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配电网建模与信息交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5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48449.X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配电网建模与信息交换方法,建立基于IEC61850的智能设备和分布式资源信息模型;依据IECCIM的扩展原则,在主站侧进行分布式资源的CIM模型扩展;对IECCIM模型与IEC61850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分析,制定融合方案,并在减少对现有标准的改动及两个标准对模型的描述趋于一致为原则,构建融合模型;根据融合模型映射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与电力系统信息模型的数据,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本发明通过研究IEC 61850将IEC CIM转为IEC 61850信息模型的主要部分,解决传统的电网通信协议非面向对象,扩展性差,不能交换设备模型;而面向消费级的物联网通信协议,在安全性和实时性上又稍显不足,无法支撑微网实时应用等问题。

    一种数智化低压配电网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51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2674.6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智化低压配电网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步骤一、对低压配电网进行区域模块划分;步骤二、通过传感器对划分的区域模块进行信息采集;步骤三、各区域模块把采集到的信息打包发送到后台终端,后台终端把采集的信息在低压配电网三维GIS上进行显示;步骤四、根据采集的信息对区域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在低压配电网三维GIS上对异常点进行显示,并对异常进行报警;本发明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报警装置,实现对配电柜内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报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解决了设备运行环境不良导致故障的问题,实现了设备安全运行。

    一种安全型集成化电力负荷管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639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44775.2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集成化电力负荷管理设备,包括终端本体和端盖,端盖通过固紧件与终端本体连接固定;终端本体通过连接件可移动调节安装间距地设置于配电箱内;载终端本体内还设有调控结构,调控结构包括基体、安装口、转轴、卷盘和涡卷弹簧;以使载波电线缠绕在卷盘上并可完成拉伸作业;在终端本体内还设有温控组件,温控组件包括温度检测探头、轴流风机、空气过滤棉、活性炭颗粒包和除尘布袋。本发明实现了在高效散热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对引入气流的过滤净化以及终端内部除尘处理的目的,同时还实现了随意调节安装位置点间距来实现负荷管理终端固定的基础上,还能完成电线长度随意调节且保证电线布局美观的效果。

    一种智能化电力工程光伏发电用变电站

    公开(公告)号:CN220732062U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22413256.2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电力工程光伏发电用变电站,包括光伏发电变电站,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本实用新型采用当遇到大雨天气时,操作者启动电机带动正反牙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活动架互相远离直至橡胶垫与通口贴合,进而对通口进行堵塞,为了进一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雨水从通口进入光伏发电变电站的内部,然后操作者启动电机旋转带动收卷轮旋转,使得收卷轮放卷遮雨布,在配重条的作用下,使得遮雨布下移直至配重条与磁条贴合,从而进一步防止雨水从通口进入光伏发电变电站的内部,该装置具备防雨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新能源电力配电箱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67114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3396107.6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电力配电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接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顶部固接有挡雨檐;所述配电箱侧壁铰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配电箱侧壁呈对称设有第一通风口;设备在长时间的暴晒下,设备内温度会急剧上升,当设备内温度过高时,设备内的连接装置在电力的影响下造成短路,此时通过设备内的温度传感器对设备内的温度进行监测,温度传感器会打开抽气泵使抽气泵进行工作,此时抽气泵会通过吸风口将第二通风口外部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输送至配电箱内部,使配电箱内部的热量通过连接管流通的空气从第一通风口排出,减少了配电箱内温度过高时电力分配装置短路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