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仿真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204092.5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仿真模拟方法及仿真模拟系统,方法包括确定接入节点位置对应的光伏发电预测曲线和负荷分配曲线;匹配光伏发电预测曲线和负荷分配曲线,根据匹配结果将光伏发电预测曲线分为预测调整段与预测非调整段;计算预测调整段的匹配曲线;向匹配曲线分配匹配源,匹配源包括存储电站电源和稳定输入源;计算预测调整段与实际调整段的差值;得到节点位置的输出曲线和计算节点位置的输出曲线与节点位置的负荷分配曲线的吻合度。本发明公开的光伏并网发电仿真模拟方法及仿真模拟系统,通过对光伏并网发电预测结合节点位置负荷来对使用该节点位置参与并网进行仿真模拟,然后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对并网或者节点位置进行调整。

    220kV数字化班组智能全景模拟实操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8411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5280.1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0kV数字化班组智能全景模拟实操工具,本发明涉及电力教育培训技术领域。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基础设备进行维护,对基础设备信息进行记录,针对基础设备进行多维度组合查询,并针对设备责任进行信息管理,其中,基础设备为配电设备;消缺管理模块:用于基础设备缺陷描述与定性,并针对缺陷位置进行定位处理,该220kV数字化班组智能全景模拟实操工具,显著提高了新员工对复杂业务流程的理解和掌握速度;减少了实物设备使用的成本和风险,同时拓宽了培训场景;实现了培训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企业人才素质的持续优化;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培训模式,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

    风力并网发电仿真模拟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982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92483.1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并网发电仿真模拟系统,其中包括风力并网发电仿真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既往数据确定风力发电源的个体动态电能输出曲线;将多个个体动态电能输出曲线累加,得到预测电能总输出曲线;比较对应时间段内预测电能总输出曲线与电网动态电能需求曲线;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风力发电源的实际电能总输出曲线,实际电能总输出曲线与电网动态电能需求曲线的差值为定值或者差值在允许范围内波动和根据风力发电源的当前存储电能量和预测电能发出量调整实际电能总输出曲线。本发明公开的风力并网发电仿真模拟方法及仿真模拟系统,通过分段预测的方式来对多个风力发电厂的并网进行预测,用以在维持电网稳定的前提下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风力发电厂的产能输出。

    光伏并网发电仿真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04092.5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仿真模拟方法及仿真模拟系统,方法包括确定接入节点位置对应的光伏发电预测曲线和负荷分配曲线;匹配光伏发电预测曲线和负荷分配曲线,根据匹配结果将光伏发电预测曲线分为预测调整段与预测非调整段;计算预测调整段的匹配曲线;向匹配曲线分配匹配源,匹配源包括存储电站电源和稳定输入源;计算预测调整段与实际调整段的差值;得到节点位置的输出曲线和计算节点位置的输出曲线与节点位置的负荷分配曲线的吻合度。本发明公开的光伏并网发电仿真模拟方法及仿真模拟系统,通过对光伏并网发电预测结合节点位置负荷来对使用该节点位置参与并网进行仿真模拟,然后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对并网或者节点位置进行调整。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8924.2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其形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模型的三维立体构建显示,方便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模型的立体化可视,提高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模型的展示效果,包括计算机设备和模型建立设备,模型建立设备包括基础底座,基础底座上可拆卸安装有玻璃罩,玻璃罩内设置有玻璃受光体,玻璃受光体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角孔,四个角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四个滑动杆外均固定连接有边架,四个边架均固定连接在基础底座内,四个滑动杆上均套装有上弹簧和下弹簧,四个上弹簧的底端均与玻璃受光体的顶端接触,四个上弹簧的顶端分别与四个边架固定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