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30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38451.9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海涛 , 谢佳 , 朱太云 , 丁国成 , 杨为 , 王刘芳 , 张健 , 柯艳国 , 田宇 , 凌松 , 罗沙 , 赵恒阳 , 汪晨 , 张晨晨 , 胡啸宇 , 吴兴旺 , 尹睿涵 , 吴杰 , 杨昆 , 浦劲松 , 钟成元 , 黄向前 , 杨松 , 胡细兵 , 马骁兵 , 朱思杰 , 申琦 , 沈国堂 , 杜鹏 , 张学友 , 邵华 , 黄伟民 , 朱元付 , 侯珊珊 , 刘锡禹 , 石玮佳 , 朱宁 , 杨威 , 王祥 , 王宜福 , 曹飞翔 , 田振宁 , 刘虎城 , 舒日高 , 陈健 , 郭宴宾 , 潘超 , 汪隆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域容性套管和容性电流互感器间的绝缘缺陷监测方法,由主控制终端进行广域环境下的监测单元同步授时,通过无线通信将同步指令传输到各监测单元,完成主控制终端与所有监测单元的时间同步;由主控制终端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根据时间戳信息,将同一时间采集的电流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并相互比较,完成设备绝缘缺陷的判断和绝缘缺陷设备的定位。本发明针对电容型套管和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缺陷大大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并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0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27144.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nventor: 吴兴旺 , 吴杰 , 杨海涛 , 胡啸宇 , 张晨晨 , 丁国成 , 谢一鸣 , 尹睿涵 , 柯艳国 , 罗沙 , 陈道然 , 谢佳 , 黄伟民 , 汪隆臻 , 方胜 , 李昂 , 操张鹏 , 吴昊 , 陶玉友 , 陶玉良 , 刘常鸿 , 王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预制式绝缘护套制作成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安装有挤出机构,底板上位于挤出机构后方依次安装有冷却机构和切割机构。本发明的挤出机构将熔融状态下的原料挤出后,原料并不会直接成型,而是会形成呈边缘处突出的环形挤出料,本发明通过冷却机构对挤出料进行快速冷却后使得挤出料保持固定形状,最后通过切割机构对挤出料边缘处突出的位置进行切割,由于切割过程中被切割的位置已经冷却定型,故切割后形成的扣接结构不会变形,保证了扣接结构的稳固扣接,提高了绝缘护套的使用性能。本发明的冷却机构通过冷却水对挤出料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利用且提高了挤出料定型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9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88305.3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丁国成 , 吴兴旺 , 杨海涛 , 吴杰 , 陈道然 , 柯艳国 , 罗沙 , 江志强 , 谢佳 , 黄伟民 , 张晨晨 , 吴凡 , 佟志亮 , 方胜 , 李昂 , 程养春 , 周章斌 , 王斌 , 谢一鸣 , 袁卫华 , 胡啸宇 , 杨佳捷 , 叶望芬 , 吴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响法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程度在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绕组正常的三相变压器为目标变压器,将目标变压器投入运行,目标变压器开始运行至t1时刻,对目标变压器绕组进行第一次响应电流的测量;2、构建第一频响曲线;3、目标变压器持续运行至需要检测的t2时刻,t2>t1,根据步骤一的操作过程,对目标变压器绕组进行第二次响应电流的测量;4、构建第二频响曲线;5、计算第一频响曲线与第二频响曲线之间的整频段欧氏距离D,并据此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程度。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的任意拓扑结构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程度在线检测,能有效、准确的反映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程度,适用性强,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38356.9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海涛 , 谢佳 , 朱太云 , 丁国成 , 杨为 , 王刘芳 , 张健 , 柯艳国 , 田宇 , 凌松 , 罗沙 , 赵恒阳 , 汪晨 , 张晨晨 , 胡啸宇 , 吴兴旺 , 尹睿涵 , 吴杰 , 杨昆 , 浦劲松 , 钟成元 , 黄向前 , 杨松 , 胡细兵 , 马骁兵 , 朱思杰 , 申琦 , 杜鹏 , 董翔宇 , 沈国堂 , 张学友 , 邵华 , 黄伟民 , 朱元付 , 侯珊珊 , 刘锡禹 , 石玮佳 , 朱宁 , 杨威 , 王祥 , 王宜福 , 曹飞翔 , 田振宁 , 刘虎城 , 舒日高 , 陈健 , 郭宴宾 , 潘超 , 汪隆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域同步授时的容性电流互感器绝缘缺陷监测方法,由主控制终端进行广域环境下的监测单元同步授时,通过无线通信将同步指令传输到各监测单元,完成主控制终端与所有监测单元的时间同步;由主控制终端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根据时间戳信息,将同一时间采集的电流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并相互比较,完成设备绝缘缺陷的判断和绝缘缺陷设备的定位。本发明针对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缺陷大大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并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2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38456.1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佳 , 杨海涛 , 朱太云 , 丁国成 , 杨为 , 王刘芳 , 张健 , 柯艳国 , 田宇 , 凌松 , 罗沙 , 赵恒阳 , 汪晨 , 张晨晨 , 胡啸宇 , 吴兴旺 , 尹睿涵 , 吴杰 , 杨昆 , 浦劲松 , 钟成元 , 黄向前 , 杨松 , 胡细兵 , 马骁兵 , 朱思杰 , 申琦 , 杜鹏 , 汪太平 , 沈国堂 , 张学友 , 石玮佳 , 邵华 , 黄伟民 , 朱元付 , 侯珊珊 , 杨乃旗 , 占晓友 , 刘锡禹 , 朱宁 , 杨威 , 王祥 , 王宜福 , 曹飞翔 , 田振宁 , 刘虎城 , 舒日高 , 陈健 , 郭宴宾 , 潘超 , 汪隆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域同步授时的容性套管绝缘缺陷监测方法,由主控制终端进行广域环境下的监测单元同步授时,通过无线通信将同步指令传输到各监测单元,完成主控制终端与所有监测单元的时间同步;由主控制终端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根据时间戳信息,将同一时间采集的电流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并相互比较,完成设备绝缘缺陷的判断和绝缘缺陷设备的定位。本发明针对电容型套管的绝缘缺陷大大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并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6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2130.3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nventor: 吴兴旺 , 吴杰 , 朱太云 , 丁国成 , 杨海涛 , 陈道然 , 柯艳国 , 罗沙 , 谢佳 , 黄伟民 , 李庆民 , 周章斌 , 方胜 , 李昂 , 张晨晨 , 胡啸宇 , 谢一鸣 , 吴昊 , 丛浩熹 , 李云鹏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气体分子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包括油纸绝缘界面与气体小分子混合模型的构建、平衡模拟、仿真计算和绘制曲线,拟合后直线斜率K即为气体分子扩散系数。并且,通过对油纸绝缘模型进行升温实验,绝缘纸产气速率与模型计算出的扩散系数增长趋势吻合度较高,使用此方法计算气体小分子扩散系数具有可行性,可为研究多物理场下气体分子的迁移特性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12523.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上海京德电气有限公司 , 郑州大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道友 , 罗沙 , 康健 , 方登洲 , 钟跃 , 方胜 , 周章斌 , 王彬 , 曹涛 , 孙农 , 沈攀 , 周少波 , 白天宇 , 吕孝平 , 何海涛 , 吴征 , 任新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拓扑结构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算法,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分支潮流;b、确定全网所需无功功率补偿总容量;c、获取全网所有补偿点布置优化方案:基于第三计算规则获取所有补偿点布置优化方案;d、计算优化前损耗和优化后损耗的差值:对步骤c获得的每一种补偿点布置优化方案,基于第四计算规则分别计算优化前损耗△P1和优化后损耗△P2,并计算出△P1‑△P2;e、计算出投资回收年限:对步骤c获得的每一种补偿点布置优化方案,基于第五计算规则计算出投资回收年限;f、获取最优优化方案:筛选出优化前后的损耗的差值最大的方案A;筛选出投资回收年限最小的方案B;方案A和方案B为最优补偿点布置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5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9299.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G3/04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穿墙套管耐电性能的结构参数调控优化方法,涉及输电绝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得到耐电影响特征;得到至少一个耐电材料;获取机械防护结构相对于耐电材料的损耗的第一影响函数;获取耐电材料相对于穿墙套管耐电性的第二影响函数,获取耐电材料相对于穿墙套管导电性的第三影响函数;得到至少一个机械防护结构的厚度上限,并得到耐电结构的体积上限;得到至少一个结构参数方案;选择导电系数最小的结构参数方案,作为目标结构参数方案;使用目标结构参数方案中的参数作为穿墙套管的实际结构参数。通过对机械防护结构和耐电结构进行综合优化,保证耐电结构在平均使用寿命内具备足够的耐电性能和绝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4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408471.6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96 , G06N3/098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模态提示协同的视觉巡检多任务学习方法,以多模态提示协同多任务学习网络作为视觉‑语言模型实现视觉巡检多任务学习,所述多模态提示协同多任务学习网络包括语言提示编码器和视觉编码器,语言提示编码器包括并行的冻结语言编码器和语言编码器;冻结语言编码器,用于确保语言编码器的调整不大于阈值限度;语言编码器与视觉编码器通过耦合函数计算二者特征的余弦相似性衡量两个任务的相似程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总相似性高的任务组的视觉和语言表征的一致性,实现视觉巡检多任务学习的高效联合训练。本发明提升视觉巡检多任务模型的调整效果,保证视觉巡检多任务学习方法的针对性和泛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51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025049.3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佳庆 , 罗沙 , 黄玉彪 , 柯艳国 , 黄道友 , 谢佳 , 黄伟民 , 李永熙 , 王庆 , 刘晓圣 , 王刘芳 , 朱太云 , 刘辉 , 过羿 , 尚峰举 , 刘睿 , 付贤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换流站/变电站集油坑溢出风险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第二箱体的上方安装有缩尺寸局部模型的油坑,第一箱体与外壳的一端之间安装有管道,管道对应外壳的一端安装有喷头,外壳相对于喷头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液管,外壳底部铺设有卵石层。用于检测各种混合液在单位时间内是否会出现溢流风险,其中混合液是指油和灭火介质的混合组成的溶液。为换流变场所布置灭火介质及设置灭火介质喷出量提供理论参考,成果可为在运、在建的特高压工程消防能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后续特高压换流站消防相关规程规范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