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988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252603.2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失控下锂电池产气速率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将切割顶盖的单体电芯放入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采集压力信息和温度信息;检测单体电芯随温度的状态变化,获得单体电芯自放热开始温度和热失控发生临界点温度;在单体电芯自起始至达到自放热开始温度的时间段内,计算获得加热装置内电解液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在单体电芯从自放热开始温度到热失控发生临界点温度的时间段内,根据电解液蒸汽压计算获得产气引起的压力与温度的关系;根据产气引起的压力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单体电芯产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加入电解液蒸汽压对产气过程进行分析,获得的单体电芯产气速率更加准确,为锂电池热失控预警提供更准确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76759.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89 , G01R31/36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充电流脉冲的电池内短路故障识别方法,利用电动汽车充电时的预充阶段向大电流充电阶段转换的电流变换过程,根据采集得到的串联电池组内每个单体电压响应以及电流信息,首先考察小电流预充阶段电池端电压离群情况,重点考察预充过程中总体电压较低单体;对目标电池建立电池内短路故障等效电路模型,辨识模型内微短路电阻的数值来判断电池单体是否存在内短路故障;从而实现电池内部微短路故障的早期发现。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等电池单体和成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85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52603.2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失控下锂电池产气速率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将切割顶盖的单体电芯放入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采集压力信息和温度信息;检测单体电芯随温度的状态变化,获得单体电芯自放热开始温度和热失控发生临界点温度;在单体电芯自起始至达到自放热开始温度的时间段内,计算获得加热装置内电解液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在单体电芯从自放热开始温度到热失控发生临界点温度的时间段内,根据电解液蒸汽压计算获得产气引起的压力与温度的关系;根据产气引起的压力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单体电芯产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加入电解液蒸汽压对产气过程进行分析,获得的单体电芯产气速率更加准确,为锂电池热失控预警提供更准确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023304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241112.8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消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储能预制舱、储液池、升降装置、第一灭火装置以及第二灭火装置;升降装置设置于储液池内,储能预制舱设置于升降装置上,且正常状态时储能预制舱高于储液池内的灭火流体的液位;储能预制舱内分布设置有检测装置及至少一个电池簇,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信号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灭火控制信号、第二灭火控制信号和下降控制信号,第一灭火控制信号控制开启第一灭火装置,第二灭火控制信号控制开启第二灭火装置,下降控制信号控制升降装置下降以使储能预制舱没入所述储液池的灭火流体中;该系统能够防止火灾进一步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202330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241112.8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消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储能预制舱、储液池、升降装置、第一灭火装置以及第二灭火装置;升降装置设置于储液池内,储能预制舱设置于升降装置上,且正常状态时储能预制舱高于储液池内的灭火流体的液位;储能预制舱内分布设置有检测装置及至少一个电池簇,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信号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灭火控制信号、第二灭火控制信号和下降控制信号,第一灭火控制信号控制开启第一灭火装置,第二灭火控制信号控制开启第二灭火装置,下降控制信号控制升降装置下降以使储能预制舱没入所述储液池的灭火流体中;该系统能够防止火灾进一步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09096.5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内变电站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和系统,该计算方法基于所述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以及所述户内变电站所在区域的环境数据,构建考虑空调设备碳排放、照明以及通风设备碳排以及机柜设备碳排放的户内变电站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并通过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碳排放的计算。该方法结合户内变电站所包含的设备,充分考虑空调设备碳排放、照明以及通风设备碳排以及机柜设备碳排放,考虑因素充分且更切合实际户内变电站运行阶段运行情况,降低对碳排放计算量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645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31750.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步骤包括:计算两种典型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该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决策者在短时间内计算变电站建筑的碳排放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优化和决策,也能够在初步设计阶段为相关人员提供关键的碳排放信息,以便更早地采取减排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36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0119.2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轮询抽取式集装箱储能热失控检测方法及消防装置,按照轮询顺序依次控制各电池模组的电磁阀打开与闭合,抽取呈打开状态的电磁阀所对应的电池模组的内部气体,并用于热失控检测;当检测到发生热失控时,当前呈打开状态的电磁阀所对应的电池模组为热失控故障发生位置;对发生热失控故障的电池模组实施消防措施。只需要在采集管道的干路上安装一套热失控探测器,不需要在每个电池簇或电池pack内安装探测器,有效降低检测装置的成本;通讯方式简单,结构简单,可行性高;管道不易损坏,探测器和真空泵更换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可准确定位集装箱内发生热失控的电池簇或电池pack;实现集装箱内的定点灭火,提高灭火效率,不损坏其它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27980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20120.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速率与产气量测量装置及方法,在电池热失控下,控制惰性气体以恒定流量流过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二质量流量计的同时,热失控释放气体流过第二质量流量计,从而实现在不受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直接测量热失控过程中的产气速率及产气量。测量方法的准确性高、测量装置操作简单,还可根据需要实时监控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的电池温度、气体浓度和电压变化情况,为电池热失控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为该类电池在以后的热失控早期预警及防控设计方面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31729.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低碳为导向的变电站建筑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包括:收集变电站建筑的各种信息,建立生产阶段与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模型;选定变电站建筑方案的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变量;以外围护结构界面的保温材料厚度为优化变量,以生产阶段以及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总值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调用遗传算法对变电站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进行低碳优化,输出各外围护结构界面的保温材料厚度。该优化设计方法能够综合考虑生产阶段与运行阶段碳排放量,优化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与保温材料层厚度,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绿色效果,对于我国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发展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