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7505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39270.5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6 ,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量测量系统的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储存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装载电网,并将数据库中的典型负荷日的量测数据加载到电网上;根据典型负荷日的量测数据,在电网中对每条线路设置故障方案;根据电网、故障方案和虚拟测量单元,利用相量测量系统测试设置了不同数量的虚拟测量单元的电网,获得电网的故障位置;对比故障方案中的故障位置和输出的故障位置,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对比利用相量测量系统测试的故障位置和设置的故障方案中的故障位置,获得相量测量系统的检测的准确性及比较不同相量测量系统的优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39196.7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调节装置的参数匹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目标网络模型和目标网络模型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运行数据;步骤二:初始化目标调节装置的仿真参数;步骤三:根据自动电压控制算法对装载有当前仿真参数的目标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目标网络模型在当前仿真参数下对应的运行数据,并基于当前仿真参数对应的运行数据判断当前仿真参数与原始运行数据是否匹配;步骤四:若不匹配,则调节目标调节装置的仿真参数,并跳转至步骤三,直至当前仿真参数与原始运行数据匹配,输出当前仿真参数。本发明可以确定与运行环境匹配的调节装置的仿真参数,使无功补偿装置和储能装置的容量与无功调节速率均与运行环境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29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333330.8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模型分析的无功设备选型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互联网仿真分析计算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初始化、变压器及相关无功设备详细建模、数据分析、无功设备选型和最优电压曲线分析共五个程序模块,无功设备选型模块,用于根据自动电压控制算法进行仿真,进行无功设备模型和参数条件下结果对比,得出无功设备选型建议,方法包括S1初始化、S2变压器及相关无功设备详细建模、S3数据分析、S4无功设备选型和S5最优电压曲线分析共五个步骤;其通过初始化、变压器及相关无功设备详细建模、数据分析、无功设备选型和最优电压曲线分析五个程序模块等,实现了无功设备与运行环境匹配程度高,无功设备动作次数减少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05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139270.5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量测量系统的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储存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装载电网,并将数据库中的典型负荷日的量测数据加载到电网上;根据典型负荷日的量测数据,在电网中对每条线路设置故障方案;根据电网、故障方案和虚拟测量单元,利用相量测量系统测试设置了不同数量的虚拟测量单元的电网,获得电网的故障位置;对比故障方案中的故障位置和输出的故障位置,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对比利用相量测量系统测试的故障位置和设置的故障方案中的故障位置,获得相量测量系统的检测的准确性及比较不同相量测量系统的优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33330.8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模型分析的无功设备选型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互联网仿真分析计算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初始化、变压器及相关无功设备详细建模、数据分析、无功设备选型和最优电压曲线分析共五个程序模块,无功设备选型模块,用于根据自动电压控制算法进行仿真,进行无功设备模型和参数条件下结果对比,得出无功设备选型建议,方法包括S1初始化、S2变压器及相关无功设备详细建模、S3数据分析、S4无功设备选型和S5最优电压曲线分析共五个步骤;其通过初始化、变压器及相关无功设备详细建模、数据分析、无功设备选型和最优电压曲线分析五个程序模块等,实现了无功设备与运行环境匹配程度高,无功设备动作次数减少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4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139196.7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调节装置的参数匹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目标网络模型和目标网络模型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运行数据;步骤二:初始化目标调节装置的仿真参数;步骤三:根据自动电压控制算法对装载有当前仿真参数的目标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目标网络模型在当前仿真参数下对应的运行数据,并基于当前仿真参数对应的运行数据判断当前仿真参数与原始运行数据是否匹配;步骤四:若不匹配,则调节目标调节装置的仿真参数,并跳转至步骤三,直至当前仿真参数与原始运行数据匹配,输出当前仿真参数。本发明可以确定与运行环境匹配的调节装置的仿真参数,使无功补偿装置和储能装置的容量与无功调节速率均与运行环境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2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1254595.2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互联网故障集分散生成和集中组合系统,其包括客户端系统、故障集生成区域子系统以及中央分析系统。本发明还包括利用上述系统进行能源互联网故障集分散生成和集中组合的方法。本发明在保护用户网络结构、设备属性等秘密的同时,充分利用用户计算资源,实现故障集快速准确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2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54595.2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互联网故障集分散生成和集中组合系统,其包括客户端系统、故障集生成区域子系统以及中央分析系统。本发明还包括利用上述系统进行能源互联网故障集分散生成和集中组合的方法。本发明在保护用户网络结构、设备属性等秘密的同时,充分利用用户计算资源,实现故障集快速准确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7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0926956.4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光储一体化并网装置,包括:并网变流器、光伏控制模块、储能控制模块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并网变流器、光伏控制模块、储能控制模块三者协同运行;当并网点电压落入自主电压控制区间时,并网变流器运行于自主电压控制模式,下行调节输出功率;光伏控制模块运行于MPPT模式,实现光伏组件最大功率追踪;储能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直流电压母线稳定,储能控制模块控制储能电池吸收光伏组件额外出力。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推进用户侧的光伏‑储能协同开发,显著提升用户侧分布式光伏的消纳水平,避免弃光,增强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台区的联络线功率可调控能力,保障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电网的安全、可靠、清洁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4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2305.9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艳 , 王士柏 , 苗伟威 , 周光奇 , 赵晋斌 , 王楠 , 于芃 , 王成龙 , 王玥娇 , 邢家维 , 刘奕元 , 杨颂 , 秦昌龙 , 袁帅 , 张辉 , 李俊恩 , 王彦卓 , 常万拯 , 李庆华 , 徐冰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与共享储能协同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对新能源场站进行分析,建立新能源场站的频率响应模型;基于所述频率响应模型对配电网系统负荷进行分析,确定配电网系统的负荷扰动情况,并根据所述负荷扰动情况,确定配电网系统的最小虚拟惯量;基于所述最小虚拟惯量,对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和储能进行虚拟惯量评估,并根据虚拟惯量评估结果对新能源场站和共享储能出力情况进行协同控制调整。本发明具有更好的调频特性,充分挖掘了新能源场站自身的惯性支撑能力,以自身共享储能为系统提供惯性支撑,对解决未来高渗透率低惯量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稳定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