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44682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404094.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铠装丝材料疲劳腐蚀的电化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本发明的疲劳载荷控制系统包括电机、凸轮、圆形转轮、连杆、压头和速度控制器;所述的速度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凸轮,该凸轮与位于凸轮下方的圆形转轮配合使用;所述的圆形转轮安装在一转轮座上,所述的转轮座连接连杆;该连杆贯穿腐蚀环境容纳箱的上盖,连杆的底部连接压头;所述的转轮座与腐蚀环境容纳箱上盖之间设有一套在连杆上的复位弹簧;电化学测试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及辅助电极,所述的电极通过导线与一恒电位仪连接。本发明可实现疲劳腐蚀模拟与电化学测试同时进行,便于实时检测试样疲劳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4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92355.2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缆铠装丝材缝隙腐蚀实验测试的装置及评价方法。目前,急需建立一种能够合理反映海缆金属铠装丝材缝隙腐蚀风险并提供定量评价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包括海水介质实验箱和缝隙腐蚀夹具,所述的缝隙腐蚀夹具置于海水介质实验箱中;所述的海水介质实验箱,作为盛放溶液以模拟海水腐蚀环境的容器;所述的缝隙腐蚀夹具,作为丝材缝隙腐蚀模拟的主体,用于夹持丝材和调节两丝材之间的人工缝隙;所述的缝隙腐蚀夹具为一凹字形支撑座,其两侧竖板在同轴直线上各开两个支撑限位孔。本发明可通过调节缝隙腐蚀夹具调节缝隙大小并在试样上施加张应力,模拟铠装丝材服役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797168.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铜铠装层的阴极保护防腐装置。本发明包括上铁芯、下铁芯、上弧形金属套件、下弧形金属套件、金属钉爪、阳极和螺栓;所述上铁芯和下铁芯的两端采用螺栓连接,用于紧固在海底电缆的聚丙烯绳外被层上,上铁芯和下铁芯的外表面浇铸阳极;所述的上弧形金属套件和下弧形金属套件分别固定在上铁芯和下铁芯的内壁上;所述上弧形金属套件和下弧形金属套件的中部均连接一金属钉爪;所述金属钉爪的下部用于穿过海底电缆的聚丙烯绳外被层与铜铠装层接触。本发明使金属钉爪通过机械力穿过聚丙烯绳,使被保护海底电缆的铜铠装层与金属钉爪及阳极形成回路,通过牺牲阳极来保护阴极,进而保护海底电缆。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43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392355.2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17/02
Abstract: 况。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缆铠装丝材缝隙腐蚀实验测试的装置及评价方法。目前,急需建立一种能够合理反映海缆金属铠装丝材缝隙腐蚀风险并提供定量评价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包括海水介质实验箱和缝隙腐蚀夹具,所述的缝隙腐蚀夹具置于海水介质实验箱中;所述的海水介质实验箱,作为盛放溶液以模拟海水腐蚀环境的容器;所述的缝隙腐蚀夹具,作为丝材缝隙腐蚀模拟的主体,用于夹持丝材和调节两丝材之间的人工缝隙;所述的缝隙腐蚀夹具为一凹字形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9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97168.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铜铠装层的阴极保护防腐装置。本发明包括上铁芯、下铁芯、上弧形金属套件、下弧形金属套件、金属钉爪、阳极和螺栓;所述上铁芯和下铁芯的两端采用螺栓连接,用于紧固在海底电缆的聚丙烯绳外被层上,上铁芯和下铁芯的外表面浇铸阳极;所述的上弧形金属套件和下弧形金属套件分别固定在上铁芯和下铁芯的内壁上;所述上弧形金属套件和下弧形金属套件的中部均连接一金属钉爪;所述金属钉爪的下部用于穿过海底电缆的聚丙烯绳外被层与铜铠装层接触。本发明使金属钉爪通过机械力穿过聚丙烯绳,使被保护海底电缆的铜铠装层与金属钉爪及阳极形成回路,通过牺牲阳极来保护阴极,进而保护海底电缆。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9902.5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不同接地材料与土壤接触性能差异的方法,属于接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涵盖了从不同接地材料样本准备到土壤处理、离子浓度变化、压力施加、温度梯度、不同质地对比以及长期自然环境暴露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接地材料与土壤接触性能,本发明实现了对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深入研究了离子浓度、动态压力、温度等具体因素对接地材料接触性能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20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965704.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比色荧光双重响应铁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比色荧光双重响应铁离子荧光探针的结构中含有罗丹明b结构和水杨酸结构,其中罗丹明b结构存在闭环及开环两种结构,当其处于闭环结构时溶液无色且不发光;当其开环结构时,溶液呈粉红色且发出强烈的荧光;水杨酸能够与Fe3+结合,可用于紫外吸收光谱测定Fe3+。在本发明中,当待测样品中含有Fe3+时,Fe3+能与荧光探针中的‑NH‑CO‑基团和‑N‑CO‑基团发生络合反应,实现红色增强荧光响应,同时使得罗丹明b结构部分发生开环反应,从而实现铁离子的比色荧光双重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2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5704.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比色荧光双重响应铁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比色荧光双重响应铁离子荧光探针的结构中含有罗丹明b结构和水杨酸结构,其中罗丹明b结构存在闭环及开环两种结构,当其处于闭环结构时溶液无色且不发光;当其开环结构时,溶液呈粉红色且发出强烈的荧光;水杨酸能够与Fe3+结合,可用于紫外吸收光谱测定Fe3+。在本发明中,当待测样品中含有Fe3+时,Fe3+能与荧光探针中的‑NH‑CO‑基团和‑N‑CO‑基团发生络合反应,实现红色增强荧光响应,同时使得罗丹明b结构部分发生开环反应,从而实现铁离子的比色荧光双重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42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327174.7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大学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钢筋预埋件在混凝土浅埋区腐蚀速率的装置及方法。目前,并没有系统成熟的方案对钢筋预埋件的腐蚀程度进行检测、评估。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包括海绵基座,所述海绵基座的中央有一用于穿圆形钢筋预埋件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海绵基座上装有不与圆形钢筋预埋件直接接触的辅助电极及不与圆形钢筋预埋件接触的参比电极。本发明的三电极装置,便于用电化学检测技术检测待测钢筋的电化学参数,并通过数值模拟提出了阳极面积的确定方式,通过极化曲线法原理以及理论分析得到锈蚀电流密度,定量分析钢筋锈蚀状况,实现电化学检测技术在混凝土浅埋区圆形钢筋预埋件锈蚀检测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35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4602.1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06F18/241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金属腐蚀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的电网金属腐蚀预测方法,包括:通过预设非线性数据降维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利用训练样本,对SVM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模型,然后通过筛选后的优化算法对初始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初始模型的最优参数;通过最优参数和所述测试样本,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预测模型;将待预测数据输入所述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结果。由于筛选后的优化算法优化效果更好,进一步保证最优参数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