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8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18585.8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管桩连接节点机构性状智能感知系统及方法,涉及工程监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智能感知模块,用于在桩身对应位置埋设智能感知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精确感知连接节点的应变和倾斜角度;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从传感器中采集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卡,并通过内置的数据传输协议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通过内置算法计算连接节点处的轴力、弯矩和倾斜角度,与预设参数值进行对比,进行稳定性验算和预判桩身情况;反馈与预警模块,用于根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的计算结果生成实时反馈信号,并通过移动设备向施工人员展示,并根据预设的安全阈值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56582.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E02D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管桩无端板机械连接机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外筒套和第二外筒套,其预埋于两个预制管桩的端部内;第一内筒套,其与第一外筒套螺接配合,第一内筒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弧形弹性板,各弧形弹性板围合形成圆柱状的限位插槽,限位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齿槽组;第二内筒套,其与第二外筒套螺接配合;一方面相比于两预制管桩焊接,本发明能够在不产生火花以及气体的情况下通过插接和卡合的方式实现两预制管桩的连接,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相比于使用带端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本发明通过插接和卡合的方式实现了两预制管桩的连接,提高了预制管桩的连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18572.0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压力型锚杆复合基础竖向承载力的智能感知与分析方法,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智能感知系统,通过智能感知系统从采集的数据中提取特征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所述特征数据,基于结构力学原理、岩土力学理论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承载力智能分析模型;根据实时监测结果输入承载力智能分析模型,得到分析结果,并设置预警阈值;本申请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以解决对基础竖向承载力的实时监测与精准分析,提高监测精度和智能化水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13407.6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型锚杆承载性状智能感知和自适应预估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压力型锚杆的关键节点,获取压力型锚杆的承载性状影响数据;根据所述承载性状影响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承载性状影响系数模型;基于线性回归分析对承载性状影响模型中的参数进行预估,通过输入预估参数进行自适应预估;本申请通过构建承载性状影响模型,以解决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9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2025.1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E02D5/48 , E02D17/20 , E02D7/20 , E02D15/08 , E02D5/52 , E02D5/68 , E02D13/04 , E02D13/00 , E04G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管节挤土成孔快速成桩机构及方法,涉及地基处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空心的方柱,还包括:方形锥,其端面固定连接在方柱的下端,其斜锥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方柱的内部连通的通孔;旋转柱,其转动连接在方形锥上,所述旋转柱相对于方形锥的转动的行程中具有使各所述挡盘一一对应地遮挡各所述通孔的遮挡工位;在方柱下压过程中,方形锥形的桩尖能够更轻易地切入地基土中,其尖锐的形状可以减小桩尖入土时的阻力,而且桩尖的形状有助于保证桩体垂直入土,同时能够引导桩身沿着正确的方向下压;另外可以通过方形锥的各通孔使得方柱在夯实四周土壤的同时一些多余土壤顺着方形锥的通孔进入方柱内,进而减小方形锥下压的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07342.4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压力型锚杆基础竖向承载力的智能感知试验模型及方法,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在待测设备的关键位置集成高精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采集待测设备的数据,并提取出特征参数;根据特征参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压力型锚杆基础竖向承载力的评估模型,得到压力型锚杆基础竖向承载力的评估数据;根据压力型锚杆基础竖向承载力的评估数据,建立反馈分析机制,当评估数据异常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并给出优化方案。解决了压力型锚杆基础竖向承载力评估时试验模型、智能感知与反馈分析不一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02972.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型锚杆电力基础机构及其成型方法,涉及电力基础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桩体,其竖向埋于土地内,其上端延伸出地表;至少一根锚杆,其竖向固定连接在桩体内,其上端高出桩体的上端;钢板,其固定连接在桩体上,其上固定连接有钢柱,钢柱上同轴滑动连接有柱套,柱套与钢柱之间设置有调高组件;第一工字钢,其固定连接在柱套上,其上设置有与电力设施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工字钢上滑动连接有多个限位桩,各限位桩均插入土地内,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承载体,此电力基础结构避免了扩大基础、增设配重、桩基加固等施工形式,反之通过锚杆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锚固体系,具有抗拔力强、施工便捷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