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96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87397.2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文栋 , 吴继平 , 张健 , 李乃永 , 刘爱梅 , 侯广松 , 于昌海 , 王晓鹏 , 刘世超 , 昌力 , 李永刚 , 王茗 , 曹荣章 , 庞腊成 , 孙玉杰 , 陈世缘 , 王银照 , 郭斌琪 , 踪凯 , 聂坤凯 , 尹传雷 , 卢恒 , 张亚宁 , 孟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地区电网安全约束的新能源场站省地两级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建立考虑地区电网安全约束的省地协同控制架构,在省调侧和地调侧均建立省网新能源场站的控制模型,地调建立的新能源场站模型是省调新能源场站模型的一个子集,地调侧新能源控制功能负责计算考虑地区电网安全约束的新能源场站的安全控制边界,省调侧新能源控制功能在地调上送的安全边界基础上得到新能源场站的安全控制范围,并根据实际出力位置、现场市场出清结果进行调节需求的分配和再修正,保障地区电网内部断面运行安全,又能最大程度保障现货市场新能源场站出清结果的顺利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37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726096.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Inventor: 刘远龙 , 侯骏 , 李鸿奎 , 孙其振 , 彭红霞 , 廖大鹏 , 胡国华 , 李军 , 张文栋 , 程昭龙 , 孙玉杰 , 踪凯 , 袁慧涛 , 孔宁 , 王晓威 , 曾宪振 , 陈波涛 , 张亚宁 , 张董 , 郭世枭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有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类型储能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调度员选择投入调峰控制模式或调频控制模式,并通过分群控制模块选择分群规则,电网调度中心AGC计算未来一定时段的储能控制总需求并下达至储能控制区,准调识别模块判断并统计接受调峰调频控制的储能电站;分群控制模块依照所选的分群规则对接受调峰调频控制的储能电站进行分群,得到多个储能群;分配策略模块根据相应的群间分配策略将储能控制总需求下发至各个储能群;分配策略模块针根据相应的群内分配策略将各储能群分配到的储能控制需求按照调节容量比例分配至各个储能电站,本技术方案扩充了电网调峰调频资源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26096.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Inventor: 刘远龙 , 侯骏 , 李鸿奎 , 孙其振 , 彭红霞 , 廖大鹏 , 胡国华 , 李军 , 张文栋 , 程昭龙 , 孙玉杰 , 踪凯 , 袁慧涛 , 孔宁 , 王晓威 , 曾宪振 , 陈波涛 , 张亚宁 , 张董 , 郭世枭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有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类型储能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调度员选择投入调峰控制模式或调频控制模式,并通过分群控制模块选择分群规则,电网调度中心AGC计算未来一定时段的储能控制总需求并下达至储能控制区,准调识别模块判断并统计接受调峰调频控制的储能电站;分群控制模块依照所选的分群规则对接受调峰调频控制的储能电站进行分群,得到多个储能群;分配策略模块根据相应的群间分配策略将储能控制总需求下发至各个储能群;分配策略模块针根据相应的群内分配策略将各储能群分配到的储能控制需求按照调节容量比例分配至各个储能电站,本技术方案扩充了电网调峰调频资源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6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091746.X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网火电机组调峰负荷预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动态预测火电机组调峰区间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其中,动态预测火电机组调峰区间的计算方法包括:将机组负荷可调区间等间隔划分成若干负荷段;从机组变负荷速率特征值数据库中调取表征每个负荷段机组变负荷能力的变负荷速率特征值;根据机组当前时刻出力及负荷段的变负荷速率特征值,利用分段函数模型动态预测当前时刻机组调峰空间;对全网直调机组的调峰空间加和,预测某一时刻全网达到的负荷区间,确定出机组和全网到达某一负荷的时间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5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1130503.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火电机组最低运行负荷的方法及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获取火电机组的历史负荷和对应的脱硝系统入口温度;并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历史负荷和脱硝系统入口温度拟合出机组负荷与脱硝系统入口温度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所述函数关系式得到脱硝前最低允许温度对应的机组最低负荷;根据所述机组最低负荷建立任意机组状态下的最低运行负荷计算模型。本发明能够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和当前的实时运行参数,实时计算机组的最低运行负荷,为电网调峰、机组备用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090634.2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Q10/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电机组最大出力评估预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送风机电流的火电机组最大出力实时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送风机电流的火电机组最大出力实时评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机组出力;基于送风机电流上限值与机组出力的关系模型,计算机组实时出力对应的送风机电流上限值;基于送风机电流上限值,计算出对应的机组出力上限值;比较机组出力上限值与机组额定出力,取较小值作为相应送风机状态下的机组最大出力预测值,为电网调峰任务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53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30503.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火电机组最低运行负荷的方法及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获取火电机组的历史负荷和对应的脱硝系统入口温度;并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历史负荷和脱硝系统入口温度拟合出机组负荷与脱硝系统入口温度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所述函数关系式得到脱硝前最低允许温度对应的机组最低负荷;根据所述机组最低负荷建立任意机组状态下的最低运行负荷计算模型。本发明能够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和当前的实时运行参数,实时计算机组的最低运行负荷,为电网调峰、机组备用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6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091746.X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山东电力研究院 ,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网火电机组调峰负荷预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动态预测火电机组调峰区间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其中,动态预测火电机组调峰区间的计算方法包括:将机组负荷可调区间等间隔划分成若干负荷段;从机组变负荷速率特征值数据库中调取表征每个负荷段机组变负荷能力的变负荷速率特征值;根据机组当前时刻出力及负荷段的变负荷速率特征值,利用分段函数模型动态预测当前时刻机组调峰空间;对全网直调机组的调峰空间加和,预测某一时刻全网达到的负荷区间,确定出机组和全网到达某一负荷的时间路径。
-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5011.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Inventor: 孙其振 , 仇玉强 , 张文栋 , 刘世超 , 孙玉杰 , 赵卫超 , 张朋丰 , 王一鸣 , 辛晓 , 舒成龙 , 杨敬瑀 , 刘大鹏 , 刘晶 , 刘琳 , 徐万米 , 王洪信 , 王讯 , 朱训华 , 祁宗岳 , 赵洪超 , 铁继涛 , 司书凯 , 张辰 , 姚宁 , 孙毓婕 , 范原 , 于洋 , 徐丽丽 , 耿立平 , 卜晨晨 , 宋明慧 , 王天勇 , 田川 , 商涛 , 王双柱 , 王东升 , 宋元江 , 于红 , 鲁尊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负荷精准控制方法,涉及配网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网序位表维护;S2、配网精准拉路计算;S3、配网负荷批控;S4、配网主动预置。该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负荷精准控制方法,实现了对10kV专变分界开关以下非民生负荷的快速、精准控制,大大增加可控负荷量,负荷控制响应速度达到秒级,切实减轻了电力供需不平衡或事故设备过载情况下的负荷控制压力,同时,该功能的部署为省地配一体化负荷精准控制功能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供给侧与需求侧关系,当出现“供小于求”时,可通过配网的精准控制,实现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做到兼顾民生及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