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1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55311.8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墙板、其装配方法及外墙,涉及外墙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墙板单元,墙板单元包括结构支撑层、设置于结构支撑层内侧的内侧结构以及设置于结构支撑层外侧的外侧结构;相邻两墙板单元的结构支撑层之间通过企口进行连接,企口包括设置在其中一结构支撑层边缘处的T形的凹槽和设置在另一结构支撑层边缘处的凸榫结构;凸榫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对应结构支撑层上的凸块、凸块上沿厚度方向滑动连接在的两个榫头、凸块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的三角块以及固定连接在三角块上的配重,三角块的两个斜面与两榫头一一对应地滑触抵接配合。本发明能够使得两个墙板单元之间稳定拼装到一起,各相邻墙板单元之间的拼缝间距也被统一限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6389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43486.X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路博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元强 , 姚刚 , 杨利生 , 何毅 , 陆启亮 , 李龙剑 , 谭志成 , 肖平成 , 王凯洋 , 王世杰 , 郭瑞军 , 柴少磊 , 田源 , 罗宁 , 杨睿智 , 高志民 , 殷占全 , 施卫星 , 施竹珺 , 左小毛 , 林勇 , 罗晓群 , 王忠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6 , E01D19/046 ,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耗能球形支座,包括可单向滑动的球形支座和设置于所述球形支座上的阻尼墙,所述球形支座包括下支座板,设置于所述下支座板上的中间主体,设置于所述中间主体上的上支座板,所述阻尼墙的底面固定于所述下支座板的顶面上,所述阻尼墙的上端与所述中间主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耗能球形支座不仅具有很强的竖向承载力,而且水平耗能能力强,具有优异的减振效果,同时可实现球形支座的单向水平滑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转动功能,很强的抗拉能力且对温度不敏感,能在较宽频域范围内降低结构响应;本发明的阻尼墙的结构简单,对密封性能的要求较低,安装方便且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98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77930.7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杆梁混合体系找形的力密度有限元混合法,包括如下步骤:(1)明确定义建筑结构模型为柔性索-杆体系和支承体系;(2)定义柔性索-杆体系构件的力密度;(3)“杀死”结构模型的支承体系;(4)采用力密度法找形,得到符合力学原理的索-杆体系形状和内力分布;(5)激活”结构模型的支承体系;(6)采用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模型原位置上支承体系的平衡内力状态。本发明应用于含双曲面索网的混合建筑结构,得到了符合力学平衡条件的柔性索网结构理想形状和内力分布,同时又得到了在图纸几何下支承体系的内力分布,满足了建筑师的要求,也为后续结构的分析提供了基础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316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61904.7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监测,特别是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结构健康的监测装置及物联网系统。包括无人机、监测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源传感器、读取传输模块,所述无源传感器用于采集建筑结构的状态信息并无线上传至读取传输模块;所述读取传输模块将建筑结构的状态信息无线上传至监测服务器。本发明将RFID与传感器结合,省去了布线的工作,极大减少了实施和维护的工作量;数据用无人机自动巡航获取,节约人工的同时,获得了准时的数据;将物联网络进一步无线化,最末端的传感器通过RFID无线方式,供电和获取数据,省略了最繁琐的布线工作,方便了物联网传感器的布设和追补。
-
公开(公告)号:CN212248852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424619.6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索不连续弦支穹顶的索连接节点及其张拉装置,包括:撑杆、顶撑螺杆、调节螺母、锁紧螺母、底座、径向拉杆和环索,所述撑杆和所述顶撑螺杆连接成一体,所述顶撑螺杆上套有所述调节螺母且贯穿所述底座,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母的位置改变所述螺杆的顶升长度以达到施加预应力的目的,所述顶撑螺杆的下端伸出所述底座的部分通过所述锁紧螺母锁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环索不连续索连接节点的构造方式,在顶撑螺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用所述顶撑螺母和所述锁紧螺母连接,使底座不会约束所述顶撑螺杆的转动,这样不仅解决了弦支穹顶或类似索杆体系中环索不连续时附加扭矩和附加弯矩的问题,也便于索杆系的准确安装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06289745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361756.X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路博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元强 , 姚刚 , 杨利生 , 何毅 , 陆启亮 , 李龙剑 , 谭志成 , 肖平成 , 王凯洋 , 王世杰 , 郭瑞军 , 柴少磊 , 田源 , 罗宁 , 杨睿智 , 高志民 , 殷占全 , 施卫星 , 施竹珺 , 左小毛 , 林勇 , 罗晓群 , 王忠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耗能球形支座,包括可单向滑动的球形支座和设置于所述球形支座上的阻尼墙,所述球形支座包括下支座板,设置于所述下支座板上的中间主体,设置于所述中间主体上的上支座板,所述阻尼墙的底面固定于所述下支座板的顶面上,所述阻尼墙的上端与所述中间主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耗能球形支座不仅具有很强的竖向承载力,而且水平耗能能力强,具有优异的减振效果,同时可实现球形支座的单向水平滑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转动功能,很强的抗拉能力且对温度不敏感,能在较宽频域范围内降低结构响应;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墙的结构简单,对密封性能的要求较低,安装方便且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204645305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27639.0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耗能减震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核心板,平行设置在该核心板上下两侧的上约束板和下约束板,所述上约束板和下约束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十字形角形板件,所述上约束板和下约束板相对核心板侧的表面上开有凹槽,所述核心板镶嵌在该凹槽内,采用上下约束板将核心板镶嵌在其内,以便该支撑在受到往复力作用时可以避免屈曲失稳,确保进入塑性耗能状态,消耗外部地震灾害所带来的能量,降低损害,进一步,核心板采用A5083铝合金材质所制,使得整个结构自重减轻,适合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且该结构拆卸方便,维修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9754117U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21120704.3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减小网架结构螺栓球附加弯矩的加固形式,所述加固形式通过在下部结构和螺栓球之间增设加固杆件形成,下部结构工艺生产等原因产生的水平力由于偏心距e的存在会在螺栓球网架支座处产生附加弯矩,导致交汇于螺栓球的上部结构汇交杆件杆端会产生剪力作用,从而发生杆端螺栓剪切破坏,为避免此类破坏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在完全不改造原既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下部结构和螺栓球之间增设加固杆件,用以减小附加弯矩传递,从而避免杆端螺栓剪切破坏,相较于改造原既有结构形式等复杂的方法,其具有完全不破坏原既有结构,操作步骤精简,工序较少,可操作性高等不可替代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4645306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27657.9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耗能减震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核心板,平行设置在核心板上下两侧的上约束角形板和下约束角形板,上约束角形板和下约束角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十字形角形板件,上约束角形板和下约束角形板通过螺栓连接将核心板固定在其中间,上约束角形板两端的半十字形角形板件与下约束角形板两端的半十字形角形板件通过螺栓连接对核心板两端部进行上下固定,使其两端形成十字形状。采用上、下约束角形板将核心板包裹在其内,以便该支撑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避免屈曲失稳,确保进入塑性耗能状态,消耗外部地震灾害所带来的能量,降低损害,整个结构适合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且拆卸方便,维修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