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9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9411.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50/08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供能系统智能调控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通过基于建立系统长时和中时仿真模型,实现多目标权衡下的参数匹配优化,进而模拟小时时间步长下的系统能效水平,对比既有建筑负荷的能耗模拟结果,分析系统的能源供需匹配特性和合理的运行策略。将研究控制模型应用于小型基建项目中,对比应用前后典型设备运行参数及能耗参数,设备能效水平及碳排放量,建立能效水平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提出综合评价指标,合理评价建筑改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17443.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参数化平台的公共建筑电能替代碳排放潜力测算方法,基于公共建筑基本信息、用能信息的录入,结合建筑能耗标准,能源碳排放因子,可计算公共建筑的碳排放,基于对电能替代技术的梳理,提出了几种典型电能替代技术,构建了不同类型建筑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并结合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将不同空调系统形式、电能替代的措施、节能改造程度参数化后引入计算模型,量化了此类抽象因素对建筑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适用于不同场景下建筑碳排放量的预测研究,有效提高了碳排放预测模型的精度。可预测未来公共建筑面积及碳排放情况及电能替代碳排放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17419.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可再生能源电能替代能源系统减排预测方法,基于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方式的分析,结合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及,储能技术及装备、能源安全控制技术、经济性成本分析等要素,在考虑热泵等作为核心部件提升系统能效和提高保障性的前提下,结合建筑本体的用能分析,重点对建筑光伏的产能特性,电能替代方案及相应的减排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建筑可再生能与综合利用电能替代系统进行综合评判。同时本发明的方法流程通过参数化程序建立建筑几何形体与光伏产能计算结果相互反馈,并通过热泵+储能模块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解决了既有建筑增装光伏、清洁供暖等对配电系统产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17432.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低能耗建筑的建筑电能替代碳排放潜力测算方法,通过获取建筑改造前的能耗数据,并计算改造前的建筑碳排放量;根据改造前建筑的特点,构建低能耗建筑,使用低能耗建筑替代改造前的建筑;采集低能耗建筑的参数,根据参数构建建筑年光伏消纳模型;根据改造前的建筑碳排放量以及建筑年光伏消纳模型,计算得到电替代节能减排量。本发明实现了在改造建筑有限数据和有限的运行时间的情况下,对建筑能耗潜力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7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72830.0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博文 , 赵滨滨 , 李舒扬 , 张迅达 , 周晨曦 , 贺春 , 刘宝成 , 张弛 , 付保军 , 李维博 , 王伟 , 孙成 , 王汉良 , 彭晟 , 陈刚 , 费烨 , 张波 , 王岗 , 邓大上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集成式多功能检测系统及方法,通过集合交直流工频耐压系统、谐振耐压系统、高低温环境试验箱、低压测量仪表和高精密电压电桥,能够实现额定电压24kV、容量500kvar及以下滤波型、并联型、串联型等多类电容器单元的综合检测试验,其功能包括低压电容量测量、端子间耐压试验、端子对外壳交流耐压试验、内部放电器件试验、内部熔丝的放电试验、短路放电试验、内部熔丝隔离试验、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δ)测量、高温下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δ)测量、放电器件测量等试验项目,进行结果自动判别,重点突出电容器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电容器的电容量异常和电容器是否存在受潮导致的高低温条件下损耗角正切(tanδ)异常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703203.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触头压紧力检测方法,步骤一、隔离开关触头安装时,先将至少两片传感器置于静触头上导电接触部位,传感器的电极接头露出与检测装置连接,步骤二、安装动触头,保证合闸后传感器紧密夹于接触位置;步骤三、合闸,连接检测装置,观察压紧力值是否介于合格区间压紧力不合格则调整触头,确保装置显示压紧力处于合格区间。本发明在隔离开关安装时紧密贴于静触头接触面,在安装动触头时可实时监测压紧力大小,用以调整安装工艺,衡量是否合格,有效地防止了因发热而造成开关失效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5077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28236.1
申请日:2022-06-25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梅花触头夹紧力测试装置,外壳上间隔均布安装有伸缩夹,伸缩夹的后端均连接有微型气缸,可调螺杆的端部与微型气缸连接,梅花触头外侧的弹簧与夹头接触,夹头的两侧均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的电磁铁伸缩杆端部压紧所述弹簧,弹簧内壁上贴制有压力传感片;压力传感片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器,微型气缸通过导线连接至伸缩夹提拉按钮及伸缩夹回放按钮,所述电磁铁通过电源导线连接至所述弹簧夹紧按钮及弹簧放松按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梅花触头夹紧力测试方法。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不仅可以测量梅花触头夹紧力,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损伤梅花触头表面的镀银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37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455489.7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架空输电线路高耸杆塔的风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1、构建风特征模型的风速序列,看作是在恒定的平均风速之上叠加随机波动的湍流风速;2、将湍流风速简化为水平风速、风向的快速波动;3、将随机湍流风速设为一个零均值白噪声激励线性系统引起的响应,构建湍流风速功率谱模型;4、选取最近似风速湍流功率谱密度的单侧Kaimal谱来描述高耸杆塔的湍流风速功率谱,构建单侧Kaimal谱模型;5、简化步骤4中模型;6、联立步骤3和4中的模型,拟合出系统传递函数;7、将系统传递函数代入步骤3,获得随机湍流风速;8、将随机湍流风速代入步骤1,得到短期风特征模型。本方法构建的模型反映了高耸杆塔所受的短期风速变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18019.4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敞开式变电站局部放电定位误差补偿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两支特高频天线、三维电子罗盘、信号调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分析终端;该方法包括:根据两支特高频天线尺寸和采样率建立局部放电定位数学模型;建立多组基于采样误差的误差分布模型;进行局部放电检测,获得天线阵列的偏向角;建立误差方程组;依据不同角度对应的误差权重,进行方程组求解,获得准确的局部放电源方位角。本发明采用双天线阵列对局部放电方位角定位误差进行定量分析,获得量化的时延误差导致的定位方位角误差,并利用量化误差进行方位角误差的补偿,在不增加硬件系统复杂程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局部放电定位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051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397157.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塔材组织的现场智能打磨方法,⑴对塔材表面进行粗磨;⑵传感器与被磨制的塔材表面相接触,驱动电路驱动传感器在塔材表面移动,并输出一个信号;⑶经放大整流电路进行放大、相敏检波后,获得表示传感器位移大小和方向的电信号;⑷单片机对电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并与预设砂纸型号对应的粗糙度进行比较,当送入的信号小于预设值时,单片机输出信号,驱动显示屏亮;当输入的信号大于预设值时,单片机不输出信号;⑸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砂纸,进行粗磨或者下一步精磨。本发明实现了在役输电铁塔、避雷针塔塔材组织的现场智能打磨,为后续的抛光、侵蚀、现场高倍观察照相或者金相复膜步骤节约了时间,准确率高、操作简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