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9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0341.4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4 , G06F30/27 , G06N3/08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防雷等级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属于避雷器防雷等级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首先使用AHP算法确定输电线路避雷器防雷等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根据K‑means聚类算法对输电线路避雷器的防雷等级进行分类,得到五个避雷器防雷等级,然后使用DBN算法建立避雷器防雷等级主要影响因素的DBN模型,最后根据建立的DBN模型对避雷器防雷等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了避雷器防雷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减少判别避雷器防雷效果下降的设备与经济成本,同时提高了人员操作的安全性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008310.1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避雷器雷雨工况模拟平台及避雷器状态评估方法,涉及及避雷器测技术领域。该实验避雷器雷雨工况模拟平台及避雷器状态评估方法在高压屏蔽罩内增设喷水装置,可以有效模拟出避雷器雷雨工况的运行场景,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喷水量等参数来为避雷器的运行状态提供有效模拟参数。该实验避雷器雷雨工况模拟平台及避雷器状态评估方法利用绘制避雷器状态表征椭圆轨迹的方式计算避雷器状态特征参数,再利用特征参数计算避雷器状态评估因子,最终得出避雷器是否符合目标环境的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7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7888.7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变压器绕组的匝间与相间形变模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控制轨道装置将控制形变的机械手臂运送到可操作的合适位置,再操作这些机械手臂使得三相变压器绕组的匝间与相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模拟实际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可能的形变。进一步使用振荡波试验测试装置获得不同形变故障情况下的振荡波试验曲线数据。最后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诊断方法,将储存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合相应算法,获得参数λk,该参数可反映三相变压器的可运行情况,通过该方法对待识别的三相变压器形变故障状态进行诊断分析。本发明能够安全且高效的检测诊断三相变压器的可运行情况,为电力生产安全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7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7889.1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振荡波检测的变压器绕组向内形变的诊断方法,首先控制形变的机械装置使得变压器的绕组产生向内不同程度形变,模拟变压器绕组的形变。进一步使用高压振荡波试验测试装置获得不同故障程度情况下的振荡波试验曲线。最后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高压振荡波的诊断方法,将收集的振荡波信号进行传递函数的特征提取,有效提取分频对比故障参数ρxy来判断绕组形变程度。本发明能够安全且高效的检测诊断电力变压器形变故障,为电力传输安全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27082.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IPC: G01R27/08 , G01R27/02 , G01R27/26 , G01R31/52 , G01R31/62 , G01R31/12 , G06F18/15 , G06F18/2131 , G06F17/10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Wav‑KAN算法的电磁干扰下变压器套管绝缘电阻计算方法,涉及变压器套管绝缘电阻计算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S1变压器套管泄露电流的测量值进行归一化处理;S2选取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和分解层数,并提取小波系数中每层细节系数构建细节系数矩阵作为滤波输入向量;S3建立KAN滤波模型,获得滤除感应电流后的变压器套管泄漏电流值;S4构建变压器套管电容的经验计算模型。该基于Wav‑KAN算法的电磁干扰下变压器套管绝缘电阻计算方法构建变压器套管电容的经验模型时,考虑了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变压器套管老化程度的影响,并且通过滤除变压器套管泄漏电流测量值中的感应电流部分,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变压器套管的绝缘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65450.5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全方位翘曲变形模拟装置及其振荡波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梯级压缩升降筒和可控制磁能感应装置模拟变压器绕组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翘曲变形故障,然后利用高频振荡波测试系统获取绕组正常状态和不同故障状态下的振荡波曲线数据,进而对原始振荡波曲线进行多级重构处理,通过计算极值偏移度Qe判断绕组是否出现故障,在确定绕组发生翘曲变形故障后,通过计算极大值偏心度Qx判断绕组故障位置,同时通过计算极小值偏心度Qy判断绕组故障程度。本发明可以有效模拟变压器绕组全方位翘曲变形,并能够利用振荡波特征参数实现绕组状态的高效诊断,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6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35648.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欠阻尼振荡特征的变压器绕组机械与绝缘状态检测方法,通过欠阻尼振荡曲线测试系统获取变压器绕组的欠阻尼振荡波数据,首先利用振荡波动因子Wij确定阻尼振荡特征分析带,然后计算多维度特征关系式WC,诊断绕组是否发生故障;判断绕组存在故障后,对阻尼振荡特征分析带进行图像矩阵重构处理,计算重构图像的平均粗糙度WM,区分绕组机械故障与绝缘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85632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837465.8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IPC: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护套绝缘性能检测仪,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显示器、报警器;还包括检测棒、降压电阻、电压互感器、第一放大单元、第二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所述检测棒将检测到的电压值通过降压电阻输入至电压互感器的输入端,并经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输送至第一放大单元,被放大后的电压值再经过第二放大单元进行放大,然后输送到A/D转换单元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输送至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并由显示器显示,同时根据分析数据作出是否由报警器报警。本发明携带方便,使用便捷,可清楚的显示漏电的电压值,便于检修人员作定量分析,当漏电电压值超过设定数值时会自动报警,提高了维修质量和效率,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2433.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IPC: G01R31/69 , G01R31/56 , G01R19/00 , G01R1/30 , H03F3/68 , G06F18/213 , G06F18/2415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屏柜接线端子交直流电压识别电路、分离和分类方法,涉及电力电子与信号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使用主要由前置放大模块、高通滤波模块、低通滤波模块构成的前置放大与交直流分离电路完成对二次屏柜接线端子电压信号采集后的放大与交直流分离,然后将其中的交流电压信号时间序列通过格拉姆角差场转换为图像数据,接下来通过建立并训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来利用图像数据优化并不断迭代至识别分类二次屏柜接线端子交流电压信号的最佳参数。最后,在模型训练完成后,将测试集输入模型,以确定其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6642.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10 , G06F18/2135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二次屏柜接线端子电源交直流侵入信号检测方法,涉及继电保护及故障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继电保护二次屏柜接线端子电流信号采集;采集信息高斯核平滑处理;数据处理后通过生成对抗网络(GAN)扩增样本;以及扩增样本主成分分析。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可能因测量人员粗心和检测设备故障而出现的不可预知的主客观问题,以及端子排数据自身数据量稀少的问题。从而防止进一步导致后续的端子侵入电流检测异常,提高用电终端以及配电网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