确定用户应该承担的责任。本发明是目前唯一利用畸变功率量化谐波责任的专有技术,避免了现有方法所需谐波阻抗估计,准确度更高,可操作性更强,并与智能电网中大量采用的智能电表结合,更适合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5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48382.9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畸变功率的谐波源识别和责任分摊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测量公共联接点,即PCC点处系统和该处所有用户的相关物理量;步骤S2:计算PCC点处的谐波畸变功率DH;步骤S3:判断PCC点处的污染程度;步骤S4:计算PCC点处各个用户的谐波畸变功率;步骤S5:多次计算后确定用户应该承担的责任。本发明是目前唯一利用畸变功率量化谐波责任的专有技术,避免了现有方法所需谐波阻抗估计,准确度更高,可操作性更强,并与智能电网中大量采用的智能电表结合,更适合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3851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586202.4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及平均放电率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智能充电装置收集入网的EV信息,并对EV信息进行处理和筛选,得到可调度车辆信息;S2、建立第一阶段优化模型;S3、根据第一阶段优化模型及其约束条件,得到优化的支付成本和平均放电率指标;S4、将优化的支付成本和平均放电率指标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第二阶段优化模型;S5、通过集群代理商收集电网信息和可调度车辆信息,并将其输入第二阶段优化模型进行调度优化,实现EV车辆的调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只针对电网或用户侧需求进行充放电调度,且未深入考虑电动汽车进行充放电安排时对电池的损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550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431041.7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公司 , 四川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法,利用零序电压瞬时值和瞬时突变值作为识别方案启动判据,当其中任意值越限时启动识别流程,根据信号突变点确定突变时刻,并计算确定信号突变点前后一个周波的零序电压和三相电压有效值并计算出其变化量;当且仅当零序电压变化量和各相电压变化量同时满足各判据条件时判定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本发明利用电压变化量进行识别,可以反映系统状态的突变,采用“低阈值”方案可使在高阻抗故障时能灵敏启动,采用零序电压和三相电压的“多判据”方案,保证了方法的可靠性高。本方法具有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1785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56028.8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端制造企业优质电力增溢价值的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优质电力指标PPI和企业风险规避心理确定优质电力带来的效用PPU;步骤S2:确定企业用电效用的可测部分PU;步骤S3:根据企业支付意愿WTP确定优质电力增溢价值PPV模型。本发明基于效用理论和增溢价值理论对高端制造企业优质电力增溢价值进行量化,考虑企业损失规避心理,将用电效用分为可测部分和不可测部分,刻画高端制造企业对优质电力的感知效用,结合企业的支付意愿,量化高端制造企业优质电力增溢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