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30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26035.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调峰需求的电力系统中长期弃风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原始系统数据,分析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的系统的调峰需求;定量分析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系统的日调峰能力并建立日尖峰负荷模型;提出含大规模风电系统的弃风风险指标计算方法。本发明可以体现风电不确定性特征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全面度量系统的风电接纳能力和中长期运行规划面临的弃风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26072.X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系统风险调度决策方法及装置,包括识别系统不确定性概率特征,针对风电短期波动特征进行风电不确定性建模;在概率优化调度模型框架下构建短期经济调度的风险决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提出风险调度决策模型求解方法。本发明可以科学实现系统备用容量优化配置,在满足大规模并网风电消纳需求的基础上有机协调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6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1109047.2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密钥分发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注册中心对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进行注册,获得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的身份认证私钥、哈希值和身份标识;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对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的身份认证私钥、哈希值和身份标识进行存储。传感器终端和节点设备根据存储的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的身份认证私钥、哈希值和身份标识采用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对接入节点设备的传感器终端进行认证并建立会话链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聚合密钥分发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可以避免单向认证的问题和中间人攻击或重放攻击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提高加密通讯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12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935381.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传感器校验技术领域的一种光学麦克风测试平台、测试系统及指向性试验方法、非接触式频响试验方法、最小偏移量试验方法和接触式频响试验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麦克风测试平台包括非接触式测试平台和接触式测试平台,非接触式测试平台包括试验台、三维支架、旋转平台、升降台、第一麦克风固定装置和参考传感器固定装置,接触式测试平台包括试验支架、试块、光学麦克风固定支架和声发射器固定支架,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麦克风测试平台及测试系统可以同时完成被测光学麦克风的非接触式测试和接触式测试,包括指向性试验、非接触式频响试验、最小偏移量试验和接触式频响试验,并且方便更换被测品,进行重复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437339A8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382778.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W12/00 , H04W12/0431 , H04W12/062 , H04W12/69 , H04L9/32 , H04L9/24 ,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注册信息,并发送第二注册信息至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二节点的身份标识和第二节点的第一功能代码哈希值;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第一节点的身份标识和第一节点的第一功能代码哈希值;生成随机数,读取第一节点的身份标识、功能代码及当前时间戳,生成认证指令;将所述认证指令发送至第二节点,使得第二节点基于接收到的认证指令进行认证校验;响应于第二节点成功完成认证校验的信号,获得与第二节点协商出的临时会话密钥,完成无线传感网络认证与密钥协商。本发明能够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所需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49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246557.9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物联网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物联网协议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针对通信设备或网络系统设计对应的测试架构;步骤2:归纳总结测试对象的工作流程,得到各测试对象对应的有限状态机模型;步骤3:根据各测试对象对应的有限状态机模型采用T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步骤4:采用等价类划分法优化测试用例;步骤5:采用边界值法进一步优化测试用例。本发明使得协议测试能够高效、全面地反映被测实现的质量,改善了测试结果准确性,提升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8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978019.8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低功耗传感器的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传感器根据区域位置编码数据Pos,计算区域位置Tpos,根据区域位置Tpos和激励数据Stimu,调用PUF硬件指纹提取算法,选取区域位置Tpos对应的PUF硬件指纹中字段作为PUF硬件指纹密钥K。传感器根据PUF硬件指纹密钥K,加密区域位置编码数据和激励数据Pos||Stimu得到APOS,将ID||APOS发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根据映射表,取出设备号ID对应的PUF硬件指纹选取字段作为PUF硬件指纹密钥K',解密APOS得到Pos'||Stimu'。如果Pos'||Stimu'和Pos||Stimu结果一致,传感器通过认证。本发明实现阻断非法传感设备不断发送数据、防止非法汇聚节点接入网络、防止一次获取全部传感器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496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46557.9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物联网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物联网协议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针对通信设备或网络系统设计对应的测试架构;步骤2:归纳总结测试对象的工作流程,得到各测试对象对应的有限状态机模型;步骤3:根据各测试对象对应的有限状态机模型采用T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步骤4:采用等价类划分法优化测试用例;步骤5:采用边界值法进一步优化测试用例。本发明使得协议测试能够高效、全面地反映被测实现的质量,改善了测试结果准确性,提升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3086.9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组加密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原始密钥和轮数作为输入数据,输入至第一轮函数,获得若干个与轮数相关的子密钥;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组,获得若干组数据;分别将各组数据和所有与轮数相关的子密钥作为输入数据,输入至第二轮函数,得到若干组加密数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加密效率和降低所需能耗和内存,本发明的子密钥生成过程和数据加密过程具备一致性,能够抵抗相关密钥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09047.2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密钥分发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注册中心对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进行注册,获得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的身份认证私钥、哈希值和身份标识;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对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的身份认证私钥、哈希值和身份标识进行存储。传感器终端和节点设备根据存储的传感器终端、节点设备的身份认证私钥、哈希值和身份标识采用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对接入节点设备的传感器终端进行认证并建立会话链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聚合密钥分发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可以避免单向认证的问题和中间人攻击或重放攻击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提高加密通讯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