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板面降雨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1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56798.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光伏板面降雨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挡水边、集水槽、电动推杆、连杆、折弯支架、集水管、送水管、过滤器、主水管、水箱、出水口、光伏板支架、进水口和控制系统等;一种光伏板面降雨收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组装、设定参数、判断收集条件、开启装置、关闭装置和待机状态等步骤。本发明能够对光伏板上的降雨进行收集和存储,并设置有水箱出水口,可以对收集的水资源进行取出利用,可以针对具有落差和夹角的光伏板进行降雨收集,适用于布置在坡地上的光伏板。本发明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是否降雨和水箱是否装满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收集过程实现自动化,并且在不收集时,将集水槽竖起,避免积尘,增加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退化草场生态修复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64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891290.3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退化草场生态修复用装置及方法,包括伸缩液压支柱,太阳能设备包括框架和多块太阳能板,框架与伸缩液压支柱转动连接,集雨设备包括汇集槽、导流管和储水罐,在装配过程中,框架与伸缩液压支柱之间具有预设角度,根据太阳的照射光线角度变化调节预设角度,传感系统设置于草场上。本申请中通过太阳能板与集雨设备的相互配合,随着草场的生态变化,装置通过传感系统不断监测并收集环境数据,实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数据智能分析草场状态,操作人员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预设角度,使太阳能板能够持续吸收太阳光,同时太阳能板作为草地的遮阴集雨设备,进而有效确保草场植被的生长促进草场的生态修复,从而实现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种农作物精准供水播种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967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3706.7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精准供水播种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如下工作步骤:S1、将机架固定在载具上,根据播种参数调整各个布料管件之间的间距;S2、将种子、水分别放入所述机架的储物槽和储水桶中;S3、所述载具带动机架整体位移,在播种中,由定量组件向布料管件输送对应的水流,在播种时形成水流喷出,使水分布在种子四周区域内,实现对种子四周土地的湿润;本发明在播种过程中,通过定量组件向布料管件内输送适量水分,并由布料管件将水分和种子一起喷出,实现对种子四周区域的湿润,保证顺利生长,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降低种植成本。

    地下滴灌联合水力种植减蒸促萌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38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80289.8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滴灌联合水力种植减蒸促萌发的方法,通过播种时在种子特定位置给予足以支持萌发的水量,有效完成种子萌发后,继而进行集约化地下滴灌管理,地下滴灌和水力种植的结合使得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土壤表面保持干燥状态,可有效避免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蒸发损失,进一步提高地下滴灌的水分利用效率。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地下滴灌联合水力种植减蒸促萌发的实验方法中确定农田小区作物蒸散量的装置系统,该装置系统通过基建设施在农田小区布设大范围的蒸散测量装置,并在该范围内布设植物带模拟农田环境,该装置通用性强,能有效提高实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减小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对滴灌过程中节水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滴灌的土壤水分运移动态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791939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23043041.3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滴灌的土壤水分运移动态监测装置,包括:实验箱体和流量监测设备;所述实验箱体为沿圆柱体轴心纵切后90°的环状扇形体,由透明的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所述实验箱体内分层填充具有设定容重的土壤,在土壤内以预定间隔布设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流量监测设备包括有压输水管和流量计,有压输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通过流量计控制滴灌流量。本实用新型能客观、长时间、可连续性的动态监测箱体内土壤水分的运移情况,为最适宜滴灌参数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科学、生态学等相关科学研究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