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81678.0
申请日:2018-08-27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3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交直流系统的初始情况,获得交直流系统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初始状态参数包括初始有功功率;步骤2):设定功率提升指令值,计算交直流系统稳态参数,步骤3):基于整流侧触发角和送受端交直流系统电压,修正功率提升指令值,并进入步骤2)迭代计算交直流系统稳态参数的变化;直到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和整流侧触发角均满足预设要求,得到直流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其中,直流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是指最终直流功率提升指令值和交直流系统的初始有功功率之间的差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4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810981678.0
申请日:2018-08-27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3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交直流系统的初始情况,获得交直流系统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初始状态参数包括初始有功功率;步骤2):设定功率提升指令值,计算交直流系统稳态参数,步骤3):基于整流侧触发角和送受端交直流系统电压,修正功率提升指令值,并进入步骤2)迭代计算交直流系统稳态参数的变化;直到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和整流侧触发角均满足预设要求,得到直流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其中,直流系统快速提升功率能力是指最终直流功率提升指令值和交直流系统的初始有功功率之间的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62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810672027.3
申请日:2018-06-26
发明人: 薛季良 , 史大军 , 黄俊辉 , 虞瑄 , 杨林 , 徐逸清 , 窦飞 , 黄薇 , 汪惟源 , 杨濛濛 , 张文嘉 , 夏凯 , 谢珍建 , 王丽君 , 王海潜 , 孙文涛 , 蔡晖 , 李辰 , 吴晨
IPC分类号: H02J3/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ATCOM与UPFC协调控制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二者在a)在投运、停运和检修时的协调控制;b)在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c)在控制点下的协调控制;d)对控制参数的协调控制。本发明通过STATCOM与UPFC的协调控制,能够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故障、电网运行方式等多项因素对动态无功补偿设备作用的影响,有助于规划和运行人员在运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时做到安全、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02455.4
申请日:2019-03-1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区域电网受电能力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区域电网系统的最严重故障和最薄弱线路:计算区域电网初始状态下当最严重的故障发生并引起潮流转移后,最薄弱线路上的功率与该线路最大功率的比值;确定区域电网最大受电能力为初始受入功率的m倍;1.1调整区域电网系统潮流;1.2确定最严重故障和最薄弱线路;1.3对故障进行时域仿真,校核区域电网系统是否失稳;1.4获取区域系统的最大受电能力。本发明给出不同状态下区域系统输电断面某一线路故障后在其他线路上引起的潮流转移值与线路最大输电功率的比值,并获得线路脆弱因子,依据线路脆弱因子的大小可以确定系统的最严重故障和最薄弱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8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1443388.7
申请日:2018-11-2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功角薄弱线路的判断方法,包括:根据两区域中线路两端母线的初始角度差和最大运行角度差,获取线路初始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计算不同线路发生故障时在其他线路上引起的潮流转移值,根据线路初始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及线路发生故障时在其他线路上引起的潮流转移值,确定发生故障后,健全线路的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作为不同故障下线路的薄弱因子;根据薄弱因子确定发生故障的两区域线路中的薄弱线路。解决了自动寻找电力系统暂态功角薄弱线路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62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0671548.7
申请日:2018-06-26
发明人: 程亮 , 薛季良 , 黄俊辉 , 史大军 , 杨林 , 虞瑄 , 窦飞 , 徐逸清 , 汪惟源 , 黄薇 , 张文嘉 , 倪程捷 , 谢珍建 , 杨濛濛 , 王海潜 , 施娆 , 孙文涛 , 蔡晖 , 李辰 , 吴晨
IPC分类号: H02J3/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相机与UPFC协调控制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二者在a)在投运、停运和检修时的协调控制;b)在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c)在控制点下的协调控制;d)对控制参数的协调控制。本发明通过调相机与UPFC的协调控制,能够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故障、电网运行方式等多项因素对动态无功补偿设备作用的影响,有助于规划和运行人员在运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时做到安全、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591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0672026.9
申请日:2018-06-26
发明人: 王旭 , 虞瑄 , 黄俊辉 , 薛季良 , 杨林 , 史大军 , 窦飞 , 徐逸清 , 汪惟源 , 黄薇 , 张文嘉 , 倪程捷 , 谢珍建 , 黄沁心 , 王海潜 , 王丽君 , 孙文涛 , 蔡晖 , 李辰 , 吴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相机、STATCOM与UPFC协调控制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三者在a)在投运、停运和检修时的协调控制;b)在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c)在控制点下的协调控制;d)对控制参数的协调控制。本发明通过调相机、STATCOM与UPFC的协调控制,能够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故障、电网运行方式等多项因素对动态无功补偿设备作用的影响,有助于规划和运行人员在运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时做到安全、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85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43388.7
申请日:2018-11-2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功角薄弱线路的判断方法,包括:根据两区域中线路两端母线的初始角度差和最大运行角度差,获取线路初始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计算不同线路发生故障时在其他线路上引起的潮流转移值,根据线路初始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及线路发生故障时在其他线路上引起的潮流转移值,确定发生故障后,健全线路的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作为不同故障下线路的薄弱因子;根据薄弱因子确定发生故障的两区域线路中的薄弱线路。解决了自动寻找电力系统暂态功角薄弱线路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6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810671548.7
申请日:2018-06-26
发明人: 程亮 , 薛季良 , 黄俊辉 , 史大军 , 杨林 , 虞瑄 , 窦飞 , 徐逸清 , 汪惟源 , 黄薇 , 张文嘉 , 倪程捷 , 谢珍建 , 杨濛濛 , 王海潜 , 施娆 , 孙文涛 , 蔡晖 , 李辰 , 吴晨
IPC分类号: H02J3/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相机与UPFC协调控制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二者在a)在投运、停运和检修时的协调控制;b)在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c)在控制点下的协调控制;d)对控制参数的协调控制。本发明通过调相机与UPFC的协调控制,能够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故障、电网运行方式等多项因素对动态无功补偿设备作用的影响,有助于规划和运行人员在运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时做到安全、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5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810672026.9
申请日:2018-06-26
发明人: 王旭 , 虞瑄 , 黄俊辉 , 薛季良 , 杨林 , 史大军 , 窦飞 , 徐逸清 , 汪惟源 , 黄薇 , 张文嘉 , 倪程捷 , 谢珍建 , 黄沁心 , 王海潜 , 王丽君 , 孙文涛 , 蔡晖 , 李辰 , 吴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相机、STATCOM与UPFC协调控制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三者在a)在投运、停运和检修时的协调控制;b)在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c)在控制点下的协调控制;d)对控制参数的协调控制。本发明通过调相机、STATCOM与UPFC的协调控制,能够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故障、电网运行方式等多项因素对动态无功补偿设备作用的影响,有助于规划和运行人员在运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时做到安全、经济、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