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30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02066.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同济大学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塔风资源利用系统,包括输电杆塔和设置于所述输电杆塔上的第一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所述第一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包括:第一发电机,设置于所述输电杆塔上;第一叶片转轴,与所述第一发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风机叶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叶片转轴上。本发明提供的杆塔风资源利用系统,由于采用的风力发电机组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有着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安装维护方便、体型小、重量轻等优点。由于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融入输电杆塔中,可以减少额外的分布式风力发电建设土地占用,并且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融入输电杆塔中,有利于分布式风力发电直接就地消纳或接入配电网,提高风力资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20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711331610.X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及其安装方法。本发明的输电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其包括多个主杆组和多个用于连接相邻主杆组的斜撑杆,每个主杆组包括至少两根上下对接的主杆;所述的主杆包括内管、套在内管上的中管和套在中管上的外管,中管和外管的背风一侧沿主杆长度方向均开有一条切口。本发明使输电塔风洞模型主杆外径能够按照具体试验要求进行快速变换,可达到风洞试验中快速变换输电塔模型密实度的目的和要求,实现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快速变截面、变形式、变密度优点,减少试验过程中的材料准备、模型制作安装的时间,缩短试验周期,极大地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20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31610.X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及其安装方法。本发明的输电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其包括多个主杆组和多个用于连接相邻主杆组的斜撑杆,每个主杆组包括至少两根上下对接的主杆;所述的主杆包括内管、套在内管上的中管和套在中管上的外管,中管和外管的背风一侧沿主杆长度方向均开有一条切口。本发明使输电塔风洞模型主杆外径能够按照具体试验要求进行快速变换,可达到风洞试验中快速变换输电塔模型密实度的目的和要求,实现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快速变截面、变形式、变密度优点,减少试验过程中的材料准备、模型制作安装的时间,缩短试验周期,极大地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636272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740127.2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塔架风洞试验模型。本实用新型的输电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其包括多个主杆组和多个用于连接相邻主杆组的斜撑杆,每个主杆组包括至少两根上下对接的主杆;所述的主杆包括内管、套在内管上的中管和套在中管上的外管,中管和外管的背风一侧沿主杆长度方向均开有一条切口。本实用新型使输电塔风洞模型主杆外径能够按照具体试验要求进行快速变换,可达到风洞试验中快速变换输电塔模型密实度的目的和要求,实现塔架风洞试验模型快速变截面、变形式、变密度优点,减少试验过程中的材料准备、模型制作安装的时间,缩短试验周期,极大地提高试验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374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0149873.7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钢复组合受力式横担杆塔结构,包括塔腿、与所述塔腿连接的塔身、设置在所述塔身上的左横担结构和右横担结构,所述的左横担结构和右横担结构分别由外展的角钢横担构成,在所述角钢横担的下部悬挂有常规的“Ⅰ”型悬垂串,所述的“Ⅰ”型悬垂串的下部通过一侧向搭接的复合横担固定连接在塔身上;所述的复合横担为复合三角横担,所述常规的“Ⅰ”型悬垂串的下部通过一连接组件分别连接呈锥形分叉布置的横担杆,且所述两根分叉的横担杆另一端部通过销钉铰接于塔身前后侧边外凸的小角钢横担上;它具有结构组成合理,使用安装方便,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受力环境且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92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4663.X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型模块化随桥电缆伸缩补偿装置。为避免桥缆出现过度形变,桥缆在跨越桥箱梁间伸缩缝时须增设伸缩弧形补偿装置,确保桥缆随着桥箱梁间伸缩而同步伸缩。本发明包括折角吸收机构、可移动台、连拱模块和底座架台,所述的折角吸收机构、可移动台和连拱模块置于底座架台;所述折角吸收机构的一端连接桥箱梁,另一端连接可移动台,所述可移动台的另一端连接连拱模块,所述的连拱模块水平放置;当两桥箱梁发生伸缩变化时,两箱梁间的伸缩量由折角吸收机构全部传递至可移动台,可移动台发生移动并带动连拱模块产生拱形变化,拱形变化吸收或释放等量于伸缩缝变化的长度,从而达到补偿伸缩、保护电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012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1284526.9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重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倾斜摄影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影像和激光点云数据;其次,统一了两种数据的空间坐标系进行数据粗配准;此外,设计一种改进式ICP算法,在传统ICP算法的基础上利用体素网格方法对点云进行重新采样,以此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配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保证了三维模型的完整性,弥补了单一技术建模的局限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3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881254.3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蝶型多回路输电线路杆塔设计方法。目前的多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线路走廊宽度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矛盾。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对导线水平线间距离的客观要求,确定导线采用三角方式排列下的电气间隙圆的控制范围,并以此为边界条件确定三蝶型四回路杆塔的塔头尺寸;其次,基于道亨杆塔快速建模及满应力计算程序,对包括三蝶型四回路杆塔在内的前述三类杆塔进行满应力迭代和优选过程;最后,从单基杆塔用钢量指标、线路走廊宽度变化及基础作用力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指标对比。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杆塔受力合理性与线路走廊宽度的核心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383585.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可装配易检修的电缆桥架遮阳装置及应用,通过不同遮阳装置单元整体在两侧主拱顶部处进行X型交叉连接以形成覆盖整个桥架的受力稳定的遮阳外围护整体,大幅提升了施工的效率;通过调节两主拱的相对夹角和次拱间距以适应不同形式跨度桥架的遮阳装置布置;通过角度可转的水平连接管实现了同一单元内和不同单元之间主次拱的灵活有效连接;通过将柔性遮光材料的收卷于主梁内部实现了遮阳装置顶部的开合,从而为桥架上电缆的检修提供了便利与空间;通过设置张紧的交叉拉索实现了遮阳围护结构的可靠抗风。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缆桥架遮阳装置具有整体拼装简便,装配化程度高,适用桥架结构类型广泛,方便电缆检修和抗风可靠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9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204663.X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型模块化随桥电缆伸缩补偿装置。为避免桥缆出现过度形变,桥缆在跨越桥箱梁间伸缩缝时须增设伸缩弧形补偿装置,确保桥缆随着桥箱梁间伸缩而同步伸缩。本发明包括折角吸收机构、可移动台、连拱模块和底座架台,所述的折角吸收机构、可移动台和连拱模块置于底座架台;所述折角吸收机构的一端连接桥箱梁,另一端连接可移动台,所述可移动台的另一端连接连拱模块,所述的连拱模块水平放置;当两桥箱梁发生伸缩变化时,两箱梁间的伸缩量由折角吸收机构全部传递至可移动台,可移动台发生移动并带动连拱模块产生拱形变化,拱形变化吸收或释放等量于伸缩缝变化的长度,从而达到补偿伸缩、保护电缆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