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2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130821.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H01R4/66 , H01R4/24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穿刺线夹,属于穿刺线夹技术领域,包括主线夹本体和接地杆,所述主线夹本体与主线连接,还包括:接地环,用于和所述接地杆相连以及与支线连接,所述接地环上设置有裸露区;引流线夹,用于连接支线;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引流线夹固定在所述接地环上;连接机构,用于安装支线;本方案通过引流线夹实现了对电缆的支线的分支接续,且同时实现了导通接地的效果,实用性强;本方案当拆掉支线时,可直接通过连接机构解除支线和引流线夹的连接即可,同时不会对引流线夹造成破坏,在后续接续别的支线时还可以重复使用本引流线夹,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29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29701.9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充电式便携起吊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机体,机体包括两个侧立板,两个侧立板后侧设有后立板,后立板与外壳的内侧相连,两个侧立板之间设有收线轮,收线轮上绕设有绳索,一个侧立板的外侧设有电机,电机与收线轮同轴连接,机体前侧设有导线轮,收线轮上的绳索活动端担置在导线轮上并自然下垂,后立板的下方设有蓄电池以及控制器,蓄电池通过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外壳的后侧设有L形挂板,挂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的后侧与竖直部的上侧相连,水平部前部与外壳上侧后侧相连,竖直部与外壳后侧之间留有空隙。本装置可以挂设在绝缘斗臂车的斗上,进行吊装重物,节省人力,而且运行稳定,使用后可以方便取下,不会影响整车的其它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38973.2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数据的电力配电网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故障诊断技术领域,解决了原始的故障诊断方式,并不能直接锁定其所存在的故障原因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所确认的异常节点进行故障分析,判定其异常节点是否受到了对应短路节点的影响,来判定其异常节点是否存在误判情况,以此提升其配电网故障诊断过程中的全面性,提升异常节点判定的准度;为了确定对应异常节点的具体异常情况,获取其异常节点端子的对应数据,识别其端子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以此来确定本异常节点的异常原因,便于后期维护人员可快速进行维护,及时故障原因,提升其故障诊断的整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8398.1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朱明星 , 张秀路 , 朱晟 , 何强 , 冯飞波 , 王洪波 , 齐先军 , 陈晓东 , 陆瑶 , 王纪旋 , 杨澍 , 周梦真 , 刘同同 , 沈世林 , 汤龙 , 牛梦娇 , 任为民 , 尹晓峰 , 张健 , 杨晓艳 , 孙慧 , 陈强
IPC: H02J3/28 , H02J3/24 , H02J3/00 , H02J3/38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新能源发电波动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涉及新能源领域,其步骤包括:1.利用聚类方法对新能源发电功率的历史数据进行场景削减,获得典型日的新能源发电功率矩阵;2.建立适应新能源发电波动的平抑优化模型;3.求解平抑优化模型得到波动平抑优化模型的最优解矩阵,进而得到储能功率矩阵和储能状态矩阵,并计算平抑效果评价指标;4.根据储能功率矩阵来配置储能额定容量和额定充放电功率。本发明能有效减小所配置的储能额定容量和额定充放电功率、延长储能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充分利用新能源和降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2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09080.X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条架空电缆类型区分方法及定位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持续监测架空侧或电缆侧的电流行波;S2根据监测到的电流行波,确定所述混架线路是否发生接地故障;S3当确定所述混架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根据监测到的电流行波生成故障电流行波频谱图;S4根据所述故障电流行波频谱图,判断所述混架线路中故障区间为架空侧或电缆侧。本发明在架空侧或电缆侧持续监测电流行波,利用电流行波判断混架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当混架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根据检测到的电流行波生成故障电流行波频谱图,可快速地确定混架线路中故障区间为架空侧或电缆侧。本申请实施例判断故障区间的方法简单,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59225.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电力调度系统,信息采集单元、信息计算单元、信号分析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合理的根据不同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派遣,存在浪费派遣人员的时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电网实时数据的监测,进一步地来确保电网在运行时候的安全,根据不同的参数调节信号来进行不同的调整,针对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控制解决的问题直接通过系统控制调节,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参数的精准控制,另一方面能够节省操作人员的时间,针对需要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参数调整的情况,结合不同操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派遣分配,选取合适的人员来进行调整,缩短了整体调节的时间,也节省了操作人员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30676.3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馈线故障自愈处理的监管分析系统,属于配网馈线故障自愈监管领域,解决了如何结合环境影响因素对配网馈线故障自愈处理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对因环境影响因素导致的不能自愈处理的故障点进行及时预警处理的问题;通过信息分类模块能够判断辖区内各个配网馈线线路段在相应时间段内断电是否为故障断电;通过自愈关联模块能够发现环境影响因素对配网馈线自愈处理的影响,并结合环境预警模块,能够对因环境影响因素导致的不能自愈处理的故障点进行及时预警,提高了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故障问题的处理效率;通过地图构建模块能够对故障点进行直观的展示,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预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70197.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智能型高稳定性导线提升绝缘横担,包括电线立杆、若干个绝缘导线固定部、横支撑、横支撑板限位凹槽、横支撑板通孔、竖提杆、竖支撑调节部、升降横支撑板和竖连接螺杆等。本发明的智能型高稳定性导线提升绝缘横担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设计采用组合式、可拆卸结构,单个部件便于制作、运输及可施工现场装配使用,使用装配操作便捷、制作成本低;当提升导线作业时,导线提升至相应的安装施工作业面后,通过PLC控制系统远端的控制竖支撑调节部完成精准的升/降动作,达到对升降横支撑板上若干个绝缘导线固定部内的导线进行同步的升/降调节,控制操作便捷,满足高空的升/降调节的安全性施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534885.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E04H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可调式高适应性导线提升绝缘横担,包括电线立杆、导线、垂直向吊起固定组件和水平向导线绝缘限位组件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外部起吊设备连接第一起吊绳、第二起吊绳对右限位部、左限位部起吊时,整体结构不脱离电线立杆,无大幅度摆动问题,提高导线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若干个可移动滑块可在条形横支撑部上部端面的条形滑轨上的水平向调整,并通过可移动滑块固定螺栓、可移动滑块固定螺栓锁紧螺母快速稳固的组合后固定,可水平向调整,能适应不同导线间距施工现场的支撑提升使用要求,无需采购不同尺寸的产品,降低经济投入,快速稳固的组合后固定,提高导线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19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00727.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G07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的开锁方法,建立NFC通信连接;获取智能门锁ID;根据智能门锁ID进行MD5加密形成MD5密文;根据智能门锁基于MD5密文进行终端合法性的验证成功信息,将智能门锁ID和智能终端的用户ID发给后台服务器;根据后台服务器基于智能门锁ID和用户ID进行系统开锁权限的验证成功信息,将后台服务器基于智能门锁ID进行AES加密形成AES密文发给智能门锁;根据智能门锁基于AES密文进行终端开锁权限的验证成功信息,向智能门锁发出开锁指令;根据智能门锁反馈的开锁信息和闭锁信息并发给后台服务器。通过智能终端与智能门锁进行NFC通信连接,在开锁过程中进行多重加密校验以及开锁权限验证,在实现便捷开锁效果的同时具有安全可靠的开锁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