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0052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0385889.8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排列母线的主变低压侧总断路器回路布置结构。采用单柱双母线背靠背布置方式可以节省母线布置的占地面积,但总断路器回路布置仍要占据一定面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垂直钢管杆有三个且独立设置,并在每个第一垂直钢管杆的上端设置一个支柱绝缘子;至少具有一个门形架,所述的门形架由两根第二垂直钢管杆与一根水平横担构成,并在水平横担上设置三个支柱绝缘子;上层水平硬导线布置在门形架的支柱绝缘子上;下层水平硬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垂直钢管杆的支柱绝缘子相连,另一端与断路器回路设备连接。本发明将常规同一水平面布置的总断路器回路优化为上下两层排列的方式,减少了总断路器回路布置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546984.X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性点接地电阻确定方法及系统,建立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模型,获取流经故障点的故障相电流;获取配电网系统电容电流、及流经接地电阻的故障电流;判断配电网系统是否满足预设条件,预设条件为流经接地电阻的故障电流与配电网系统电容电流的比值在预设范围内、流经接地电阻的故障电流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流经故障点的故障相电流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第二电阻的阻值小于第一电阻的阻值;若都满足,则确定第一电阻的阻值和第二电阻的阻值均为中性点接地小电阻阻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确定出满足继电保护可靠动作、且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中性点接地小电阻阻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46984.X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性点接地电阻确定方法及系统,建立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模型,获取流经故障点的故障相电流;获取配电网系统电容电流、及流经接地电阻的故障电流;判断配电网系统是否满足预设条件,预设条件为流经接地电阻的故障电流与配电网系统电容电流的比值在预设范围内、流经接地电阻的故障电流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流经故障点的故障相电流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第二电阻的阻值小于第一电阻的阻值;若都满足,则确定第一电阻的阻值和第二电阻的阻值均为中性点接地小电阻阻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确定出满足继电保护可靠动作、且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中性点接地小电阻阻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11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29032.8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铆压设备,包括机架、工件定位装置和工件铆压装置,其中,工件定位装置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工件铆压装置包括能够伸缩移动的铆压杆,可以向待铆压的工件施压。自动铆压设备还包括与工件定位装置传动配合的旋转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工件定位装置旋转,这样当需要铆压多个圆周均布的铆压点时,可以先通过铆压杆铆压一定数量的铆压点,然后通过工件定位装置旋转一定角度,就可以铆压其余的铆压点,也即工件定位装置可以通过间歇性的旋转,实现不同数量圆周均布铆压点的铆压,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无需通过多套铆压装置来实现不同数量圆周均布铆压点的铆压,因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76957.5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美金 , 王婷婷 , 狄谦 , 尹军华 , 刘伟军 , 杨建华 , 李帆 , 黄江倩 , 诸言涵 , 杨嘉睿 , 金佳敏 , 李建宇 , 康雪晶 , 贾芳丽 , 赵一帆 , 尤晓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电器、车载式组合电器及移动式变电站。该组合电器包括卧式断路器,断路器的两端上侧分别连接第一三工位组合开关和第二三工位组合开关,断路器与第一三工位组合开关之间设有电流互感器,第一三工位组合开关通过第一水平筒体连接有第一电缆终端,第二三工位组合开关通过第二水平筒体连接有第二电缆终端,第一电缆终端和第二电缆终端位于断路器的两侧,第二水平筒体在其下侧连接有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该组合电器中的各结构共面设置,且第一电缆终端和第二电缆终端的接口均不高于第一水平筒体和第二水平筒体中较高的筒体。该组合电器结构较为紧凑,能够满足移动运输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00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385889.8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排列母线的主变低压侧总断路器回路布置结构。采用单柱双母线背靠背布置方式可以节省母线布置的占地面积,但总断路器回路布置仍要占据一定面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垂直钢管杆有三个且独立设置,并在每个第一垂直钢管杆的上端设置一个支柱绝缘子;至少具有一个门形架,所述的门形架由两根第二垂直钢管杆与一根水平横担构成,并在水平横担上设置三个支柱绝缘子;上层水平硬导线布置在门形架的支柱绝缘子上;下层水平硬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垂直钢管杆的支柱绝缘子相连,另一端与断路器回路设备连接。本发明将常规同一水平面布置的总断路器回路优化为上下两层排列的方式,减少了总断路器回路布置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6459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22111.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G7/00 , H01F27/34 , H01F27/40 , E04H12/00 , E04H12/02 , H02G7/05 , H02J13/00 , H02J3/18 , H02J50/00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输电杆塔系统,包括:支撑模块、无功补偿模块、监测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玻璃纤维全绝缘杆塔,所述无功补偿模块包括多个弧形电抗器、坡莫合金板和金属感应线圈,所述多个弧形电抗器设置玻璃纤维全绝缘杆塔上,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所述坡莫合金板设置在多个弧形电抗器之间,用于对多个弧形电抗器运行时产生的漏磁进行控制,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多个弧形电抗器和电力系统的温度、磁场、电流和电压,本申请通过将支撑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结合达到节约土地和减少磁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47927.0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 G01D21/02 , G06F17/16 , G01R3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运输过程中车载变压器机械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信号监测技术领域,其包括下列步骤:基于车载变压器运输监测装置获取运输中的车载变压器的状态参量,基于四分之一车辆模型计算车载变压器运输过程中的路面不平整度指标,再结合运输速度与三轴冲击加速度构建车载变压器状态参量的记忆矩阵,计算由车载变压器当前状态参量组成的观测向量的估计向量,计算车载变压器观测向量与估计向量的残差的元素平均值及其控制限,进而对车载变压器的机械状态进行判别。本发明能对运输过程中车载变压器的状态进行诊断,有效地、准确地检测出车载变压器的机械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车载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7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80003894.8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用户的状态网络用能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构建与用户需求信息对应的初始用户需求模型,对初始用户需求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用户需求模型,获取基于工业用户对应的生产设备的生产信息构建得到的状态网络模型,构建以用户需求模型和状态网络模型为约束条件,以预设参数为目标函数的工业用户用能优化模型,工业用户用能优化模型包括控制变量和控制参数,获取基于控制参数的参数值,计算得到的工业用户用能优化模型中的控制变量的变量值;变量值作为生产设备控制的参考信息。即本发明中,将用户需求信息作为生产设备控制时的一个输入信息,实现了使用工业用户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用能优化的操作,提高需求侧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98244.2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22C1/05 , C22C27/04 , B22F1/17 , B22F1/18 , B22F3/02 , B22F3/15 , B22F9/24 , H01H1/021 , H01H11/04 , H01H33/02
Abstract: 一种纳米碳材料改性铜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工材料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纳米碳材料与基体金属复合时界面润湿性较差、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较差的缺陷。本发明纳米碳材料改性铜钨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钨粉、铜粉和纳米碳材料;S2、对钨粉和纳米碳材料进行预处理,制得镀铜钨粉和镀铜纳米碳材料;S3、将镀铜钨粉、镀铜纳米碳材料与铜粉混合,得到混合物;S4、将混合物进行冷压,将其制备成生坯料;S5、对生坯料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制得的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室温电导率和抗弯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