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2935.7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局部稳定断面越限的辅助决策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局部稳定断面越限、且发电方式调整后无法消除局部稳定断面越限的情况下,采用以负荷侧资源调节量最小为目标的考虑约束条件优先级的模型,获取负荷侧资源控制策略,基于负荷侧资源控制策略消除发电方式调整无法消除的局部稳定断面越限,调节精准,保证来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3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80844.5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竞 , 耿建 , 吴华华 , 蒙志全 , 苏宜靖 , 朱炳铨 , 杨侃 , 张静 , 郭晓蕊 , 黄启航 , 吕建虎 , 毛文博 , 王勇 , 李亚平 , 王礼文 , 刘建涛 , 朱克东 , 刘俊 , 钱甜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可中断负荷参与电能量与备用联合的出清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火电机组发电成本报价、火电机组备用调度成本报价、火电机组启动成本、可中断负荷用电成本报价、可中断负荷备用调度成本报价、新能源机组发电预测量以及负荷预测量,并根据上述数据,调用预设的电力系统联合出清模型,得到电力系统出清结果;根据电力系统出清结果,控制电力系统运行。引入电力系统上备用不足引起的风险损失来分析上备用不足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将风险损失这一项与电能量与备用联合市场出清结合在一起进行出清,进而降低电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73737.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请求,请求进行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调用局域约束、预先建立的单一聚合模型求解所述预先建立的考虑供需平衡的负荷聚合资源局域级市场交易模型的目标函数,获得局域交易结果;调用区域约束、局域交易结果求解所述预先建立的剩余负荷聚合资源参与区域级电力调峰辅助服务的出清模型的目标函数,获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结果;输出所述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结果。本发明能够扩大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减小电网损耗,充分利用负荷侧的调峰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8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992935.7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局部稳定断面越限的辅助决策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局部稳定断面越限、且发电方式调整后无法消除局部稳定断面越限的情况下,采用以负荷侧资源调节量最小为目标的考虑约束条件优先级的模型,获取负荷侧资源控制策略,基于负荷侧资源控制策略消除发电方式调整无法消除的局部稳定断面越限,调节精准,保证来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373737.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请求,请求进行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调用局域约束、预先建立的单一聚合模型求解所述预先建立的考虑供需平衡的负荷聚合资源局域级市场交易模型的目标函数,获得局域交易结果;调用区域约束、局域交易结果求解所述预先建立的剩余负荷聚合资源参与区域级电力调峰辅助服务的出清模型的目标函数,获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结果;输出所述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级出清结果。本发明能够扩大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减小电网损耗,充分利用负荷侧的调峰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5287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47991.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紧平衡状态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发电侧可调资源调节能力和用电侧可调资源调节能力;基于所述发电侧可调资源调节能力和用电侧可调资源调节能力,分别确定发电侧可调资源调整方案和用电侧可调资源调整方案;其中,所述发电侧可调资源调整方案和用电侧可调资源调整方案分别包括有预设的不同优先等级的调整方案;在电力系统供电缺额的时间段,执行所述发电侧可调资源调整方案和用电侧可调资源调整方案。本方法根据不同资源调节特性的差异,赋予不同的优先等级,实现各类发、用电侧可调资源的快速而有序调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优化数学模型的处置方式,结果更加的准确、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321238.9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海上风电柔性送出系统安全控制策略求解方法。在现有海上风电接入电网规划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海上风电柔性送出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适应海上风电大规模接入和柔性送出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1、针对规模化海上风电柔性送出系统建立大系统协调控制数学模型;步骤2、利用大系统协调控制数学模型制定求解策略。本发明从安全稳定控制的基本方法着眼,通过建立协调控制数学模型和求解模型的方式,制定安全控制策略,从而保持系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21238.9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海上风电柔性送出系统安全控制策略求解方法。在现有海上风电接入电网规划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海上风电柔性送出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适应海上风电大规模接入和柔性送出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1、针对规模化海上风电柔性送出系统建立大系统协调控制数学模型;步骤2、利用大系统协调控制数学模型制定求解策略。本发明从安全稳定控制的基本方法着眼,通过建立协调控制数学模型和求解模型的方式,制定安全控制策略,从而保持系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26878.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nventor: 陈玉辰 , 张思 , 沈茂亚 , 朱耿 , 昌力 , 蒋正威 , 吴一峰 , 徐立中 , 陈东海 , 王波 , 唐律 , 虞殷树 , 贺旭 , 张静 , 胡真瑜 , 章杜锡 , 周洋 , 袁士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修正的法定节假日电量综合预测方法,首先获取节假日预测年前若干年的节假日历史电量数据、节假日历史气象数据、节假日前3天日用电量数据、节假日前平均日用电量数据;再对节假日历史气象数据和节假日历史电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气象数据中相关性最大者作为特征值;识别法定节假日重合的情况并进行历史电量修正后,再分别采用多种预测算法对节假日电量进行预测,利用每种预测算法对节假日中的每一日分别进行电量预测,选取历史预测误差最小算法的预测结果作为该日的最终预测结果。该方法能够实现法定节假日电量数据的精准化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76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61860.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数据采集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调度自动化数据采集的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第一数据采集框架,第一数据采集框架包括第一管理单元以及若干个第一数据采集单元;第一管理单元用于第一任务调度;第一数据采集单元响应于第一任务调度进行第一数据采集。本发明利用容器技术特性,构建容器管理节点和采集容器协同的容器化数据采集架构,解决多元新业态主体规模化接入的难题,提升数据采集处理的灵活性与可靠性,提升了调控系统的基础支撑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