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96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224558.X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1K13/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缺陷检测的方法,根据正常运行、气隙缺陷、金属毛刺缺陷条件设计方案,构建基于“电磁‑温度‑流”的电缆中间接头多场耦合计算模型,采用基于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空气与水环境下多场耦合分析,获得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分布,形成中间接头运行状态数据集合。本方法构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实测温度与仿真温度的比较评价函数,通过确定函数最小值,获得中间接头缺陷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确定运行环境、运行条件、缺陷类型等条件下中间接头温度的外部表征,从而识别电缆中间接头缺陷情况,具有有效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92644.1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缆接头表面温度的绝缘老化程度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了以运行电流、环境温度、老化程度为特征的电缆接头电磁‑热耦合计算模型。接着,应用耦合计算模型获取不同运行条件下电缆接头表面温度分布模拟数据。最后,利用模拟数据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采用基于核极限机(KELM)算法构建状态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根据运行电流、环境温度和表面温度数据可快速、准确判定电缆接头绝缘老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6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1224558.X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IPC: G06F30/23 , G01K13/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缺陷检测的方法,根据正常运行、气隙缺陷、金属毛刺缺陷条件设计方案,构建基于“电磁‑温度‑流”的电缆中间接头多场耦合计算模型,采用基于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空气与水环境下多场耦合分析,获得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分布,形成中间接头运行状态数据集合。本方法构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实测温度与仿真温度的比较评价函数,通过确定函数最小值,获得中间接头缺陷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确定运行环境、运行条件、缺陷类型等条件下中间接头温度的外部表征,从而识别电缆中间接头缺陷情况,具有有效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022138.5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岳西县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故障信息获取、能源信息采集、能源调配分析、能源调配处理;涉及荷储协同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实际需求对各个供应区域进行供能电源分配处理,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在供能电源发生故障时,及时找到替代的供能电源,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各个供能电源的负荷参数、储能参数和距离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分配电能供应,避免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对供能电源的负荷分析和储能分析,合理规划供能电源的运行状态,提高供电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预训练的逻辑筛选模型,实现对供能电源的智能调度和匹配,提高供电的效率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4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09838.5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岳西县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配电终端异常位置检测结构的给配电电缆,涉及配电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沿着长度方向嵌入有分布式传感器单元、信号采集与动态隔离模块、精准定位算法模块、自愈式功能模块、防水防腐蚀层、机械抗压保护层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精准定位算法模块利用分布式传感器单元的多点信号,通过计算异常信号的时序与衰减,精确定位异常点,定位误差<1m,并在电缆外层配备内嵌式LED灯带。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精准定位算法模块和LED灯带,实现了对故障点的快速定位指示功能,解决了长距离电缆中故障点位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高了定位故障点的速度和精确度,便于快速维护故障,减少电缆停运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22138.5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岳西县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故障信息获取、能源信息采集、能源调配分析、能源调配处理;涉及荷储协同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实际需求对各个供应区域进行供能电源分配处理,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在供能电源发生故障时,及时找到替代的供能电源,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各个供能电源的负荷参数、储能参数和距离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分配电能供应,避免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对供能电源的负荷分析和储能分析,合理规划供能电源的运行状态,提高供电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预训练的逻辑筛选模型,实现对供能电源的智能调度和匹配,提高供电的效率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135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63410.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IPC: G01F23/29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位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检测装置,针对现有的无法检测无孔容器的液位,适用性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非接触式充油设备识别仪,所述非接触式充油设备识别仪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设有电信连接头,所述电信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信号收发器,所述非接触式充油设备识别仪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操控面板,所述非接触式充油设备识别仪上开设有两个竖槽,所述非接触式充油设备识别仪上设置有保护机构,本发明能够检测密封容器内液位高度,无需深入内部,进而无需开孔,能够检测各种容器的液位高度,适用性高,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3487621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1360593.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配电网工程造价预测计算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工具放置箱,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蓄电池、箱体、通槽、步进电机、螺纹杆、螺纹块、推拉杆、推拉块、移动板、防晃复位机构、支撑柱、滚轮本体、轴承、支撑板、滑槽和滑块相互配合,达到了对造价预测计算装置便于移动的优点,使造价预测计算装置在需要移动时,能够直接将滚轮伸出,使滚轮能够支撑起造价预测计算装置,然后工人推动造价预测计算装置移动即可,使工人移动造价预测计算装置时省时省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方便工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3464215U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21360828.5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工程造价辅助指标分析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右侧的上端开设有导槽,所述固定支架外表面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端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外框架,所述固定支架内腔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右端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纹杆、画板、连接杆与外框架以及固定块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外框架与画板进行角度调节的目的,极大的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而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027538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1346864.6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工程建设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包括中控模块、电路控制模块、信号收发模块、环境因素监测模块、现场报警模块和紧急处理模块,所述中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电路控制模块、信号收发模块和环境因素监测模块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现场报警模块和紧急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中控模块、电路控制模块、信号收发模块、环境因素监测模块、现场报警模块和紧急处理模块,解决了现有市场上配电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不具备智能化程度高的功能,在配电工程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现场管控的点较多,管理难度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不利于配电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