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5105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430414.9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汇聚控制器,包括通信适配器单元、监测数据智能处理单元、监测数据存储单元、监测数据读取单元、总调度程序单元、统一信息模型单元、监测装置配置单元和系统运行日志单元;其中,所述通信适配器单元包括通信适配器单元M1和通信适配器单元M2;本发明提供的汇聚控制器作为连接感知层与应用层的中间节点,为感知层设备的原始采集数据接入不同系统提供了便利条件,且实现统一信息模型和统一通信规约,降低监测装置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51055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430414.9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汇聚控制器,包括通信适配器单元、监测数据智能处理单元、监测数据存储单元、监测数据读取单元、总调度程序单元、统一信息模型单元、监测装置配置单元和系统运行日志单元;其中,所述通信适配器单元包括通信适配器单元M1和通信适配器单元M2;本发明提供的汇聚控制器作为连接感知层与应用层的中间节点,为感知层设备的原始采集数据接入不同系统提供了便利条件,且实现统一信息模型和统一通信规约,降低监测装置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281753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65849.3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三维一体化的输电线路走廊参数化构建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获取杆塔、绝缘子二维矢量数据及其高程提取线路走廊三维数据以及获取地形数据;S02、利用绝缘子与杆塔的模型挂接程序,计算绝缘子、输电线相对杆塔的挂接位置形成模型挂接数据;S03、对线路走廊三维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生成ArcGIS的shp文件;S04、对三维标准模型库中的模型进行比较、编辑、组装及输出处理生成模型数据;S05、获取地形数据,并根据地形数据、Shp文件以及模型数据构建输电线走廊场景。本发明的三维建模周期短,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二三维一体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6109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10667234.5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B5/0205 , A61B5/02 , A61B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命体征状态监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作业人员在现场作业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数据;在现场作业正常完成后,获取现场作业的工单数据;根据生命体征数据和工单数据,生成作业人员对应现场作业的生命体征数据模型;获取一现场作业的工单数据,并在一现场作业的过程中实时采集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数据;根据一现场作业的工单数据,匹配得到对应的生命体征数据模型;根据实时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匹配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模型,对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状态进行监测。本发明可实时监测电力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状态,预防由于非正常身体状态而引发作业人身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7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666717.3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电风险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方法包括:通过电磁感应传感器获取当前位置的电场强度;获取当前位置周围的带电体的电压及其对应的安全距离;根据带电体的电压和当前位置的电场强度,得到当前位置与所述带电体的第二距离;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安全距离,则发出警报。本发明可实时对电力作业人员的触电风险进行监测,且可运用在可穿戴设备上,大大方便了电力作业人员,有效保证电力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79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66717.3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电风险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方法包括:通过电磁感应传感器获取当前位置的电场强度;获取当前位置周围的带电体的电压及其对应的安全距离;根据带电体的电压和当前位置的电场强度,得到当前位置与所述带电体的第二距离;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安全距离,则发出警报。本发明可实时对电力作业人员的触电风险进行监测,且可运用在可穿戴设备上,大大方便了电力作业人员,有效保证电力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61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67234.5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B5/0205 , A61B5/02 , A61B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命体征状态监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作业人员在现场作业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数据;在现场作业正常完成后,获取现场作业的工单数据;根据生命体征数据和工单数据,生成作业人员对应现场作业的生命体征数据模型;获取一现场作业的工单数据,并在一现场作业的过程中实时采集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数据;根据一现场作业的工单数据,匹配得到对应的生命体征数据模型;根据实时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匹配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模型,对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状态进行监测。本发明可实时监测电力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状态,预防由于非正常身体状态而引发作业人身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940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40575.3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国网物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熊汉武 , 储海东 , 牛艳召 , 曾思成 , 孙萌 , 张敬伟 , 陈金猛 , 李凌 , 王军 , 崔强 , 李佳宣 , 邹兰青 , 殷商莹 , 史会轩 , 王韬 , 李林 , 韩学武 , 汪华平 , 郝欢 , 李贺鹏 , 杨勇
IPC: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供应商多维数据空值赋值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输入供应商多维的基础数据;根据各个数据维度的空值率,将数据划分为基础数据集和多空值数据集;通过对基础数据计算多空值数据集的每一列每个供应商数据空值,利用行业变化因子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对多空数据集赋值;将多空数据集作为基础数据集,基础数据集作为多空数据集,完成对基础数据集的赋值;合并基础数据集和多空数据集,并将赋值的数据集输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行业排名选择的电力供应商多维数据空值赋值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多维数据空值赋值方法,提高了空值赋值的科学性,同时也降低了主观赋值给数据排名带来的影响,具有更好的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31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711132267.6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进行配电终端信息安全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包括检测项目的检测项目组;分析所述检测项目组的信息,获取所述检测项目,根据所述检测项目进入相对应的检测流程;获取所述检测项目的当前软件的运行状态;对检测项目是否满足测试的前置条件进行判断;若所述检测项目不满足测试的前置条件,则设置所述检测项目的前置条件;进行所述检测项目的检测,并且对所述检测项目的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束所述检测项目的检测流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的方式实现信息安全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人为操作给检测工作带来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51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0472020.2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符号动力学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电力设备时空多维安全评估方法,具体涉及分环节信息审计、时序跟踪、基于符号动力学的风险评估技术以及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安全态势预测方法。本发明优点有:1、对电力系统进行结构划分,优化评估要素信息的采集;2、在各环节确定信息审计点,完善审计信息,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采集的准确度;3、在各环节审计点对故障信息进行时序跟踪,考虑了电力设备运行历史状态,使安全评估更为准确;4、能够准确反映电力设备运行规律;5、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进行安全态势预测计算,并通过建立合适的阈值判定电力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风险,提高了安全态势评估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