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906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88615.9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子网母线接口变换器的控制技术领域,带中点电位波动抑制的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控制方法,步骤一、采集交直流母线电压和交流母线电流并进行坐标变换;步骤二、进行下垂控制环节的设计、步骤三,进行电流闭环解耦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四,设计中点电位滞环控制环节与SVPWM调制环节进行配合。本发明将三电平拓扑应用于混合微网的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中,提高了系统传输功率的容量与电压等级。同时,在证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实现交直流子网功率平衡、母线电压支撑以及电能质量治理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解决了中点电位波动对直流母线电压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27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03875.3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任远 , 常潇 , 孟润泉 , 刘翼肇 , 王旭 , 李慧蓬 , 李胜文 , 高乐 , 王锬 , 樊瑞 , 张世锋 , 赵军 , 张敏 , 肖莹 , 田翰臻 , 冯磊 , 王龙 , 赵旭伟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功率变换器测试平台,一种微电网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实证测试平台,包括交流母线、直流母线、第一化学能电池模拟装置、第一光伏电池模拟装置、第二化学能电池模拟装置、第二光伏电池模拟装置、交流电源、隔离变压器、电网模拟装置、模拟阻抗、交流模拟负载、功率分析仪、多抽头变压器、待检测接口变换器、电能质量分析仪、直流模拟负载、检测操作系统、10个开关,一套测试平台能够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中小型微电网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的性能测试,适应于交流侧120~380V电压等级,直流侧110~750V电压等级的待检测双向功率变换器测试,具有多适应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2770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14125.3
申请日:2019-08-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列车运行条件下的杂散电流仿真建模方法,涉及杂散电流仿真建模领域。本发明从杂散电流分布特性出发,利用符合实际地铁线路特征的“钢轨-排流网-埋地金属-大地”四层地网结构模型,将列车及牵引变电所都看作直流源共同对地注入电流,基于此利用微元法推出单注入源作用下地网电气量的分布模型,再将各个注入源作用结果进行叠加得整条线路上电气量的分布情况,最终使得仿真得到的全线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数值更加符合实际值。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杂散电流分布模型仅由单一列车驱动以及仅为一两个变电站供电,存在模型结构简单且边界条件和实际情形有较大区别等缺陷,致使其仿真结果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2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06740.7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电流积分比的极间短路选线方法,涉及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继电保护领域。首先分析了直流配电系统线路发生极间短路故障后的故障电流特征,然后利用故障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电流曲线积分性质差异区分区内外故障,最后提出了基于故障电流积分比的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极间短路故障选线方案,具体为:读取线路电压、电流数据,然后确定故障启动判据,并根据判据判断是否有故障,若是则计算线路电流积分比,用线路两侧积分比表征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差异大小,与阈值比较,确定故障线路,选定区内/外故障后,发出故障信号。本发明避免噪声干扰以及电流幅值变化带来的阈值整定困难问题,提高了选线方案的可靠性,可快速识别故障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845982.X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孤岛模式下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控制技术领域,一种微网孤岛模式下具有网络自适应能力的下垂控制方法,该微网包括N个分布式直流电源DG、与分布式直流电源DG同样数量的三相逆变器、与分布式直流电源DG同样数量的LC滤波电路、交流母线,每个分布式直流电源DG经过一个三相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后再经过LC滤波电路滤除高阶毛刺,然后连接到相同的交流母线上,第i个滤波电路中其滤波电感为Li,每个滤波电路中其滤波电容Ci,N为自然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Zi为第i个分布式直流电源DG连接到交流母线上的线路中的等效阻抗,交流母线连接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27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06469.X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功率变换器领域。一种双极性双向直流变压器,包括4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2个电感和4个电容,该双极性双向直流变压器高压正极+HV连接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第一电容的C1的一端,该双极性双向直流变压器的高压正极‑HV连接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第二电容的C2的一端。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双极供电,有可以实现单极独立供电,提高了供电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69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45984.9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微电网领域,孤岛模式下直流微电网的能量优化调度方法,该直流微电网包括电源单元、储能单元、负载单元、母线、微机,电源单元发出的电转换成直流电后连接直流母线,储能单元连接直流母线,负载单元连接直流母线,电源单元包括可控电源和可再生能源,负载单元包括非可中断重要负荷和可中断非重要负荷。本专利在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了微电网运行产生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将微电网的运行维护成本和环保成本共同作为系统运行的目标,在提高微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01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76037.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波和无功功率动态补偿APF-TCR联合运行系统控制的方法,涉及电能质量治理领域,APF-TCR联合运行系统由并联型APF和TCR串联构成,联合运行系统并联接入电网,并联型APF由三相全桥、交流侧滤波电感和直流侧储能电容构成;TCR由一个双向晶闸管控制的可调电抗器并联无功补偿电容构成;联合运行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APF控制方法和可变电感非线性控制,TCR提供了宽范围的无功功率且承担了大部分PCC电压与APF之间的基波电压差,因此APF的电压应力大大降低。另一方面,APF可以弥补TCR的不足,诸如电流冲击、谐振、晶闸管开通和关断或触发角失调引起的噪声和谐波补偿容量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4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010845982.X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孤岛模式下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控制技术领域,一种微网孤岛模式下具有网络自适应能力的下垂控制方法,该微网包括N个分布式直流电源DG、与分布式直流电源DG同样数量的三相逆变器、与分布式直流电源DG同样数量的LC滤波电路、交流母线,每个分布式直流电源DG经过一个三相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后再经过LC滤波电路滤除高阶毛刺,然后连接到相同的交流母线上,第i个滤波电路中其滤波电感为Li,每个滤波电路中其滤波电容Ci,N为自然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Zi为第i个分布式直流电源DG连接到交流母线上的线路中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010868832.0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电压跌落时动态电压补偿器中串联变压器的控制技术领域。一种抑制电压补偿器串联变压器磁饱和的磁链控制法,包括三个步骤,步骤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建立的等效单相等效电路图上得出被控对象的状态方程;步骤二、设计磁链控制环节、直流偏磁抑制环节、电压调节环节三个状态反馈环节;步骤三、设计电流扰动前馈环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从结构上增加串联变压器铁芯截面积或者安装辅助绕组的方法来说,本发明提出的从控制策略上入手去抑制串联变压器磁饱和的方法更为经济,节省了成本硬件的设计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