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77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30395.6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用能舒适度时变性的商场楼宇调峰容量评估方法,包括,建立计及用能舒适度时变性的商场楼宇调峰容量评估模型,以需求响应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包括能量平衡约束,设备电功率约束,蓄电池功率约束,负荷响应约束,联络线负荷波动约束和用能舒适度约束;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调用相应的求解器进行求解;输出求解结果,包括:冷热电负荷响应量、蓄电池出力、联络线负荷、需求响应效益等。本发明围绕商场楼宇负荷特点,计及某段时间内用能舒适度需求变化的可能性,构建用能舒适度时变性指标,贴近用户真实需求,准确评估商场楼宇的调峰容量,支撑商场楼宇更好地参与日前市场交易。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7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730395.6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用能舒适度时变性的商场楼宇调峰容量评估方法,包括,建立计及用能舒适度时变性的商场楼宇调峰容量评估模型,以需求响应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包括能量平衡约束,设备电功率约束,蓄电池功率约束,负荷响应约束,联络线负荷波动约束和用能舒适度约束;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调用相应的求解器进行求解;输出求解结果,包括:冷热电负荷响应量、蓄电池出力、联络线负荷、需求响应效益等。本发明围绕商场楼宇负荷特点,计及某段时间内用能舒适度需求变化的可能性,构建用能舒适度时变性指标,贴近用户真实需求,准确评估商场楼宇的调峰容量,支撑商场楼宇更好地参与日前市场交易。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9289.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直流负荷的虚拟电厂系统及运行方法,该虚拟电厂系统包括:新能源发电系统,直流储能系统,能量控制系统,三相整流桥模块和直流电能表;本系统通过能量控制系统监测新能源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直流储能系统荷电状态和直流负荷需求功率,以及控制新能源发电系统、直流储能系统和三相整流桥模块与直流母线连接线路的通断。本发明根据实时电价和直流负荷需求制定面向智能家居直流负荷的虚拟电厂运行策略,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降低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89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61236.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多能流系统反监听方法及装置,构建多能流系统与综合能源系统云平台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综合能源系统云平台通过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进行量子密钥的分发。多能流系统各能流区块间主站节点将传输信息发送到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通过密钥进行加密。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中加密的传输信息选择最优路径进行转发。综合能源系统云平台的量子通信终端接收到最优路径转发的加密明文,并对明文进行解密,获得传输信息。利用监听者的扰动态|s>进行反监听验证。若存在监听,则放弃此次通信,并发出预警。本发明有助于发现多能流系统中的数据监听行为,保障多能流信息能量融合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04913.X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的负荷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负荷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网负荷数据并进行整合;将整合后的电网负荷数据输入至负荷预测模型预测负荷数据;基于预测的电网负荷进行负荷管理;本发明通过采集并整合实时电网负荷数据提高了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使得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策略更为精确和高效。其次,动态调整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策略不仅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还有助于平衡电网负荷,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引入的反馈机制能持续优化预测模型,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条件的变化,确保系统长期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48974.6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庆 , 陆震军 , 陈毓春 , 仲志强 , 张宇峰 , 林慧婕 , 张卫国 , 张良 , 刘永春 , 顾琳琳 , 李浩 , 郑红娟 , 陈良亮 , 杜炜 , 方佳伟 , 孙季泽 , 周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站电力负荷可调潜力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本发明根据历史序列、充电车数量预测模型、功率可调充电车数量预测模型、充电负荷预测模型、负荷可调潜力预测模型获取负荷可调潜力序列B,实现较准确的充电站电力负荷可调潜力预测,可为电力负荷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21800.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站优化选址的方法及系统,根据城市中电动汽车历史行驶数据和电动汽车充电数据,每间隔一段时间计算每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概率;在预先获取的城市地图上按经纬度坐标进行网格划分,获得多个需求网格;根据每辆电动汽车的经纬度坐标,对每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概率进行空间离散化,得到不同时刻不同需求网格的充电概率;计算每个需求网格的充电概率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将城市中现有充电站按经纬度坐标分配到对应的需求网格,得到供给网格;基于供给网格和每个需求网格的充电概率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获取每个需求网格的剩余需求;根据每个需求网格的剩余需求,分配待安装的充电桩。
-
公开(公告)号:CN10993613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1910174317.X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双端柔性互联配电系统及配电方法,配电网双端柔性互联配电系统具备两个交流端口和一个直流配电端口,通过内部的电力电子设备、开关和储能构成的电气回路,以及控制器、交换机和测量互感器构成的测控回路的配合实现两个交流端口的柔性互联,同时提供直流源的输出。使用所述系统,提出的配电方法包括交流配电端口1、直流配电端口2和内部设置故障下的配电切换方案。本发明可通过双端供电系统的柔性交互,实现闭环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144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990070.0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5G智能电网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智能电网数据聚合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生成系统私钥和系统公钥;基于系统私钥、系统公钥生成网关密钥以及智能电表的密钥;基于智能电表的密钥和系统公钥对智能电表的状态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得到智能电表状态消息的签名;基于智能电表的状态消息得到短消息,以及,基于网关密钥和系统公钥对智能电表状态消息的签名进行聚合得到短签名;基于短消息和短签名对智能电网进行状态统计。本发明能够满足智能电网数据聚合过程中数据完整性、状态信息统计、低计算成本、低通信成本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9407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402432.3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北明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停电故障研判方法,包括:筛选停电失压用户并获取所述停电失压用户的配电网拓扑;针对停电失压用户建立蚁群,根据配电网拓扑建立总体路径矩阵;对蚁群分布进行判断以确定蚁群搜索的子路径矩阵,以此作为子信息素矩阵;利用蚁群算法进行故障搜索,对蚁群中的所有蚂蚁进行路径搜索,并同步更新子信息素矩阵的元素数值;以所有蚂蚁均已判断为终止条件,子信息素矩阵中元素最大值即为停电故障点。本发明在不增加硬件投入成本的情况,提升了故障定位的速度和准确度,缩短了响应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系统运行指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