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3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702151.2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H02G1/04 , F16H1/22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架线施工装置,包括固定框架、两个摆臂、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电动离合器、线缆提升轮组、攀爬轮与两个防脱轮;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前梁,两个摆臂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梁的两端并与前梁的两端形状相配合,两个摆臂均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梁在同一平面内摆动;所述攀爬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在所述前梁的外表面中部,两个防脱轮通过各自的转轴分别安装在两个摆臂的外表面端部,前梁及摆臂上均开设有对应的轴孔;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轴与攀爬轮的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间接带动两个攀爬轮随各自的转轴转动;所述电动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轴远离攀爬轮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缆提升轮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6176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045557.0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能利用的照明蓄热装置及引导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控制器、光照度传感器、光伏组件、导光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光伏组件以及导光组件均组装在驱动组件上,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光伏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光照度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下聚光镜在各个朝向角度对应的光照度数据,通过控制器计算得到跟踪时间区间内P个平均光照度,选择P个平均光照度中最大平均光照度对应的区间段为跟踪区间段,记录跟踪区间段内聚光镜的朝向角度范围,并以所述朝向角度范围作为跟踪基准,用于对聚光镜的朝向角度的跟踪引导调节,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选择全区间平均值以及单一时刻最大光照度作为引导跟踪基准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44395.5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接地桩打桩校准装置,包括打桩机本体及设置在打桩机本体上的打桩锤体、限定套筒和接地桩本体;所述限定套筒套设在所述打桩锤体及接地桩本体的外侧,且接地桩本体位于打桩锤体的下方;所述限定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对打桩过程中出现倾斜状况的接地桩本体进行调整的调节组件;所述限定套筒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在打桩过程中对接地桩本体进行角度监测的辅助测检组件。本发明提供的电力接地桩打桩校准装置,可有效监测接地桩本体的倾斜状况,了解接地桩本体倾斜状况的同时并可对其进行校准工作,从而防止接地桩本体出现倾斜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69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02151.2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H02G1/04 , F16H1/22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架线施工装置,包括固定框架、两个摆臂、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电动离合器、线缆提升轮组、攀爬轮与两个防脱轮;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前梁,两个摆臂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梁的两端并与前梁的两端形状相配合,两个摆臂均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梁在同一平面内摆动;所述攀爬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在所述前梁的外表面中部,两个防脱轮通过各自的转轴分别安装在两个摆臂的外表面端部,前梁及摆臂上均开设有对应的轴孔;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轴与攀爬轮的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间接带动两个防脱轮随各自的转轴转动;所述电动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轴远离攀爬轮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缆提升轮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3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010740099.4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B01D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事故集油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事故集油池的通气设备,包括一端可伸至地下事故集油池中的出气管,还包括用于监测排出气体的浓度的监测单元以及用于排除气体中的油分子的除尘机构,所述出气管的另外一端伸至所述监测单元中,所述监测单元与所述除尘机构对接,所述除尘机构远离所述监测单元的一侧设有供清除后的气体排出的通道。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变电站事故集油池的通气设备,通过监测单元和除尘机构可以分别监测排出气体的浓度和排除气体中的油分子,一方面对排出气体进行了监控,另一方面对排出气体进行了净化,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72045.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压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平行板电容器、电场强度传感器及处理器;平行板电容器包括两个平行金属极板,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金属极板之间形成有内电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金属极板用于连接被测高电压;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金属极板之间设置有电场强度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并输出低电压;处理器连接电场强度传感器,用于接收电场强度传感器输出的低电压,并根据低电压以及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金属极板之间的间距,计算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金属极板之间的高电压,从而测出被测高电压的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3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40099.4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B01D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事故集油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事故集油池的通气设备,包括一端可伸至地下事故集油池中的出气管,还包括用于监测排出气体的浓度的监测单元以及用于排除气体中的油分子的除尘机构,所述出气管的另外一端伸至所述监测单元中,所述监测单元与所述除尘机构对接,所述除尘机构远离所述监测单元的一侧设有供清除后的气体排出的通道。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变电站事故集油池的通气设备,通过监测单元和除尘机构可以分别监测排出气体的浓度和排除气体中的油分子,一方面对排出气体进行了监控,另一方面对排出气体进行了净化,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304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28016.6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A41D13/008 , A41D13/012 , A41D13/02 , A41D1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防护服,包括上装和下装,所述上装和下装均分别由相互粘合固定的绝缘内层和屏蔽外层构成,所述绝缘内层采用电气绝缘材料制作,所述屏蔽外层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制作;在上装的屏蔽外层上间隔布置若干竖向的第一电气连接线,在下装的屏蔽外层上间隔布置若干竖向的第二电气连接线;上装的屏蔽外层与下装的屏蔽外层之间通过若干第三电气连接线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屏蔽外层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制作,既可屏蔽直击雷电又可屏蔽感应雷电;绝缘内层采用电气绝缘材料制作,进一步加强对人体安全保护作用,达到双重保护的效果,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17639254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1029745.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电压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平行板电容器及电场强度传感器;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金属极板和两个输入电极,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极板之间形成有内电场,两个所述输入电极连接于两个金属极板上,用于连接被测高电压;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极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电场强度传感器,所述电场强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并输出低电压;从而实现通过低电压的测量得出高电压的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216710706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3155676.2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管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管理收放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电池的输送带,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电池在所述输送带上的位移的限位组件、用于夹持电池的夹紧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输送带送来的电池送至所述夹紧机构的升降组件,所述输送带有两条且两条所述输送带间隔设置,所述电池架设在两条输送带上,所述升降组件位于两件所述输送带的间隔区间中,所述夹紧机构有两组,两组所述夹紧机构均位于所述输送带外,且两组所述夹紧机构分别设于两条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带、限位组件、夹紧机构以及升降组件的配合,一方面可以防止电池在传送带上出现偏移,还能够自动堆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