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47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74334.6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nventor: 李秋燕 , 郭勇 , 马杰 , 郭建宇 , 刘向实 , 李小明 , 吴豫 , 董智 , 全少理 , 杨卓 , 郭新志 , 于昊正 , 樊江川 , 孙义豪 , 高丽萍 , 陈帆 , 刘卫民 , 杨世辉 , 皇甫霄文 , 张又文 , 刘友波 , 陈鹏 , 李争博 , 祝泳琪
IPC: H02J3/32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14 , G06F18/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可开放容量计算的源‑网多主体协同规划方法,属于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协同规划及资产效率技术领域,首先,基于动态可开放容量概念及配电网拓扑结构,分电网侧和负荷侧研究配电网中影响动态可开放容量大小的因素;其次,考虑光伏和储能接入配网后的影响,构建典型日下光伏出力特性曲线和储能模型;接着,分析居民投入分布式光伏、企业投资分布式储能以及电网公司升级扩建线路所需的成本及带来的效益并进行相关模型搭建;然后,嵌入动态可开放容量计算方法至光伏、储能和线路扩容多主体协同规划模型中;最后,使用Benders分解对用于提升配电网资产效率的多主体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为未来的配电网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683787.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nventor: 马杰 , 郭勇 , 李秋燕 , 刘向实 , 李小明 , 吴豫 , 董智 , 丁岩 , 全少理 , 杨卓 , 郭新志 , 于昊正 , 樊江川 , 孙义豪 , 高丽萍 , 陈帆 , 刘卫民 , 韩啸一 , 杨世辉 , 郭建宇 , 刘友波 , 任鹏哲 , 李争博 , 祁浩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GIS信息优化的配电网重构和负荷灵活接入方法,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步骤包括:获取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将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输入至GIS系统内进行空间绘制,同时根据基站覆盖面积作为单位网格对GIS系统进行网格化划分,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基于新基建负荷的接入构建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通过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对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可接入剩余容量,获取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结合元胞自动机规划算法与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并基于约束对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求解配电系统的最大可开放容量以及对应的新基建负荷接入顺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444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56695.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堆叠自编码器的配电网规划成效评估器,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梳理常用的配电网规划成效指标,按照供电可靠性与投资效益两个维度进行区分;步骤2:构建基于关联度配电网规划成效指标体系,通过计算配电网规划指标与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联度,选取关联度最强的指标作为配电网规划成效指标;步骤3:在MATLAB仿真软件中生成大量规划方案样本,计算给定条件下的配电网规划成效结果;步骤4:训练生成配电网规划成效评估器,实现快速评估;本发明具有快速获取规划成效结果并获取最优规划方案、有效解决传统模型计算方法支撑数据量大,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导致规划成效指标主要依靠经验推算,无法满足规划决策需要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09708.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nventor: 郭勇 , 李秋燕 , 刘向实 , 李小明 , 吴豫 , 董智 , 马杰 , 丁岩 , 全少理 , 杨卓 , 郭新志 , 于昊正 , 樊江川 , 孙义豪 , 高丽萍 , 陈帆 , 刘卫民 , 韩啸一 , 刘友波 , 任鹏哲 , 李争博 , 潘思蓉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新基建负荷的配电网网格动态容量评估方法,涉及配电网网格规划领域,在设定区域内,获取配电网增量负荷数据,并将配电网增量负荷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EV充电增量负荷数据与5G基站增量负荷数据;结合EV充电增量负荷数据与5G基站增量负荷数据,获取EV_5G负荷数据;构建区域配电网动态可开放容量评估模型,将EV_5G负荷数据输入至区域配电网动态可开放容量评估模型内进行求解,得到配电网的可开放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683787.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nventor: 马杰 , 郭勇 , 李秋燕 , 刘向实 , 李小明 , 吴豫 , 董智 , 丁岩 , 全少理 , 杨卓 , 郭新志 , 于昊正 , 樊江川 , 孙义豪 , 高丽萍 , 陈帆 , 刘卫民 , 韩啸一 , 杨世辉 , 郭建宇 , 刘友波 , 任鹏哲 , 李争博 , 祁浩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GIS信息优化的配电网重构和负荷灵活接入方法,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步骤包括:获取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将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输入至GIS系统内进行空间绘制,同时根据基站覆盖面积作为单位网格对GIS系统进行网格化划分,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基于新基建负荷的接入构建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通过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对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可接入剩余容量,获取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结合元胞自动机规划算法与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并基于约束对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求解配电系统的最大可开放容量以及对应的新基建负荷接入顺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