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26380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20287296.0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接地网拓扑结构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流激励电流源与探测终端,所述的探测终端包括磁场测量传感器组、无线通信模块、协调器、主控制模块和上位机,所述的磁场测量传感器组包括多个磁场测量传感器;所述的交流激励电流源用于与接地网连接,使接地网上方产生一个感应磁场;所述的磁场测量传感器组用于测量接地网的磁场特征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采集数据,协调器识别无线通信模块的网络地址,通过主控制模块将采集数据上传给上位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接交流激励电流源作为磁场信号发生器,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数据实时无线传输,避免了现场布线的繁琐,提升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46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31716.9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循环深度的储能系统损耗成本计算与最优调度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对阿伦尼乌斯公式凹函数半经验模型进行改进,得到循环深度对于储能电池寿命衰减额的影响;根据循环深度对电池循环衰减的影响程度,构建考虑储能电池损耗成本的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衰减模型;根据分段线性化方法,提出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衰减模型的线性化方案,计算得到在日前调度情况下储能系统的最优充放电调度策略。本发明基于储能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放电深度,能够获得储能系统的电池寿命衰减;建立考虑储能电池损耗成本的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衰减模型,实现储能系统成本的精细化度量,得到考虑电池损耗成本的储能系统最优调度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15693.2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16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缆沟道通风特性的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测量空气温度值、深层土壤温度值、通风系统进风口处温度值、所述通风系统进出风口和电缆沟道内多处风速值,结合通风电缆沟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特点,建立电缆沟通风系统内三维流体场与温度场耦合求解的物理和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准确计算,得到通风电缆沟内三维流场的速度分布和电缆以外区域的三维温度场分布,根据求得的电缆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得到在设定通风条件下的电缆允许载流量。本发明在将电缆沟道内多位置通风流量系数纳入参考体系后,不仅实现电缆允许载流量的实时计算,还可以为工程实际中电缆沟通风方案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7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63243.7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换流阀均压电极结垢厚度检测方法及装置。针对现有换流阀均压电极结构厚度检测准确度不高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换流阀均压电极结垢厚度检测方法,包括:启动均压电极结垢厚度检测装置;对回波信号经模拟滤波和小波变化进行降噪,获得降噪后的超声回波信号,其中,小波变化采用改进的协同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小波阈值函数中的调节因子和阈值;通过波原子变换对信号进行进一步降噪,并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时频分析,实现对均压电极结垢回波信号特征的提取;将提取出的特征输入Bi‑LSTM模型,完成对均压电极结垢厚度的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达到更好的检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68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58158.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电缆周期性负荷载流能力的仿真试验计算方法。本发明参照IEC 60853‑2周期性负荷载流量计算标准,建立电缆负荷仿真周期,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电缆实际敷设运行工况仿真模型,通过设置模型参数,进行周期性负荷载流仿真试验,获取载流过程中电缆导体温度、电缆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进而评估电缆周期性负荷载流能力及优化高压电缆周期性负荷载流情况下的增容能力。本发明具有低成本、难度小、运行时间短、风险低的优势,同时能得到较好的计算结果,为日周期性负荷下的电缆增容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98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054544.4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阀内冷系统均压电极均压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针对目前换流阀均压电极均压不均匀引起的内冷系统漏水、击穿和堵塞问题,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利用换流阀阀层内冷系统的物理模型,结合内冷水水质参数、水循环回路几何参数建立换流阀内冷系统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均压电极未结垢时的泄露电流值;通过阀冷系统电场‑流场分布特性计算出散热器腐蚀与均压电极结垢规律,分析换流阀不同运行时间后均压电极的结垢厚度与结垢形状,根据结垢材质特性参数、结垢形状几何参数计算不同运行时间后均压电极的泄露电流值。本发明具有有效评估均压电极均压能力,预测均压电极失效时间,保证换流阀阀冷系统稳定运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98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54544.4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阀内冷系统均压电极均压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针对目前换流阀均压电极均压不均匀引起的内冷系统漏水、击穿和堵塞问题,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利用换流阀阀层内冷系统的物理模型,结合内冷水水质参数、水循环回路几何参数建立换流阀内冷系统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均压电极未结垢时的泄露电流值;通过阀冷系统电场-流场分布特性计算出散热器腐蚀与均压电极结垢规律,分析换流阀不同运行时间后均压电极的结垢厚度与结垢形状,根据结垢材质特性参数、结垢形状几何参数计算不同运行时间后均压电极的泄露电流值。本发明具有有效评估均压电极均压能力,预测均压电极失效时间,保证换流阀阀冷系统稳定运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40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62498.3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便携式冲击阻抗测量装置,包括冲击电流发生器、空气开关、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主控制器、上位机及接地装置,其中,所述冲击电流发生器的一端与空气开关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空气开关一路通过分压器与电压传感器相连接,一路通过分压器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空气开关另一路与接地装置相连接,所述接地装置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主控制器与上位机相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同时缩小电容器的容量,能够满足野外测量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04337.2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1R31/12 , G06F16/215 , G06N5/04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和灰色博弈论的电缆绝缘性能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单芯电缆的绝缘属性筛选出有效的性能指标,根据关联的性能评价指标数据通过模糊理论建立绝缘性能评价矩阵,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矩阵。其次,通过改进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分析,计算各个有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w1和w2,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思想重新优化各个指标的权重向量,得到最优的综合权重结果w3。最后,通过综合权重和评价矩阵的模糊运算,结合最大隶属度的准则,分析电缆绝缘性能的评估值,实现绝缘性能的诊断和评估。本发明免了数据的冗余,释放了数据的存储资源,提高了系统计算的运行速度,对电缆的绝缘性能提供了综合有效的判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37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8068.X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阀冷系统的阵列式均压电极,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阀冷系统水路堵塞、漏水和散热失效的问题。其包括若干铝合金散热器及两根分别位于铝合金散热器上端与下端的主水管,铝合金散热器与所述主水管通过细水管连接,细水管、铝合金散热器与主水管形成水路回路,每两个铝合金散热器之间连接晶压管组件;两根主水管的两端固定安装电极体阵列分布的均压电极,四个均压电极与铝合金散热器通过导线连接,均压电极位于最外侧细水管与主水管交界处的外侧。本发明通过设置阵列式均压电极并将安装位置外移,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水路堵塞、漏水和散热失效的可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