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40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04349.3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开关柜智能带电显示装置,包括传感器、接收装置、交流遥信信号输出模块、控制器及显示单元;带电显示装置设置在电力开关柜的前柜门上,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开关柜主回路高压电缆是否带电并将结果传输到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采集三相电路中任意一相信号,并将所述信号通过交流遥信信号输出模块传输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提供的信号控制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结果,且在带电时进行显示告警。本发明满足各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要求,对被检测设备电压进行采集,接收装置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正确显示设备带电状态,并正确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120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36076.1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敏 , 孙正来 , 许振飞 , 邵明锋 , 刘同旭 , 王宇彦 , 何海涛 , 沈卫兵 , 朱明星 , 张友 , 易飞 , 年安君 , 张梅 , 马曙光 , 姜晓涛 , 王洁 , 徐晓明 , 胡倩倩 , 夏欢 , 柯望
IPC: H04L12/751 , H04L12/703 , H04L12/24 , H04B10/03 , H04B10/27 ,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组织拓扑的光通信网络及其拓扑自组织方法,根据通信负荷量确定网络拓扑调整涉及的节点范围,按照节点布局以及所有可选择的激光传输路径组织传导网络,并且通过虚拟迭代,推演节点的路径变化对通信负荷的调节系数及其影响,实现网络拓扑与实际通信负荷的最优化匹配,改善网络整体的通信效率。以及,在原有的网络拓扑中的光通信路径因故发生中断的情况下,以快速恢复通信为原则建立起新的网络拓扑。
-
公开(公告)号:CN1091205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1136076.1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敏 , 孙正来 , 许振飞 , 邵明锋 , 刘同旭 , 王宇彦 , 何海涛 , 沈卫兵 , 朱明星 , 张友 , 易飞 , 年安君 , 张梅 , 马曙光 , 姜晓涛 , 王洁 , 徐晓明 , 胡倩倩 , 夏欢 , 柯望
IPC: H04L12/751 , H04L12/703 , H04L12/24 , H04B10/03 , H04B10/27 ,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组织拓扑的光通信网络系统及其拓扑自组织方法,根据通信负荷量确定网络拓扑调整涉及的节点范围,按照节点布局以及所有可选择的激光传输路径组织传导网络,并且通过虚拟迭代,推演节点的路径变化对通信负荷的调节系数及其影响,实现网络拓扑与实际通信负荷的最优化匹配,改善网络整体的通信效率。以及,在原有的网络拓扑中的光通信路径因故发生中断的情况下,以快速恢复通信为原则建立起新的网络拓扑。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65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56367.X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G02B26/00 , H04B10/2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00 , H04B10/25133 , H04B10/2513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损耗光通信色散补偿器及其色散补偿方法,包括啁啾光栅纤芯、正向电致伸缩层、负向电致伸缩层、正向电极层、负向电极层以及电调谐单元。本申请实现了低损耗的色散补偿方案,且基于电致形变有机材料的电致形变效应,实现色散补偿范围的可调谐,具有适用动态范围宽、调谐速度快、调谐精度高且鲁棒性好、结构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270831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1692467.1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G06F3/0354 , B08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变电运维监测装置,包括保护套底座和笔体,所述保护套底座上转动有上盖,该保护套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手持终端,所述上盖和保护套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带,所述笔体的侧表面固定有笔夹,该笔夹可插入支撑带上,所述笔体的底部固定有笔套,所述上盖表面设置有清洁机构,该清洁机构包括放置袋、通口和清洁布,所述放置袋设置于上盖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清洁机构,提高了清洁手持终端的效率,实现了清洁布的收放,便于更快捷的对手持终端进行清洁;通过设计的固定机构,实现了笔套和笔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与传统的笔套和笔体旋合连接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笔套和笔体安装拆卸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982877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0553126.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装配的框架式机柜,所述机柜包括:柜体、上盖、底座;所述柜体顶端与所述上盖卡接,所述柜体底端与所述底座卡接;所述柜体包括:前壁、侧壁、后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后壁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前壁与所述侧壁卡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框架式机柜只需将前壁与侧壁卡接形成柜体,再将柜体的两端分别与上盖和底座卡接即可完成机柜的装配,装配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218586650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2653576.0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电力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柜体内部设有防潮机构和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空心筒,所述空心筒固定连接在柜体内部一侧,且所述出风孔与空心筒内部相连通,所述空心筒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空心筒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外端固定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贯穿设有导向杆,且所述连接块和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外端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在连接块一侧。在不使用时弹簧的弹力会推动挡板堵住圆孔,使得柜体外部的灰尘和蚊虫无法通过圆孔进入柜体内部,整体防尘效果好,有效保护了电路元件,干燥剂可起到防潮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0296600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1091590.8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便于调节的通信工程天线支撑装置,天线套筒固定安装在滑动架的上侧壁,滑动架滑动连接在调节平台的内侧壁,调节平台的上侧壁开设有滑槽,滑动架的左侧壁铰接有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滑块的右侧壁,滑块滑动连接在滑道的内侧壁,伸缩杆的另一端套接在支撑块的内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调节天线支撑装置的位置的时候,移动拉杆带动滑动架移动,同时传动杆带动滑块移动,改变了天线套筒的纵向位置,使得天线支架可以根据外界的环境更方便的进行调节,通过转轴可以改变天线的方向,使得天线支架调节的角度更加的广泛,有利于信号的接收的,保证施工顺利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215185321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321966.7
申请日:2021-06-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开关柜的智能带电显示装置,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分为外柜和内柜;柜体的内部设有底部减震装置,底部减震装置包括上座、防震胶垫和下座;下座固设于外柜本体上;上座的下表面和下座的上表面均凹陷出若干凹槽结构,防震胶垫的上下底面上分别与所述上座和下座的凹槽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设有弹簧减震段。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扇固定板和散热扇,散热扇固定板设置在散热装置的表面,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散热装置的内部。本新型能够有效避免内外部的震动相互干扰,避震效果好,对于开关柜内运转产生的震动具有缓冲作用,并且具有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4478898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36582.3
申请日:2021-02-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电力设备散热装置,涉及电力设备散热领域,包括主体、散热结构、振动结构,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外壳;其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有位于外壳内壁的风扇,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有位于主体一侧外壁的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内壁设置有铜管,所述铜管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结构,通过启动风扇,当主体工作时,其核心发热位置处将产生热量,此时热量将传递至吸热板内,再通过吸热板传递至铜管内,铜管将热量传递至连接板内,风扇工作将冷风吹进连接板的风口内,此时风力将连接板内的热量通过导热管传递至外壳的外部,达到了使主体产生的热量传导一部分至外部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