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19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29389.1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J5/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GIS隔离开关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对被试GIS隔离开关进行红外成像检测,获得被试GIS隔离开关的红外温度分布图,同时采集GIS隔离开关对应的参数;将被试GIS隔离开关的红外温度分布图进行数字转化,获得第一数字矩阵;根据所采集的GIS隔离开关对应的参数设置试验条件,通过实验室试验获得与GIS隔离开关的故障等级相对应的红外温度分布图;将与GIS隔离开关故障等级相对应的红外温度分布图分别进行数字转化,获得与GIS隔离开关故障等级相对应的第二至第N数字矩阵;将第一数字矩阵和第二至第N数字矩阵逐一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试GIS隔离开关的故障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52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22192.7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试验接线装置,具体为35kV设备电气试验辅助接线杆,解决目前35kV设备接线试验时需要频繁攀爬带电设备的问题,方案为:包括绝缘操作管和接线夹;操作管内穿有绝缘拉杆,拉杆一侧固定有齿条;操作管下端固定有把手边框,边框内铰接有拨杆,拨杆上固定握杆;操作管下端穿有阶梯柱塞,柱塞中部开腰形孔,孔内侧一端与齿条配合;绝缘拉杆上端铰接卡爪;接线夹下边框上穿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固定下钳口,竖直边框外侧设有接线柱,连接杆下端固定有连接片。优点:1、操作简便,无需攀爬登高;2、安全可靠,接线夹与操作杆可断开;3、适用性好,可完成多种试验引出头的接线工作;4、接触良好,下钳口可夹破测试点的氧化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19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429389.1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J5/48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GIS隔离开关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对被试GIS隔离开关进行红外成像检测,获得被试GIS隔离开关的红外温度分布图,同时采集GIS隔离开关对应的参数;将被试GIS隔离开关的红外温度分布图进行数字转化,获得第一数字矩阵;根据所采集的GIS隔离开关对应的参数设置试验条件,通过实验室试验获得与GIS隔离开关的故障等级相对应的红外温度分布图;将与GIS隔离开关故障等级相对应的红外温度分布图分别进行数字转化,获得与GIS隔离开关故障等级相对应的第二至第N数字矩阵;将第一数字矩阵和第二至第N数字矩阵逐一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被试GIS隔离开关的故障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4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27189.3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IS隔离开关不同接触状态下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拟方法和系统,设定GIS隔离开关三种典型的接触状态,然后在GIS隔离开关试验平台上,测量得到不同接触状态下的回路电阻;然后建立GIS隔离开关不同接触状态下的几何模型,并设置对应区域的材料属性;通过比较仿真回路电阻与试验回路电阻,调整动静触头的接触情况;然后设置物理场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耦合变量;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求解域进行网格剖分,求解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本发明的仿真模拟方法与隔离开关实际工作条件更接近,故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较高。本发明有助于研究GIS隔离开关不同接触状态时的多物理场及其特性,对GIS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63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13210.2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电力学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电流系统接地选线方法,建立配电网故障仿真模型,通过求取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的小波奇异熵、使用支持向量机对小波奇异熵进行分类,对故障线路进行判断。本发明以小波奇异熵和支持向量机为基础,对故障选线算法的进行优化,以提高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8134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45310.4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变压器高压试验工具,具体为变压器试验通用集线装置。解决因缺乏专门的变压器高压试验工具,导致变压器高压试验时间过长的问题。该集线装置由测试线和集线盒构成;测试线从外向内依次由第一高压硅胶绝缘层、第一屏蔽层、第二高压硅胶绝缘层、电流测试线层、第二屏蔽层、低压普通绝缘层和电压测试芯线构成;集线盒包括盒体,盒体面板上设有若干组接线端子和一个与盒体外壳连接的接地端子,每组接线端子由电流接线端子、电压接线端子和屏蔽接线端子组成;不同接线端子外环绕有屏蔽带;测试线的一端连接有测试钳另一端设有三个插棒。本发明可一次将变压器的试验线接到对应的集线盒上,减少上下变压器的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214251166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20431022.9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郭靖 , 高宝明 , 郭琦 , 张凯 , 张启飞 , 景琳超 , 相亚楠 , 文圣 , 李琦 , 王立 , 王扬 , 张慧军 , 王翠萍 , 叶严军 , 刘钧 , 刘雨飞 , 杜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快速带电检测变压器储油柜油位的装置,包括有信号采集部分和显示控制部分,信号采集部分包括有上、下压力传感器,上、下压力传感器分别与上、下三通阀连接,上、下三通阀之间连接有透明连通管,上、下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真空吸盘固定在变压器的具有固定高度差的两个位置处,下三通阀通过取油管和快速取油接头与变压器本体上的取油口连接,上三通阀的上端连接有放气软管;显示控制部分包括有机壳、设置在机壳上的可编程触摸屏,机壳内设置有可充锂电池和给可充锂电池充电的充电器,上、下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和航空接头与显示控制部分的航空插头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测量更准确、可靠性高、安装测量数据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7248918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100538.5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带电近距离观测装置,属于变电站检修方面,包括绝缘杆、固定卡夹、摄像头和观测终端,固定卡夹位于绝缘杆顶部,利用固定卡夹的夹紧力夹持摄像头,通过伸长绝缘杆使摄像头到达故障位置,对故障进行精确观测,并通过蓝牙或者WIFI传输到观测终端,检修人员便可通过观测终端观察到设备故障情况。本实用新型装置在高压电气设备近距离观测过程中可实现对500kV变电站各类高压电气设备近距离观测的作用,解决了设备过高导致观测困难的问题,克服高空接线、带电观测障碍,提高观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24010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173416.9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25B2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接线板螺栓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8),所述壳体(18)内左右侧分别通过滑槽安装齿条Ⅰ(11)和齿条Ⅱ(12),所述齿条Ⅰ和齿条Ⅱ之间安装夹紧齿轮(13),所述夹紧齿轮(13)固定安装于夹紧旋转轴(17)上,所述壳体(18)安装棘轮止动装置(14),所述夹紧旋转轴(17)内端驱动棘轮止动装置(14)的棘轮(14-1)旋转、其外端连接旋转把手(16);所述棘轮止动装置(14)通过棘轮装置调向拨板(15)实现正反向旋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接线板螺栓安装辅助装置,有效解决了目前电力检修工程中缺乏对接线板螺栓安装时辅助工具的问题,可以方便快捷的将螺杆穿入需要安装的两个接线板的对应螺孔。
-
公开(公告)号:CN205685236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615812.1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及电气检修工作现场所使用的类扳手工具,针对高处、窄缝、机构箱等特殊工作环境中的螺栓松紧工作,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活动扳手。一种多功能活动扳手,包括一个由前向后外径逐渐缩小的柱形手柄;柱形手柄外表面中部开有螺纹,其上螺旋套设有与柱形手柄上的螺纹相配的呈锥形的螺纹旋钮;所述柱形手柄由一对半圆柱形的连接杆组成,两个连接杆小外径一端之间通过活动轴相连接以实现一对连接杆之间的开闭;每个连接杆大外径的一端均连接有一个角形卡口,两个角形卡口开口相对构成螺栓夹持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解决了目前工具无法完成的操作任务。整个装置设计新颖巧妙,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