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6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23309.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愈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构,包括:水泥电杆;分体式连接套,所述分体式连接套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水泥电杆的外表面;自愈性缓冲件,所述自愈性缓冲件被配置为至少设置于所述分体式连接套的朝向路面一侧;所述自愈性缓冲件设有卡位构件,所述卡位构件被配置为用于实现所述自愈性缓冲件的快换拆装。本发明不仅通过设置自愈性缓冲件,能够在发生撞击时有效保护水泥电杆,同时基于自愈性缓冲件的自然修复属性和缓冲性能,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及降低受损概率;而且通过设置卡位构件能够实现自愈性缓冲件和分体式连接套的快速更换,从而能够减少损坏程度及在受损后实现部分快速更换,维修操作便捷,可有效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1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23309.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愈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构,包括:水泥电杆;分体式连接套,所述分体式连接套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水泥电杆的外表面;自愈性缓冲件,所述自愈性缓冲件被配置为至少设置于所述分体式连接套的朝向路面一侧;所述自愈性缓冲件设有卡位构件,所述卡位构件被配置为用于实现所述自愈性缓冲件的快换拆装。本发明不仅通过设置自愈性缓冲件,能够在发生撞击时有效保护水泥电杆,同时基于自愈性缓冲件的自然修复属性和缓冲性能,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及降低受损概率;而且通过设置卡位构件能够实现自愈性缓冲件和分体式连接套的快速更换,从而能够减少损坏程度及在受损后实现部分快速更换,维修操作便捷,可有效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9430.6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基渗透结晶型自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准砂浆和活性化学粉末;按质量份数计,基准砂浆包括:400‑600份胶凝材料,1400‑1600份砂,30‑50份膨胀剂,240‑260份水;活性化学粉末由络合剂、助剂、甲酸钙、葡萄糖酸钠组成,络合剂的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05‑0.15%,助剂的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2‑1%,甲酸钙的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6‑1%,葡萄糖酸钠的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05‑0.15%。本发明的纳米基渗透结晶型自愈混凝土,通过在常规的基准砂浆中加入活性化学粉末,能够显著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并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晶体的分布结构,进而提升混凝土的自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34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63332.5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浅水区杆塔基础施工用无土围堰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无土围堰在工程中的适用性,结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以淤泥和水深合计作为结构适用性控制指标;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确定无土围堰坝体主体结构材料选择;明确结构计算假定与使用材料,规定钢结构设计使用期限;无土围堰结构理论计算;规范栈围堰布置型式与构造要求,便于施工操作。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土石临时筑路和围堰筑岛施工土方工程量巨大、容易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以及水域养殖的赔偿难度大的问题,填补当前我国输电线路行业相关文件对浅水区杆塔基础施工方法未提出相关规定和指导性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05155914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62136.6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单回输电线路开断角钢塔。它包括塔身、顶层地线横担、上层导线横担、中层导线横担、下层导线横担,所述顶层地线横担自塔身垂直于目标开断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自开断侧横担梢部平行目标开断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上层导线横担自塔身平行于目标开断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中层导线横担呈T字型,自塔身平行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两边横担,自塔身背向开断侧垂直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一边横担。本发明仅采用一基杆塔实现了单回路开断的问题,减少了新建杆塔数量;开断后形成双回路继续走线,避免双回路分支塔的使用,不改变相邻杆塔的导线布置方式,降低了邻塔改造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7483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49398.2
申请日:2015-01-31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一种采用双菱形支盘的掏挖基础,它包括主柱、菱形支盘和底盘,在主柱柱身不同位置设置两个菱形支盘,底盘位于主柱底部。本发明比普通掏挖基础不但有效提高该基础的抗拔力,而且有效提高了基础竖向下压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同时增加了柱身支撑点,使基础的稳定性大幅提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相对普通掏挖基础,可节约工程本体造价5%~10%。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71396.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00 , E02D19/08 , E02D19/06 , E03F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密封机构的自愈混凝土地下管廊,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内的导流机构,主体至少设有两个,相邻的主体相互连接形成用于容纳线缆和管道的地下管廊,且主体的外侧包裹有自愈混凝土层;导流机构包括集水槽和用于调节集水槽位置的第一调节组件;集水槽上设有用于排水的导流管。本发明通过主体和导流机构实现了在主体渗水时收集水滴并将水流排出的功能,达到保护主体内的管道和线缆的功能,并且通过第一调节组件灵活调节集水槽的位置,达到稳定收集水滴、避免水滴腐蚀线缆和管道的效果,解决了水流一旦渗入管廊内便无法防止水流腐蚀管道和线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913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578732.3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浅水区杆塔基础施工用钢构平台与栈桥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钢构栈桥与平台结构所用材料;根据材料运输通道需要,确定栈桥宽度,栈桥长度由具体塔位离岸边距离,综合交通运输条件,施工难度确定;综合确定钢构平台外围尺寸;确定栈桥与平台设计荷载;明确结构计算假定,规定结构设计使用期限;平台与栈桥结构力学分析;确定钢构栈桥与平台适用范围,钢构栈桥平台和平台结构普遍应用于水面上施工项目,确定所设计的栈桥和平台结构的适用范围;规范栈桥与平台布置型式与构造要求,便于实际施工操作。本发明它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土石临时筑路和围堰筑岛施工土方工程量巨大、容易破坏周围环境以及水域养殖的赔偿难度大以及传统围堰筑岛施工周期长,围堰坝体易受水体的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80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56117.9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输电线路配送式新旧基础快速装配方法,它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其步骤为:先在原基础上立柱及底板上打孔,埋入地脚螺栓;将预制好的基础底板与原基础底板用槽钢连接;将预制好的基础立柱与原基础立柱用角钢连接。本发明可满足新建铁塔基础尺寸和根开的需要,有效解决了施工时间和停电时间较长的问题,显著减少了工程材料量和中断供电所引起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2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0024959.1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市百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正帮 , 杨雪锋 , 刘琨 , 洪天炘 , 罗义华 , 姬书军 , 刘勇 , 刘大平 , 计策 , 魏松 , 李先纯 , 郑少将 , 陈彦焰 , 刘西民 , 张金锋 , 宋庆志 , 赵晖 , 杨进 , 葛宜俊 , 罗松 , 杜伟 , 罗正鹏 , 张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旷区和多雷区环境的耐候角钢塔外引式避雷线接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尚未实现耐候角钢塔在多雷区进行防雷设计的缺陷。本发明中引流线A和引流线B沿塔体外侧与避雷线A同一侧的塔身布置,引流线C和引流线D沿塔体外侧与避雷线B同一侧的塔身布置,引流线A、引流线B、引流线C和引流线D均通过绝缘固定金具组件安装在塔体的塔体横隔的边框上。本发明通过四根引流线从塔体的外侧引下接地设计,加大了引流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具有较好的引流效果,降低耐候角钢塔因自身阻抗过大导致的雷电反击故障概率,使得耐候钢杆塔反击耐雷水平达到常规镀锌钢杆塔同等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