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3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32170.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变电站无功补偿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典型日电网运行数据和调度下发的电压运行曲线;将所述电网运行数据和所述电压运行曲线对比,筛选出电压越限点;根据所述电压越限点确定电压异常分区,并根据所述电压异常分区无功功率流动情况,确定不合理站点;根据所述不合理站点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关系,确定所述不合理站点的无功功率需求;根据所述无功功率需求确定无功补偿方案。本申请基于典型日数据筛选不合理站点,并通过对不合理站点无功需求确定无功补偿方案,提高了对无功补偿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1364.4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提供一种光伏场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周期性地获取储能电池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将所述储能电池聚类,获得多个电池组;在每一个周期开始,对每一个所述电池组中的任意一个电池进行充电,获取被充电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将被充电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确定为相应电池组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预测预设时间内的光伏发电功率及外输功率;根据预测的发电功率、外输功率及每个电池的容量、充电速度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充电电池顺序及充电电量。上述方案可以准确进行储能电池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62508.3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马勇飞 , 谢彭盛 , 宋锐 , 王学斌 , 傅国斌 , 杨嘉 , 王少飞 , 丁玉杰 , 刘可 , 闫涵 , 王晶 , 星发辉 , 李述特 , 丛贵斌 , 张杰 , 杨文丽 , 王宁霞 , 赵金朝 , 赵焕蓓 , 赵东宁 , 杨凯璇 , 孙海斌 , 蔡生亮 , 刘禹彤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三相电平衡方法、系统、配电网及电子设备,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判断配电网有三相电平衡需求时,获取配电网的三相电中每一相线路的功率;基于每一相线路的功率,确定第一目标功率,第一目标功率为预补偿在每一相线路上的功率;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和每一相线路上的各用电对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目标功率,第二目标功率为预补偿给各用电对象的有功功率;基于第二目标功率,对各用电对象的用电功率进行补偿。从而解决了仅考虑配电网三相电间的相间平衡,不能满足用户实际的用电需求的问题,通过基于用电对象的优先级对各相线路的功率补偿,在实现配电网三相电供电平衡的基础上,还保证了不同用电对象的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07962.7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网调压与动态无功支撑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涉及实时监测电网数据,计算电压变化ΔU与严重性指标γ,据此划分五种电网状态。依据状态评估,计算储能电站理论无功输出Qref,并与储能变流器可用容量Qf对比,确定控制指令。若Qref小于Qf,则按Qref执行;否则,按Qf操作。此策略通过精准调控储能电站,实现了电网电压的有效支撑与能源高效利用,为智能电网的灵活性和韧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4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681364.4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提供一种光伏场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周期性地获取储能电池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将所述储能电池聚类,获得多个电池组;在每一个周期开始,对每一个所述电池组中的任意一个电池进行充电,获取被充电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将被充电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确定为相应电池组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预测预设时间内的光伏发电功率及外输功率;根据预测的发电功率、外输功率及每个电池的容量、充电速度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充电电池顺序及充电电量。上述方案可以准确进行储能电池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95221.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J13/00 , G06Q50/06 , G16Y10/35 , G16Y20/00 , G16Y20/3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30 , G16Y4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模型建立技术领域,揭露一种光伏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光伏并网系统的组件数据及运行参数,以分析光伏并网系统的电源性能;识别光伏并网系统中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以分析逆变器的传输阻尼,根据传输阻尼,分析逆变器的传输效率;构建光伏并网系统的光伏并网模型,分析所述光伏并网系统的频域响应特性,基于频域响应特性确定光伏并网系统的频谱图和频率成分,进而分析光伏并网系统的等效惯量;根据电源性能、传输效率、等效惯量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创建响应分析模型,以实时分析伏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本发明可以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21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79139.X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8 , H02J3/38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多目标无功补偿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运用K‑means聚类新能源出力数据为典型场景,计算各场景节点L指标及其灵敏度,选灵敏度前10高频节点为补偿点。基于L指标改善与网损最小化,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各场景最优配置。确定补偿节点类型与约束条件,模拟验证补偿效果,不达无差补偿则调整参数再优化。验证合格后,方案应用于实际,实现高效无功补偿。此方法通过验证反馈优化方案,增强了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1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5208.2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新能源消纳能力离线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中,首先,基于电网实际运行条件设定生产模拟基准案例,并设置包括电源装机、负荷、断面限额和外送电量等仿真参数。随后,根据新能源发电量最大化目标,构建涵盖功率平衡、线路安全、备用需求等多方面的约束条件。通过仿真计算评估原调度策略下的新能源消纳情况,并与实际消纳对比,确定评估结果。此方法可预先估计新能源电网的最大消纳能力,为消纳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7441.4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新能源送端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K‑means聚类新能源出力成多典型场景,利用多二元表判据选最不稳定的10节点为候选。跨场景筛选出现最频5节点为重点补偿对象。针对各场景,设定候选节点暂态电压为目标函数,结合重要节点出力特性为约束,通过多目标差分算法迭代求解,得各场景最优无功配置。该法既应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又平衡了暂态电压稳定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98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8096.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2 , H02J1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力系统多信息源运行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数据融合领域,该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总负荷与多电源输出功率时间序列的获取、采样时间点匹配、时间共同域确定、构建输出功率时点匹配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匹配负荷与电源功率,融合多电源输出。通过基准时间序列匹配模型统一时间尺度,有效融合实时数据,消除时间偏差,为可再生能源分析、负荷特性研究及优化调度提供可靠数据基础,提升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水平。
-
-
-
-
-
-
-
-
-