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6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9416.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直流配电功能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其包括:后端电压源型变换器,所述后端电压源型变换器的低压直流配电正、负极端口分别与前端电压源型变换器的低压直流配电正、负极端口相连,所述前端电压源型变换器的交流A1、B1、C1相端口通过LC型滤波器与A、B、C相耦合变压器低压侧绕组的一端相连,所述A、B、C相耦合变压器低压侧绕组远离前端电压源型变换器的一端相连;所述A、B、C相耦合变压器高压侧绕组两端均并联有快速旁路开关。本发明提供电能质量综合治理功能并提供低压直流配电接口,同时提供稳定可靠的低压直流母线以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新型直流负荷的“即插即用”和集中式能量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52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0168743.5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网络流对电‑气互联系统优化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确定电‑气互联系统的区域参数和运行模式;建立网络流模型,所述网络流模型包括设置电力系统节点、天然气系统节点、源点和汇点的个数,基于各类节点计算包含网络流各支路的容量约束表和权值表;使用最短路径算法求解源点s到汇点t的最短路径,更新权值表和容量约束表直至所有电负荷和气负荷达到规定数值;最后根据不同的运行模型进行多能分析并求得线路功率情况和费用。本发明能对电‑气互联系统进行同质化分析,根据工程要求可将其展现为能量系统、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有利于对综合能源系统的求解、分析、优化和展示,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5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168743.5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网络流对电-气互联系统优化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确定电-气互联系统的区域参数和运行模式;建立网络流模型,所述网络流模型包括设置电力系统节点、天然气系统节点、源点和汇点的个数,基于各类节点计算包含网络流各支路的容量约束表和权值表;使用最短路径算法求解源点s到汇点t的最短路径,更新权值表和容量约束表直至所有电负荷和气负荷达到规定数值;最后根据不同的运行模型进行多能分析并求得线路功率情况和费用。本发明能对电-气互联系统进行同质化分析,根据工程要求可将其展现为能量系统、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有利于对综合能源系统的求解、分析、优化和展示,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404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64987.6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运行的海岛微电网控制策略的方法,所述海岛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分为两种情况,风光电出力不足情况和风光电出力过多情况;当风光电出力过多时,若海底电缆发生故障,根据储能电池的实时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来决定风光电为储能电池充电和弃风弃光,若海底电缆未发生故障,风光电则为储能电池充电,同时剩余部分反馈上网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当风光电出力不足时,若海底电缆发生故障,则需要同时开启柴油发电机和储能电池对海岛进行供电,若海底电缆未发生故障,优先由陆上电网通过海底电缆为海岛供电。本发明的优点是减少海岛微电网的建设成本,增加发电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110915.2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深圳市云盾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5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中终端设备的精准识别方法,其包括:获取终端设备的IP地址,收集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指纹并通过指纹识别方式加以识别;获取终端设备的网络流量,提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行为特征数据并通过机器学习方式加以识别;排列上述设备识别方式的融合优先级,优先级别高的识别方式所得到的结果被确认为融合结果,所述融合结果包括终端设备类型、厂家、型号与操作系统,本发明不依赖终端设备具有特定的注册功能,对终端设备没有额外需求,使用多种设备识别方法对物联网终端进行主动识别,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以及一般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53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76890.1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用传输介质截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电力物联网领域,截断安装箱顶部中心处固定有下移气缸,下移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截断架;截断架顶部设置的截断气缸输出端竖直向下连接于切刀,切刀两侧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与切刀之间设置有压紧的防偏块;截断架正下方设置有截断台;截断安装箱两侧壁对称开设入线环;截断安装箱内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支撑传输介质的牵引架,牵引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紧传输介质并可转动的导向滚轮,至少一个导向滚轮连接于用于驱动导向滚轮转动的牵引电机。本发明提高了截断装置的截断效率、截断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且维护、更换、拆卸安装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3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25114.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设备安装箱,其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侧板上的多个腔体模组;所述腔体模组包括与箱体(1)侧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腔体(101),所述第一腔体(10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4),所述第一滑块(104)靠近第一腔体(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5),所述第一弹簧(105)远离第一滑块(104)的一端与第一腔体(10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通过移动轮(5)与箱体(1)底板滑动连接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对称地设置有多个固定模组;所述箱体(1)侧板上还设置有多个收纳模组。本发明通过第一滑块的收缩和张紧,能够更快更稳定的固定住控制器本体,且方便安装和拆卸,为后续的检修、维修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6250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690720.5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分层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步骤二,提取;步骤三,输入;步骤四,定位;步骤五,验证;步骤六,训练;该方法,通过利用训练层得到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模型,然后将分析层得到各个配电网的固有特征,然后将固有特征输入至故障定位模型中,进而寻找到故障点,从而改变了传统中的定位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利用定位的故障点配电网的固有特征不断的对故障定位模型进行训练,同时利用提取各种有效信息对配电网的故障点进行定位,有利于对配电网的初步故障点进行验证,提高了该固定定位模型的准确度,同时有利于及时对配电网的故障点进行定位维修,提高了该发明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83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20882.8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广州光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现有的电力继电伴随光缆对电力电缆防盗的预警系统,包括:电力电缆、伴随光缆、连接光缆和主机设备,在电力缆沟内敷设电力电缆并且在电力缆沟内敷设伴随光缆。本发明将主机设备通过连接光缆接入电力继电伴随光缆中,主机设备中包含光源发射装置,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相干光沿电力继电伴随光缆线路传输,并反射回传至主机设备中;当光缆某一处受到较大振动或者触碰时,就会引起光缆中的光路相位发生改变,通过主机设备的解调,即可得到振动或触碰的位置等信息,向安防人员并发出警报。本发明可在贼人撬开井盖,触碰或拉扯到管道中的电缆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信息,无需等到贼人切断电缆,实现提前预防。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88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15679.8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大连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边缘计算光网络协同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构建面向配电网的边缘计算光网络系统架构,基于网络架构构建配电网边缘计算的协同模型,提出边缘计算光网络中多个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算力协同与通信协同方法,设计基于Q‑Learning算法模型的边缘计算光网络节点协同训练流程,提高配电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对分布式业务的高效处理与应用的灵活部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